“美洲獅”步兵戰車

“美洲獅”步兵戰車

美洲獅步兵戰車,2005年10月12日報導克勞斯-瑪菲威格曼(KWM)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地面系統分公司的卡塞爾工廠正在為德國陸軍研製第一輛美洲獅步兵戰車演示樣車,將於12月底下線,隨後進入測試階段,測試於2006年5月結束。隨後還將生產5輛預生產型美洲獅步兵戰車,於2006年底到2007年5月交付德國陸軍,經費3.5億歐元。另外根據軍方需求,將於2007年開始全面生產美洲獅步兵戰車,從2009年開始交付軍方405輛,用以替代黃鼠狼1步兵戰車。

基本信息

設計裝備

“美洲獅”步兵戰車“美洲獅”步兵戰車
“美洲獅”步兵戰車將至少服役30年,其設計具有延長裝備時間的潛力。目前,德國已經開始研發對步兵戰車的改進,包括戰場內敵我識別、指揮控制、通訊和情報系統,以及德國未來士兵系統等方面。“美洲獅”有望成為新車族的基型車,可改裝為搶救車、120毫米迫擊炮系統和防空變型車等多種類型。未來,該車可能成為正在服役的“豹”2主戰坦克的替代車型。
據悉,德國陸軍首批將裝備30輛“美洲獅”步兵戰車,而根據計畫,德陸軍計畫於2009年前裝備1100輛該型步兵戰車,在此之前它將完全替換上世紀70年代裝備的“黃鼠狼”步兵戰車。
“美洲獅”履帶式步兵戰鬥車輛由位於德國卡塞爾的普洛捷克特系統和管理(PSM)聯合公司負責建造,該計畫由負責國防技術和採辦的德聯邦辦公室於2002年9月授予。“美洲獅”計畫也就是以前的“刺蝟”(Igel)和NeuerSchuetzenpanzer(NsPz)。
“美洲獅”步兵戰車布局遵循常規設計,前方左側為駕駛艙,前方右側為動力裝置,中間是並排而坐的車長(右)和炮長(左)。車體中部安裝遙控炮塔,配用新型"毛瑟"MK30-2/ABM式30毫米雙路供彈自動炮和MG4式5.56毫米同軸機槍。自動炮可發射三種30毫米彈藥,分別為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曳光易碎脫殼穿甲燃燒彈和最新的空爆彈。空爆彈配用可程式引信,使彈藥在目標上空爆炸,達到最佳的毀傷效果。

防護

該車擁有2種不同水平的防護。基本A級防護重31.45噸,可由A400M飛機空運。該裝甲組件可360°抵禦14.5毫米槍彈,以及空心裝藥戰鬥部炮彈的攻擊,可至少抵禦10千克重的爆炸成型彈丸戰鬥部地雷的攻擊。而C級防護為該車最高防護級別,即在車側和炮塔位置加裝附加裝甲。該型車重41噸,可抵禦類似小炸彈攻頂武器的攻擊。此時動力與重量比為19.5千瓦/噸。全部附加裝甲組件都可實現快速安裝。在機動性方面,要求新型“美洲獅”可協同“”2主戰坦克作戰。
一般採取3輛"美洲獅"用4架A-400M空運,其中3架運輸機分別裝運1輛A級防護的"美洲獅",剩下1架運輸機負責運裝3輛步兵戰車的附加零件。超強型防護"美洲獅"比C級防護的又增中2噸,戰鬥全重達43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