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戰機

“狂風”戰鬥機是為適應北約組織對付突發事件的“靈活反應”戰略思想而研製的,主要用來代替F-4、F-104、“火神”、“坎培拉”、“掠奪者”等戰鬥機和轟炸機,執行截擊、攻擊等常規作戰任務。

“狂風”戰鬥機是帕那維亞飛機公司(英國、德國以及義大利)研製的單座雙發超音速變後掠翼戰鬥機,主要用於近距空中支援、戰場遮斷、截擊、防空、對海攻擊、電子對抗和偵察等。該機於1970年開始研製,1972年完成結構設計,1974年8月首飛。該機為串列雙座,兩側進氣,正常式布局,全金屬結構,機翼為變後掠翼,帶全翼展襟副翼及前緣縫翼,鋁合金整體加強蒙皮,尾翼為全動升降副翼,內置式方向舵,採用電傳操縱系統,裝2台RBl99-34R渦扇發動機,單台靜推力為38.7乾牛,加力推力為66.0乾牛。該機有三種型別,對地攻擊型(IDS),主要裝備三國的空軍及德國海軍,共生產了795架,其中包括改裝了電子設備的電子對抗和偵察型(ECR),電子對抗及偵察型主要裝備於德國和義大利空軍,防空型(ADV)是在對地攻擊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與對地攻擊型相比,防空型加長了機身,換裝了推力更大的發動機。

機載設備

:多功能前視,地形跟隨/測繪雷達、三軸數字式慣性導航系統,防空型裝有多功能脈衝都卜勒雷達、無線電/雷達高度表、自動駕駛儀及飛行導引儀、雷達告警接收設備和主動電子對抗設備。武器裝備:IDS型裝有兩門27毫米機炮,採用GEC-馬可尼外掛武器管理系統,具有很強的外掛能力.能掛載多種先進武器;ADV型除1門機炮外,可掛4枚“空中閃光”半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飛彈以及兩枚AIM-9L紅外空空飛彈;ECR型末裝機炮,其正常外掛布局為兩枚HARM飛彈,兩枚AIM-9L飛彈,主動電子對抗吊艙,箔條投放吊艙以及兩個1500升翼下油箱。

基本技術數據

翼展(後掠角25度)13.91米,(後掠角67度)8.60米
機長(IDS/ECR)16.72米,(ADV)18.68米
機高 5.95米
機翼面積 26.6平方米
空重 (IDS)14090千克,(ADV)14500千克
最大載彈彈量 (IDS)9000千克,(ADV)85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2795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高空、無外掛)M2.2,(有外掛)M有0有92
著陸速度 213千米/小時
作戰半徑(帶重武器,高-低-高)1390千米
轉場航程 3890千米
限制過載 +7.5g
一、概述
“狂風”戰鬥機是為適應北約組織對付突發事件的“靈活反應”戰略思想而研製的,主要用來代替F-4、F-104、“火神”、“坎培拉”、“掠奪者”等戰鬥機和轟炸機,執行截擊、攻擊等常規作戰任務。l969年3月,英國、德國和義大利三國聯合成立了帕那維亞飛機公司,於1969年3月開始設計。1973年12月,該機首架原型機試飛,1976年投入批量生產,1980年開始服役,92年停產。該機共生產有對地攻擊型(IDS)、防空截擊型(ADV)、電子戰與偵察型(ECR)等3種型號。這些作戰任務要求“狂風”戰鬥機應具備良好的加速性和機動性、低空快速突防能力和強大攻擊火力、較大的作戰半徑和較長的留空時間、能在晝、夜和複雜氣象條件下作戰、具有短距起落能力等。
二、性能指標
翼展(後掠角25度)13.91米,(後掠角67度)8.60米
機長(IDS/ECR)16.72米,(ADV)18.68米
機高 5.95米
機翼面積 26.6平方米
空重(IDS)14090千克,(ADV)14500千克
最大載彈彈量(IDS)9000千克,(ADV)85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2795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高空、無外掛)M2.2,(有外掛)M有0有92
著陸速度 213千米/小時
作戰半徑(帶重武器,高-低-高)1390千米
轉場航程 3890千米
限制過載 +7.5g
三、結構特點
該機為串列雙座,兩側“狂風”機翼為可變後掠懸臂式上單翼。機翼翼根段為固定段,其前線後掠角為60度;活動段後掠角可由人工控制在25度至67度間變化,帶全翼展襟副翼及前緣縫翼。鋁合金整體加強蒙皮,尾翼為全動升降副翼,內置式方向舵,採用電傳操縱系統。後機身內並排安裝兩台渦輪風扇發動機,進氣道位於翼下機身兩側。有空中加油受油裝置,對地攻擊型的受油探管在機身右側座艙附近,防空截擊型則在機身左側。後機身上部兩側各裝有一塊減速板,即空氣剎車,在高速飛行中打開它可使飛機迅速減速。
四、電子系統與武器裝備
英空軍狂風戰機掛載硫磺石反坦克飛彈
“狂風”對地攻擊機無論是在晝間、夜間和複雜天氣條件,也無論是以高速或低速飛行,它都投放各種精確武器。其擁有的高精度攻擊武器和精確導航系統,可保證它有效攻擊隱藏在濃霧中的目標,或者有效攻擊那些以高速飛行的低噪音和低振動強度的目標。機上有先進的地形自動跟蹤系統,可保證飛機在低空以跨音速突防。有強大的火力,最大載彈量達9000千克,占最大起飛重量的三分之一。該機裝有2門27毫米口徑“毛瑟”機炮,可各備彈188發。還設有7個外掛架,機身下3個,兩翼下各2個。根據不同任務,這些掛架可掛帶多種武器,如:用於對地攻擊可掛帶AS.30、“小牛”、GBU-15“海鷹”和“鸕鶿”等空對地飛彈;專門用於攻擊地面雷達等設施的ALARM和HARM反輻射飛彈;LAU-51A和LR-25火箭發射器;JP233反機場跑道子母炸彈、“鋪路”雷射制導炸彈、“靈巧’炸彈、各種集束炸彈、減速炸彈、MK.83炸彈,及燃燒彈、照明彈等。需要時,機身掛架也可掛帶核彈。用於對空作戰,則可掛半主動雷達制導的“天空閃光” 中距空對空飛彈,以及AIM-9L“響尾蛇’和“麻雀”等空對空飛彈。
防空截擊型(ADV)是在對地攻擊型的基礎上研製發展的型號,1979年10月原型機開始試飛,1984年3月生產型首次試飛,總共生產了197架。英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空軍各裝備173架和24架,分別於1985年和1989年開始交付。防空型具有很好的加速性,它不僅體現在起飛後能很快加速到高亞音速,而且在高空也能很快加速到音速的兩倍;爬升性能好,從起飛爬升至近10000米高度,僅約2分鐘;具有較大作戰範圍和較長的留空時間,可在距基地約550公里處作戰巡邏兩個小時以上,英國空軍裝備的該型機,能飛赴英國國境外的空域執行攔截任務;機動性好,轉彎角速度快,具有較好的空戰機動能力。設計賦予它這些性能特點,主要是為防範當時蘇聯的圖-20和蘇-24一類飛機。該機結構有80%與對地攻擊型相同。主要改動是機頭加長了48.8厘米,以容納“獵狐手”空對空新型截擊雷達。該雷達不僅能探測到185千米距離的目標,而且還能同時跟蹤多個目標;主要機載設備還包括多功能前視,地形跟隨/測繪雷達、三軸數字式慣性導航系統,防空型裝有多功能脈衝都卜勒雷達、無線電/雷達高度表、自動駕駛儀飛行導引儀、雷達告警接收設備和主動電子對抗設備;機翼固定段前緣向前延伸,使前緣後掠角從印度增加到67度,並取消了前緣襟翼;中、後機身加長了71.12厘米,以便使機腹能串掛成對的半埋入機腹的4枚“天空閃光”飛彈,同時也增加了多帶電子設備的能力,內部也可多裝10%的燃油。此外,還去掉了前機身左下方的27毫米口徑“毛瑟” 機炮。
五、裝備情況及型號演變
對地攻擊型(IDS),主要裝備三國的空軍及德國海軍,生產了795架,為“狂風”的基本型,兼有空戰能力。1973年12月原型機試飛,1979年7月生產型試飛。1980年陸續交付英國、德國、義大利空軍使用,各國裝備總數分別為199架、324架和84架;1986年3月開始交付沙烏地阿拉伯空軍,直至1987年10月,共交付48架。對地攻擊型共生產了736架,其中有一部分是為改成電子戰及偵察型而生產的。英國空軍使用的對地攻擊型編號為“狂風”GR Mk.1,但中期交付是經改進的飛機,其編號為GR Mk.4,主要改裝了更先進的電子設備,於1991年末首次試飛。
六、改進和發展趨勢等
防空截擊型(ADV)是在對地攻擊型的基礎上研製發展的型號,1979年10月原型機開始試飛,1984年3月生產型首次試飛,總共生產了197架。英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空軍各裝備173架和24架,分別於1985年和1989年開始交付。防空型具有很好的加速性,它不僅體現在起飛後能很快加速到高亞音速,而且在高空也能很快加速到音速的兩倍;爬升性能好,從起飛爬升至近10000米高度,僅約2分鐘;具有較大作戰範圍和較長的留空時間,可在距基地約550公里處作戰巡邏兩個小時以上,英國空軍裝備的該型機,能飛赴英國國境外的空域執行攔截任務;機動性好,轉彎角速度快,具有較好的空戰機動能力。設計賦予它這些性能特點,主要是為防範當時蘇聯的圖-20和蘇-24一類飛機。該機結構有80%與對地攻擊型相同。主要改動是機頭加長了48.8厘米,以容納“獵狐手”空對空新型截擊雷達。該雷達不僅能探測到185千米距離的目標,而且還能同時跟蹤多個目標;主要機載設備還包括多功能前視,地形跟隨/測繪雷達、三軸數字式慣性導航系統,防空型裝有多功能脈衝都卜勒雷達、無線電/雷達高度表、自動駕駛儀飛行導引儀、雷達告警接收設備和主動電子對抗設備;機翼固定段前緣向前延伸,使前緣後掠角從印度增加到67度,並取消了前緣襟翼;中、後機身加長了71.12厘米,以便使機腹能串掛成對的半埋入機腹的4枚“天空閃光”飛彈,同時也增加了多帶電子設備的能力,內部也可多裝10%的燃油。此外,還去掉了前機身左下方的27毫米口徑“毛瑟” 機炮。
英國空軍的防空截擊型有F.Mk2和F.Mk3兩種編號:前者於1984年至1985年間交付,共生產了18架;後者於1986年開始交付,共生產了155架。與F.Mk2相比.F.Mk3換裝了功率更大的發動機,並裝有機翼自動後掠系統(AWS)和自動機動系統(AMDS),可自動控制機翼掠動和襟翼、縫翼的運動。以後他們又按F.Mk3的標準對F.MK2型機進行了改進,但發動機不換,改進後的編號為F.MK2A。
電子戰及偵察型(ECR)由對地攻擊型改型而成.主要改進是去掉了前機身下的兩門機炮,增裝了偵察及電子戰設備,例如,紅外側視系統和“線掃描”4000型偵察系統,紅外成像系統、偵個信息的處理、存貯和發射系統,以及電子對抗和反電子對抗吊艙、該機保留了對地攻擊能力,但採用了新的機載計算機和感測器系統,裝備了HARM高速反雷達飛彈和空對地反雷達飛彈。此外,還可掛帶2枚“響尾蛇’空對空飛彈,以便在需要空戰時使用。英國、德國和義大利空軍裝備數量分別為30架、35架和16架。
“狂風”裝兩台RB199-34R渦扇發動機,單台靜推力為38.7千牛,加力推力為66.0千牛。“狂風”雖具有相當作戰能力,但無論是哪種型號,與美蘇同時期的戰鬥機相比均稍遜一籌。因此“狂風”是一個典型例子,說明了西歐與美蘇在航空技術上的差距。
近期英國皇家空軍將接收新型的“先進近距空對空飛彈”(ASRAAM),用於裝備空軍的“狂風”F3戰鬥機。未來也將裝備在EF2000戰鬥機上。該飛彈的性能遠由於當前皇家空軍使用的AIM-9“響尾蛇”系列近距空空飛彈。目前ASRAAM還在繼續深入改進。該彈也可裝備“鷂”式戰鬥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