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總目學”史研究

“四庫總目學”史研究

“四庫總目學”史研究,圖書。商務印書館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四庫總目學”史研究

作者:陳曉華 著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08-10-01

頁數:506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圖書後記

要說我現在的心境,很複雜,語詞難繪,筆墨難抒。

三年前,選擇了北京;又三年之盡頭,再次選擇了北京……

我出生於家鄉降大雪的那一年,所以小名“雪”,但自那以後,雪就與我無緣,家鄉再沒降過大雪,我的名也改了。如今,與雪結緣竟至不可終了!然而,這又是怎樣一條不歸路!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從他們成為人之初,就不斷向上,不斷思索著獲得更多的為人、為他人,乃至蒼生的有利條件。

家鄉是以人才秀美名聞國中的,窗外此許的雨與暮靄,恰似家鄉日復一日之境。那年少時的家鄉的小鎮,若也是如許的雨,在如許的暮色下,在此刻,那一式的房屋,在淡淡的如煙的輕紗的呵護下,是快迷迷糊糊進入夢鄉的時候了。遙遠家鄉的小鎮,有我母親在那茂密竹林的山之央,孤獨的對女兒未來的期盼;嘉陵江畔,有我童年的嬉戲和少年的幻夢。聽說,山川之靈秀,必蘊孕秀靈之人與之匹配!

然而,川人秉性剛烈,自古及今,出川而為者,往往幾多曲折,欲求心靈的應和更難。當然,個人的追求,與社會的認可要取得一致,一味的順境是不可得,也是不可取的,因出生的烙印而影響,也有程度輕重不等之分。但是,真正的煉獄成功,還是必須得歷盡王國維所描繪的三重境界,而對於剛毅木訥者尤是。於是,既有人琴相知的歡娛,也有知音難覓的慨嘆;於是,風也是可聽的,有“哀秋冬”之“緒風”,有伴“易水寒”之“蕭風”,有“初淅瀝以瀟颯,忽奔騰而澎湃”之“風”;於是,雨也是可感的,有瀟瀟雨綿綿雨,更有及時雨磅礴雨;有山野獨坐之期,有佳人相伴之境,也有高山流水之誼,境異情妙,無言勝有聲。

那么如何安生立命?人需要慧悟與見識,更需要誠心與養性,需要堅韌與不拔;要積極進取,而又永遠一顆平常心。因此,在我心中,玲瓏剔透是美的,平淡也是尤可貴甚可贊的。元劉摯之訓子孫,每曰“士當以器識為先,一號為文人,無足觀矣”,此種議論,在顧炎武那也明晰可見,顧氏曾言“文之不可絕於天地間者,曰明道也,紀政事也,察民隱也,樂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於天下,有益於將來,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箇中真意是需要我潛心揣摩,以為後效的。所以,盡我心,用我力,匯入眾生的汪洋大海,致力一個中國人的義務,希冀能回報社會,回報為我成長付出無數心血的師長,回報為我人生計,為我之改造,為我之將來,默默奉獻的親人及師友,回報每一個關心我愛護我的人……

思緒仍在繼續,就任它隨風雨飄去,回到生我養我的嘉陵江畔。輪渡已然轟鳴,江的那邊,是我嚮往的天堂!晨曦,笛鳴!

2004年4月25於北京師範大學學12樓204

圖書目錄

緒言

一、“四庫總目學”概念的提出

二、“四庫總目學史”概念的提出及其研究意義

三、本書要解決的問題和研究的重點

第一章 《四庫全書總目》之編撰及流傳

一、編撰及其時代

(一)政治經濟的強盛

(二)文化的總結

(三)思想的統一和鉗制

二、曲折的問世旅程

(一)成書前後的增刪補訂

(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的產生

(三)《四庫全書》提要之間的關係

(四)學術價值和意義

第二章 《四庫全書總目》之補撰

一、缺載的原因

(一)修書與學者眼光

(二)民族和本朝忌諱

(三)管理疏漏及館臣舞弊

二、補撰書目的源流

三、補撰書目的突出成就

(一)《清代禁書總目四種》

(二)《清代禁書知見錄》

(三)《四庫未收書目提要》

(四)《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邵亭知見傳本書目》

與《朱修伯批本四庫簡明目錄

四、補撰書目的作用及影響

(一)康雍乾三朝的一面鏡子

(二)展示了目錄學的價值

(三)存佚補闕,按圖索驥

(四)各省政治動態及文化狀況的反映

第三章 《四庫全書總目》之續編

一、《鄭堂讀書記》

(一)續接的特徵

(二)對古典目錄學的貢獻

(三)進步的目錄學思想

二、《續四庫提要三種》

(一)《續編》

(二)《題跋》

(三)《續修》

三、《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一)撰寫與整理出版

(二)擴充了圖書著錄範圍

(三)學術特點

(四)餘論

第四章 《四庫全書總目》之辨證

一、存在的問題

二、民國時期的代表論著

(一)《四庫提要辨證》

(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三)《四庫提要辨證》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三、大陸及港台的辨證成果

(一)代表著作

(二)有關論文

四、辨證的啟示

第五章 《四庫全書總目》學術價值研究

一、文獻學貢獻及影響

(一)目錄版本學貢獻

(二)考據學成就

(三)箋注及其他研究的成果

二、學術批評理論與方法

(一)經學理論

(二)史學觀念

(三)文學批評

(四)學術批評方法與特點

第六章 《四庫全書總目》思想文化研究

一、中學觀念與西學價值

二、經世致用與批判理學

三、學術思想與政治觀念

結語

一、研究的歷史分期

(一)準備階段一一20世紀以前

(二)初興階段――1901至1949年

(三)不平衡發展階段――1949至1979年

(四)多元繁榮時期――1980年至今

二、研究方法和流派

三、“四庫總目學”發展前瞻

主要參考文獻

著作

論文

後記(一)

後記(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