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O的3.6米望遠鏡

ESO 3.6米望遠鏡是在智利拉西拉天文台,由ESO從1971年開始操作的一架光學反射望遠鏡,它的淨口徑大約是3.6米 (140英吋),面積為8.6米2。它在1999年進行了全面的改進,並在2004年更換了次鏡。當它在1970年代末期完成時,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並且支援了許多先進的光學和科學成就。在1980年代,它提出了天文社群中第一個自適應光學系統:ADONIS: ADaptive Optics Near Infrared System。迄2009年,這架望遠鏡發現75顆可能的系外行星

概述


主鏡形式:單鏡片(熔融石英玻璃)

口徑:140英寸(有效口徑:3.57米)

位置: 拉西拉天文台,智利(海拔2,400米)

啟用時間:1976年11月

坐標:70° 43' 54.1" W -29° 15' 39.5" S (WGS84)

角解析度:0.2 弧秒 (在天頂)

波長:可見光/近紅外

架台:赤道儀/馬蹄鐵型

儀器

從2008年4月以來,ESO 3.6米望遠鏡唯一的儀器就是HARPS,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尋器。HARPS是一個專用於發現系外行星的光纖回饋高解析中階梯攝譜儀,擁有無與倫比的精度光譜儀。是迄今為止探測低質量的系外行星最成功的測距儀。
這架望遠鏡的其它儀器都已經停用了,他們包括:
CES: 在346 - 1028 nm 波長的範圍上提供解析度達到235,000的攝譜儀。
EFOSC2:全名是ESO暗天體攝譜儀和照相機(v.2),視功能很多的低解析攝譜儀和照相機。
TIMMI-2:熱感紅外線多模式儀器,專用於3至25微米。

最近的科學成就

自開光以來,ESO 3.6米望遠鏡已經獲得一些科學上的發現,而最好的天文成就都來自HARPS儀器。這些成就包括發現著名的系外行星格利澤581e,質量只有地球的2倍,和當食最富有的系外行星系,有多達7顆行星環繞著一顆與太陽相似的恆星。
這架望遠鏡也參與解決長達數十年之久的造父變星質量之謎。使用HARPS這架儀器,天文學家首度測量出一個雙星系統是脈衝造父變星,並且其中的一顆恆星正由另一顆的前方通過,這使天文學家可以測量出造父變星的質量。這個研究推斷出恆星演化理論計算出來的恆星質量,對脈動恆星質量的預測是正確的]。
瑞士日內瓦大學天文台由史蒂芬·烏德利(Stéphane Udry)領導的小組在2007年4月24日宣布發現系外行星格利澤581c。這個團隊使用在智利歐洲南天天文台拉希拉的ESO3.6米望遠鏡HARPS (階梯式光柵光譜儀),並使用徑向速度的技術來確認行星對恆星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