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3

CCTV13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頻道呼號:CCTV-13 新聞),是以播送整點新聞、現場直播、字幕新聞為主的電視頻道,於2003年5月1日起試播,並於7月1日起正式播出。2005年3月1日,該頻道第一次改版,更換了《天氣·資訊》、《每周質量報告》、《新聞社區》、《共同關注》等多個節目的包裝。《新聞聯播》重播時間從22點提前到21點。2006年6月5日,該頻道第二次改版,頻道包裝及欄目片頭開始統一換為黃色調。2009年7月29日至8月17日,該頻道第三次改版,開始朝資訊化的方向發展。2015年1月6日起,新聞頻道的《午夜新聞》和1-5點檔《新聞直播間》進入央視新址改為16:9比例開始對外試播。

基本信息

介紹

CCTV13CCTV13
脫胎自原CCTV-1(新聞、綜合頻道)。通過中星6B和CCTV-新聞頻道鑫諾3號衛星覆蓋全國。從2009年5月27日起,CCTV新聞頻道由原來的加密傳輸改為不加密的開路傳輸。使用衛星接收機接收電視節目的用戶,只要在接收機上重新搜尋節目,就可以收看到(台標為CCTV-新聞),有線電視網收看節目的用戶不受影響。

發展歷程

改版歷史

2003年5月1日,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完成對該頻道的播出系統測試並宣布該頻道開始對外試播。 7月1日,該頻道在歷經61天的對外試播後正式開播,撤掉了《海外速遞》、《數字觀察》、《世界報導》、《體育周刊》、《財經周刊》、《文化周刊》六個專題欄目,增加了一個談話類的新欄目《小崔說事》,《新聞》更名為《新聞NEWS》。
2004年5月1日,該頻道再次對節目進行調整,撤掉了《亞洲報導》、《文化報導》、《聲音》,《地方社會新聞》更名為《新
聞社區》。6月,增加了《約會新7天》。12月,《財經報導》停播。
2005年3月1日,該頻道首次改版(首次大改版),是該頻道中使用時間最短的包裝(2005年3月1日-2006年6月5日)。使該頻道開始注重品牌化效應。同時更換了《天氣·資訊》、《每周質量報告》、《新聞社區》、《共同關注》等多個節目的包裝。此後在6月下旬《約會新7天》也更換了節目的包裝。《新聞聯播》重播時間從22點提前到21點。
2006年4月,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推出《我的長征》節目。 6月5日,該頻道進行第二次改版,頻道包裝及欄目片頭開始統一換為黃色調,將“CCTV-新聞”作為二級標誌。撤掉了《國際觀察》、《央視論壇》、《今天》,原6:00、7:00的《新聞NEWS》、《媒體廣場》、《新聞早8點》、6:52和7:52的《天氣·資訊》整合為《朝聞天下》,並增加了《人物新周刊》、《360°》、《我的長征》 、《奧運舵手》 等新欄目,同時在每天下午17:00推出《媒體廣場(下午版)》。 6月10日,《中國周刊》更名為《新聞周刊》。7月18日,該頻道與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在19:30~19:38並機播出廣告時,在螢幕右上角顯示半透明狀的“綠色廣告標識”,8月16日起,因中央電視台在晚間黃金時段全面啟動“綠色廣告標識”的審核工作,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及央視其餘頻道在晚間黃金時段廣告期間,螢幕右上角全部顯示“綠色廣告標識”。
2008年1月,中央電視台因南方發生暴風雪襲擊事件,開始增加新聞直播。3月24日,該頻道重新調整節目安排,取消了《新聞社區》、《本周》、《紀事》、《360°》、《人物新周刊》、《社會紀錄》、《體育報導》、《約會新7天》、《我的長征》、《奧運舵手》等節目的播出,並開播了晚間專題節目《我的今日之最,》同時取消了《天氣·資訊》,取而代之為《全國主要城市天氣預報》。8月10日,該頻道取消整半點時間標的顯示,時間改放在左下角新聞跑馬上。9月25日,從神舟七號發射直播開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鏡面更換為黃綠包裝。
2009年5月27日,該頻道傳輸方式由加密傳輸改為開路傳輸,使用衛星接收機的用戶可免費收看該頻道,之後在香港、澳門和其他海外地區落地。7月27日至8月17日,該頻道第三次改版,開始向資訊化的方向發展。7月27日至8月3日,《百姓故事》、《高端訪問》、《新聞會客廳》等節目逐漸停播。除《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每周質量報告》、《新聞調查》、《面對面》使用完全獨立的包裝外,其餘新聞節目採用統一片頭模式、使用統一片頭音樂。8月17日,《新聞直播間》開播,取代《整點新聞》,《環球視線》、《24小時》亮相,包括中央電視台在15點推出《新聞20分》節目。
2010年3月1日,《新聞1+1》取消統一片頭,以獨立包裝節目預告為片頭。隨後,亦取消了“您現在收看的是”統一包裝,改用《新聞1+1》自製小片頭。5月16日,《每周質量報告》恢復在該頻道播出,取代原周日檔《法治線上》。8月21日,周六的《新聞周刊》取消統一片頭和音樂,恢復原來片頭,包裝和“新聞周刊”字型與以前不同。而周日的《世界周刊》仍為統一片頭,只是原來的節目LOGO在節目播出中右下角可看到。
2011年7月4日,該頻道在凌晨的每個整點時段安排直播至少10分鐘的《新聞直播間》,並在其他重點時段加大國際新聞的比重。
2013年5月27日凌晨至傍晚,該頻道的節目信號切入新址試驗。當天螢幕右上角曾顯示了整半點時間標,左下角的時間字型以及跑馬燈字型也略有了改變。6月17日,該頻道正式改由通過將北京市復興路舊址的節目信號傳送至北京市朝陽區新台址予以對外播出。而該頻道高清版的節目信號亦開始在新台址內部試播。2013年起,因央視加強公益廣告審核工作,該頻道在播出公益廣告時,右上角顯示彩色色塊的“公益廣告標識”(至2016年7月)。
2014年11月30日,《環球記者連線》宣布告別,正式停播。
2015年1月6日,該頻道第四次改版(第四次大改版),從0時開播的《午夜新聞》開始, 每日凌晨0時至6時的整點新聞節目(《午夜新聞》和凌晨時段《新聞直播間》)開始在新台址的新聞演播室播出。而6時至24時的節目為了安全播出實行制播分離方案,節目的製作仍在復興路舊址演播室,節目的對外播出則在新址。
2016年10月10日,《環球視線》取消統一片頭(包括“您現在收看的是”統一包裝),更換自製片頭、片段預告。

台標演變

2003年5月1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試播,該頻道使用英文雙線“CCTV-新聞”字樣台標。
2003年7月1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螢幕下方的滾動字幕增加了“CCTV-新聞”的標識(試播期間僅在螢幕左上角出現)。
2011年1月1日,中央電視台正式更換頻道標誌,其中該頻道標誌的下方加上“新聞”字樣。,同時停用晚間黃金時段的“綠色廣告標識”,至此“CCTV-新聞”標識僅在滾動字幕和宣傳片中出現。
2015年8月17日凌晨,台標正式改為16:9形式,但白天時段的標清節目比例仍為4:3,且仍使用2009年版鏡面。

編排方案

時段編排

2006年6月5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進行改版,每天清晨為觀眾重新打造了一個早間資訊密集時段,6:00到8:30推出一檔150分鐘的綜合性資訊節目《朝聞天下》。新版早間節目一改從前僅僅梳理前一天新聞的理念,第一時間關注當天焦點事件,提供當天生活服務資訊。《朝聞天下》在保持原有重大國內、國際新聞權威報導優勢的基礎上,增加了社會民生新聞、天氣出行資訊、文化體育資訊、時尚生活資訊等領域的內容。
2009年3月,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打造晚間深度“話語場”成為新聞頻道晚間節目定位和編排的核心理念,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形成了兩個模組,白天時段主要以最新的動態訊息為主,晚間時段則重在延伸新聞當事人和新聞事件的向度和維度。
2011年7月4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午夜檔打通,每天1時至6時不再只是重播欄目,而是在每小時整點時段播出《新聞直播間》,並至少保證直播20分鐘直播時間;如遇重大事件,直播時間不僅加長,還安排評論員進行直播評論。

形象包裝

2009年7月27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啟用2009版包裝,該包裝簡潔清新,沒有側欄跑馬及天空標。主題顏色為藍色,新聞標題字型為黃色,底部跑馬為黑底白字,時間框為紅底白字(在“全國哀悼日”期間則將時間框調為灰白底黑字)。除左下角時間框使用Univers字型以外,字型採用方正蘭亭黑(類似微軟雅黑),其中標bar字型還做了縱向拉伸處理。
2015年1月6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啟用2015版包裝,該包裝與上一版本大致類似,主題顏色為深藍色,新聞標題字型為黃色及白色,地點框為黃底黑字,底部跑馬為灰底白字,時間框為白底藍字(在春節期間則將時間框調為紅底白字;而遇到全國哀悼日則可能會將時間框調為白底黑字);字型除節目名稱外,改為微軟雅黑。而日期也不再與節目名稱交替顯示,而是與時間一併顯示。

主要節目

新聞直播欄目
《午夜新聞》 《共同關注》
《新聞直播間》 《新聞聯播》
《朝聞天下》 《東方時空》
《新聞30分》 《國際時訊》
《法治線上》 《24小時》
新聞專題欄目
《焦點訪談》 每周質量報告
《新聞調查》 《世界周刊》
《新聞周刊》 《軍情時間到》
時事評論節目
《新聞1+1》 《面對面》
《環球視線》
特別節目
《12.31特別節目》 《一年又一年》
《紀錄片/專題片》
1、一些新聞直播欄目因特殊情況會延遲播出、節目縮減或暫停播出。另外當大事件有所突發進展時,會在一些新聞直播專題欄目當中插入相關報導時訊。
2、由於央視新聞頻道通常在紀念革命、中國夢宣傳時期以及傳統節日假期等,不定期會安排大型紀錄片和專題片,通常為晚間首播,此時新聞專題(除焦點訪談、每周質量報告)、時事評論節目部分將暫停播出,凌晨、白天亦會安排重播。
3、新聞頻道的專題節目包括新聞背景、新聞評論、新聞調查、輿論監督、民意調查、法制等各種節目形態,是對整點新聞和分類新聞的補充和深化。
4、雖然CCTV-13是以新聞資訊為主的頻道,但在特殊時期會接受總編室要求播出政治宣傳題材的紀錄片。

主持陣容

李梓萌 侯豐
郭志堅 張羽
康輝 董倩
海霞 白岩松
李文靜 水均益
長嘯 彭坤
胡蝶 紫凝
鄭天亮 柴璐
章偉秋 勞春燕
賀紅梅 肖艷
黃峰 朱廣權
崔志剛 周麗
經蓓 納森
歐陽夏丹 耿薩
王寧 梁艷
王音棋 嚴於信
和佳 寶曉峰
鄭麗 剛強
王言 何岩柯
張仲魯 苗凱
徐卓陽 張曉楠
沙晨 潘濤
李瞳瞳 商亮
鄭子可

獲獎記錄

時間 活動 獎項名
2008年11月25日 2008中國電視大獎 年度最佳新聞頻道

社會評價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開播,為新聞傳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新聞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總量上有了急劇的擴張,並適應了資訊時代社會和公眾對新聞信息的不斷需求。(孟建、張頌評)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堅持了正確的導向,準確地傳達黨中央的聲音,使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通過宣傳變成廣大民眾的自覺行動,堅持了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進一步落實‘三貼近’,增強了電視宣傳的時效性、針對性、增強吸引力、感染力。(孟建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