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型護衛艇

62型護衛艇

人民海軍在創建初期,由於中型以上艦艇數量較少,主要依靠小型艦艇遂行水面戰鬥任務。因此,在人民海軍行列中,有相當一批小型艦艇,承擔了主要海上勤務,並屢屢立下赫赫戰功,62型護衛艇,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型號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62型護衛艇62型護衛艇
人民海軍在創建初期,由於中型以上艦艇數量較少,主要依靠小型艦艇遂行水面戰鬥任務。因此,在人民海軍行列中,有相當一批小型艦艇,承擔了主要海上勤務,並屢屢立下赫赫戰功,62型護衛艇,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型號之一。

研製背景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人民海軍在沿海擔負著各類繁重的海上戰鬥任務和一般勤務任務,但已有的艦艇多是從蘇聯轉讓建造,數量不多,難以保障我國漫長海岸線的沿海安全,海軍需要一型既可擔負主要戰勤任務又能大量建造的艦艇來執行此類任務。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中央決定使用當時國內能夠獲得的材料設備(特別是主、輔機和武備)建造一批高速護衛艇,用來擔負戰鬥任務和日常的護漁、護航任務。為此,50年代末,海軍各艦隊和基地分頭在各地區自行設計和建造了一批高速護衛艇,包括旅大地區的0105型艇,青島地區的0108型艇,上海地區的0109型艇和廣州地區的0110型艇等。海軍裝備部門則吸收各地所建艇型的優點,設計出了0111型護衛艇,並於1960年開工建造首艇,1961年建成試航。
為了在各型艇中選出一型艇由國家統一大量生產,經過一年的試用,海軍於1962年舉辦了護衛艇定型會議,對幾個艇型進行了現場測試和挑選,最終,選定0111型艇作為定型艇,並提出了改進意見,如減輕艇體重量,將原型艇的武器由兩座單管57毫米炮改為2座雙聯37毫米炮,改變甲板室外形等。經過改進後,0111型艇於1963年定型,定名為"62型高速護衛艇"。
0111型原型艇排水量約125-130噸,0111甲型艇經過減重,排水量降至115噸左右。但後來海軍中對62型護衛艇還經常以"125噸護衛艇"相稱,以便與"100噸護衛艇"相區別。
1962年12月,0111甲型艇首批3艘在大連造船廠開工,1963年9月,首批艇先後完工,同年10月試航,平均航速均能達到30節以上。這批0111甲型護衛艇在試航完畢後,交付國外用戶使用。
由於我國地域廣闊,南北方部隊使用艦艇的環境差異較大,0111甲型艇有南北方設計之分。與北方型相比,南方型沒有暖氣鍋爐,但加強了通風、電風扇和冷藏設備。
0111甲型艇自1961年至1965年共建造了30艘,其中北方型由大連造船廠建造,總計17艘(含首制艇),南方型由黃埔造船廠建造,總計13艘:為了與北方型相區別,南方型還有-個代號為"0111N型護衛艇"。此外,1971年,有4艘0111丙H型艇被改造為0111甲型艇。
1964年,0111甲型護衛艇榮獲國家新產品研製一等獎。

技術情況

作戰任務:主要供沿海護漁、護航、巡邏、警戒之用,並可攜帶深水炸彈及水雷配合執行獵潛、布雷任務。
技術指標:
長38.7米,型寬5.3米,型深3米,吃水約1.5米
標準排量:110噸。
主機:4台輕12V-180型1200馬力柴油機。
航速:30節
續航力:600海里/17節,自持力7晝夜。
適航情況:在6級海情下安全航行
人員編制:36人。
武器:61型雙聯37毫米炮2座,61型雙聯25毫米炮2座,煙幕釋放器一部。甲板上設有布雷導軌,可攜帶水雷6枚,並可攜帶深水炸彈8枚。雙25炮戰鬥射速為400發/分鐘,雙37炮為200發/分鐘(實際數字根據訓練和使用情況各有不同),則1分鐘時間內,共可發射37毫米炮彈400發,25毫米炮彈350發。
結構上:上甲板下(自艇首方向起)設首尖艙、前士兵艙、前彈藥艙、軍官艙、主機艙、後彈藥艙、后土兵艙以及舵機艙;上甲板上設小甲板室,有海圖室、艇長室、無線電室、廚房及廁所等。甲板室頂部設有露天指揮台、駕駛台等。
0111甲型護衛艇為鋼質、圓、單甲板、4槳小型高速護衛艇。
該型艇艇型為圓舭型,相對尖舭型艇而言,圓舭型艇具有較好的耐波性。而尖舭型艇的水動力特性較好,可以達到較高的艇速,但適航性不佳,只能限於在風浪較小、波長較短的海域使用。0111型艇艇體設計的就是重心低,穩性好,初穩心只有0.7米多,因此適航性好。
在實際使用中,0111型艇還會在前主炮前方加裝陸軍使用的75毫米無後坐力炮,在後主炮後方加裝82毫米迫擊炮。
根據使用者回憶,為了夜間搜尋小型特務艇,部分艇上還加裝了大型探照燈。

改良與發展

採用新主機

0111型艇投入使用後,船舶工業部門根據其實際使用經驗,發展了多個後續型號。
0111乙型艇 0111甲型艇雖然滿足了速度指標,但主機壽命僅有300~400小時,不利於部隊長期使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船舶工業對其進行了改進,將主機由4台輕12V-180型1200馬力柴油機,改為2台1200馬力柴油機和2台壽命較長的300馬力柴油機,以300馬力柴油機作為巡航機,這樣可以延長主機的使用時間,但是由於改裝的兩台主機功率較小,最大航速也有一定的下降,在當時強調小型艦艇高速化的背景下,僅建造了16艘。
0111丙型艇 0111乙型艇雖然暫時解決了甲型艇的發動機壽命問題,但艇的航速不能令人滿意。為了找出一型既有足夠使用壽命又有足夠功率的巡航機,國家專門為海軍向某柴油機廠投資數百萬元,為海軍研製1000馬力長壽命高速柴油機。1963年,新型重12V-180型柴油機研製成功,海軍決定改用此型柴油機作為0111型艇巡航主機,艇型定為0111丙,又稱為0111V型艇。
1965年1月,大連造船廠開工建造0111丙型艇首艇,與甲型艇的主要區別就是後主機採用兩台1000馬力重12V-180型柴油機,與乙型艇相比,丙型艇的航速增至28節以上。
黃埔造船廠建造的23艘丙Ⅱ型艇中,有6艘因各種原因,巡航主機後來又被改裝為輕12V-180型,因此,有時也被算作0111甲型艇。
值得一提的是,0111丁型艇 在建造0111丙型艇的同時,由於重12V-180型柴油機的產量暫時不足,作為過渡,國家進口了一批柴油機作為巡航主機使用。使用這批柴油機作為巡航主機的艇,稱為0111丁型艇。該型艇首艇於1965年2月開工,年底建成,主要區別就是後主機換為兩台1300馬力進口柴油機。後來,又將主機離合器由電磁式離合器改為液壓式離合器,並對甲板室布置進行了修改,後一種修改稱為0111丁Ⅱ型艇。由於發動機功率增加,丁型艇的航速達到了30節以上。
0111R型艇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曾有計畫在0111丙型艇中,改裝3艘以燃氣輪機為主機,稱為0111R型護衛艇,但後來未能實現。

電子設備

與此同時,0111甲型艇通過實際使用,特別是"八六"海戰和"崇武以東"海戰,發現了很多需要改進之處,船舶工業根據這些經驗,對0111丙型艇的設計又進行了修改,這就是0111丙H型艇,又稱為0111D型艇。丙Ⅱ型艇與丙型艇主要的區別包括:加裝雷達,駕駛樓體積縮小,艇長室自駕駛樓移至中土兵艙,電動舵改為手動舵等。有些改進完全是出自戰鬥中的細節需要,例如甲板室的材料由硬鋁改為軟鋁,就是為了減少中彈後碎片飛濺造成的損失。艇的桅桿也由固定式改為可倒式桅,以便通過內河橋洞。
0111丙型艇是0111各型艇中建造數量最多的。由於這型艇建造時間最早已過去30餘年,且建造廠家較多,因此對其最終的建造數量說法不一。根據當事人回憶,大連造船廠最終建造了0111丙型43艘,另有0111丙Ⅱ型艇110艘,總計153艘;黃埔造船廠建造了兩批共23艘,桂江造船廠建造了40艘;因此,0111丙型艇總計建造數量應為216艘,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用於援外和出口。
0111丁型及丁Ⅱ艇共建造了85艘。其中丁型艇26艘,丁Ⅱ型艇59艘。丁型艇也被稱為0111M型護衛艇,丁Ⅱ型艇也被稱為0111D型護衛艇。
0111S型艇 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沿海經常出現外國潛艇蹤跡,甚至在渤海沿海也發現過不明潛艇潛望鏡。為了加強沿海反潛力量。大連造船廠在0111丙Ⅱ型艇的基礎上,加裝了反潛武器和聲吶裝備,設計了0111S型艇。
0111S型艇與0111丙Ⅱ型艇相比,主要改進如下:增加了3座5管火箭式深彈裝置以及相關射擊控制裝置,首部2座,尾部1座;增設了聲吶裝備;為了便於安排裝備,艇長度有所增加,主機仍改為與甲型相同的4台輕12V-180型柴油機。0111S型艇首艇於1972年年初開工,同年年底交船。經過測試後,決定此後建造的0111S型艇均採用與丙H型艇相同的動力形式,並取消了尾部的火箭深彈發射裝置,稱為0111SⅡ型艇。
0111S系列型艇共建造了27艘,其中除了首批2艘為0111S型艇外,其餘的均為0111SⅡ型艇;

改善生活條件

62-1型護衛艇 62型護衛艇儘管戰鬥性能很好,但生活條件相對大中型艦艇而言非常艱苦:艇上沒有空調,只有鳳扇,在南方高溫濕熱天氣下不利於戰鬥力的保持;艇上淡水很少,5噸淡水除去艇的機械需要外,剩下不多的一部分,要給30餘人用7天;此外,該型艇雖然穩性很好,但畢竟艇體較小,在風浪較大的時候艇體搖擺幅度較大;最後,該型艇輪機艙噪聲大,輪機兵工作環境非常艱苦,也不利於長期作戰。
1980年代,根據南海艦隊的使用要求,海軍決定在0111S型艇基礎上,改善生活條件和居住性,並進一步提高適航性,並定名為62-1型艇。
新型艇主要的改進包括:增加空調裝置增加淡水儲量增裝減搖鰭,在後機艙設立了一個相對安靜的監視室,並設有空調,改善了輪機兵的工作條件。
62-1型護衛艇首艇於1985年開工,次年交船,並進行了批量生產。
0111E型邊防巡邏艇及0111F型緝私巡邏艇 20世紀80年代,在海軍訂貨減少的環境下,船舶工業還以0111丙Ⅱ型艇為基礎,修改設計了0111E型邊防巡邏艇和0111F型緝私巡邏艇。前者主要架構與0111丙型艇相同,只是武備減為1座雙25毫米炮和1挺雙14.5毫米機槍,並在甲板上增設了液壓吊艇機,可吊放摩托艇。後者艇體、動力與0111甲型相同,但在艇體布置上增加了一個會議室兼艇員休息室,可供艇員休息待機。船舶工業為政法、海關等部門提供了一定數量的這兩型巡邏艇。
0111系列護衛艇,是海軍建造數量最多的艇,也是材料設備國產化最早的艇。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使用,0111系列護衛艇中的早期型號都已經退出了海軍現役,從公開報導可知,只有少量後期建造的艇,仍在擔負一些輔助性質的勤務。

作戰使用

0111系列護衛艇自服役後,始終是海軍主力戰鬥艦艇,在沿海各次海戰中,一直被作為核心戰鬥艦艇使用,以當時使用者的說法,就是"海軍把這型艇當作小驅逐艦來用"。該型艇不僅擔負了大量的戰鬥、戰備執勤任務,還以其使用成本低、可靠性好的特性,擔負了海軍大量日常的海上勤務任務。
該系列艇參與的最著名兩次海戰,分別是"八六"海戰和"崇武以東"海戰。
1965年8月6日,4艘0111型護衛艇在"八六"海戰中擊沉國民黨海軍小型獵潛艇"章江"號,並於快艇合擊擊沉大型獵潛艦"劍門"號。其中的"海上先鋒艇"(舷號598)和"海上英雄艇"(舷號587)都是0111甲型護衛艇。
1965年11月14日,0111甲型護衛艇2艘,與0109型護衛艇4艘一併出擊,擊沉國民黨海軍護航炮艦"永昌"號,擊傷大型獵潛艦"永泰"號。
在這兩次海戰中,充分顯示出0111型護衛艇的優勢:航速快,行動隱蔽,艇上武備在近距離上能夠有效壓制住對方艦艇的火力。當時通常的戰術,是以護衛艇遂行第一次攻擊,主要打擊對方艙面目標,壓制住對方艦艇火力,再以魚雷艇進行第二次攻擊,用魚雷擊沉敵艦。不過在"八六"海戰中,4艘0111甲型護衛艇來回對"章江"艦進行了6次攻擊,最終引發"章江"艦艦體內部爆炸沉沒,並沒有使用魚雷。當時國民黨海軍大中型艦艇雖然排水量較大,但艦上火力有其固有弱點-76毫米炮多為人工裝填,射速慢,不易瞄準小型目標,40毫米炮和20毫米炮的射速和火力又不如人民海軍一方的37毫米炮和25毫米炮,再加上戰鬥精神和戰術運用的因素,海戰的最後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小結
62型護衛艇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幾乎達成了艦艇性能與成本的最佳組合。一方面,這型艇足以擔負當時所需的戰鬥任務和日常勤務任務,另一方面,這型艇的建造成本低,技術成熟,建造數量快,能夠很快地形成一定數量,能夠讓人放手使用。
此外,該型艇還為我國船舶工業積累了大批量生產某種艦艇的經驗,經過該型艇的生產,生產廠家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管理體制,形成了現代大工業意義上的艦艇生產流水線,以輪機裝配為例,根據統計。自輪機第一次光學儀找軸線,至航海試驗完成的周期,在1962年為45~60天,1965年35~45天,1968年為25~34天,1971年為20~28天,1973年為16~24天,至1976年為7~17天,全艇建造所需工時比初期減少了一半。查閱船舶工業檔案可知,該型艇生產速度高峰時,年產量可達到54艘。至1974年,大連造船廠0111型艇生產周期已經縮短為1個月,能夠做到月初下料,中旬分段安裝設備並開始總段對接,20日開始即可在船體內安裝各種機器設備及管系電纜,25日主機能夠試車,27、28日試航,月底交工。
這種批量定型、流水線生產的方式,是我國船舶工業極為寶貴的經驗。在大規模戰爭或戰爭準備背景下,如何在短期內生產出大量實用、頂用的裝備,這對今天的船舶工業,依然有極為重要的借鑑意義。
性能參數
排水量134噸
長38.8寬5.4吃水1.6米
航速:最大30.5節,經濟18節
續航能力:750海里
自給力:2-3晝夜
抗風力:6級
武器裝備:雙37火炮2座,雙25火炮2座,深水炸彈8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