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 鸛(T)

1992-2 鸛(T)

1992-2 鸛(T),屬於收藏品、郵票,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發行機構郵電部。

郵票圖案

1992-2 鸛(T)1992-2 鸛(T)

郵票信息

名稱鸛(T)
版別影寫版
全套枚數2
全套面值1.80元
發行機構郵電部
原作者
志編號1992-2
整版枚數40(10×4)
發行日期1992-2-20
全套售價1.80元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設計者殷會利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2-1 黑鸛 0.20 31×52 P11.5 5043.2
2-2 白鸛 1.60 31×52 P11.5 2571.7

郵票介紹

鸛,屬大型涉禽,泛指鸛形目鸛科中的諸種鸛鳥。全世界約有16種鸛,我國產有4種。其中白鸛和黑鸛較為常見,屬候鳥類,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

黑鸛,又叫“烏鸛”、“鍋鸛”。它體長約1米,上體羽毛為黑色,並帶有紫綠色的金屬光澤,胸下部及腹部羽毛為白色,嘴、腿均為紅色。黑鸛在我國分布較廣,種群數量要比白鸛多。夏季在北方各省都可見到黑鸛,冬天它們則去南方越冬。黑鸛喜歡結群,常常在沼澤和濕地間覓食,以魚、蛙、甲殼動物等為主要食物,年產卵2-6個,呈白色。在東北、華北一帶的黑鸛,常築巢于山區的岩隙懸崖間,而新疆的黑鸛則在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楊樹上營巢。
白鸛,也叫“老鸛”。它體形碩大,長約1.2米,通身羽毛為白色,唯兩翅邊緣羽毛為黑色。白鸛嘴、腿都很長,亞州白鸛腿為暗紅色,而嘴為黑色,分東、西亞種,生活習性與黑鸛基本相似。夏季,我國白鸛的繁殖地有兩處:東亞種繁殖地在東北北部山林地區,西亞種繁殖地在新疆西部。深秋或初冬,東北的白鸛南飛長江中、下游或福建、廣東和台灣等溫暖地區越冬,新疆的白鸛則遷徙到印度、尼泊爾等國的溫暖地區越冬。
本套郵票共2枚。
在這2枚郵票的圖案設計中,作者刻意追求一種對稱美,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從鸛種看,一隻黑鸛,一隻白鸛,剛好黑、白對稱;在襯底的著色上,一枚偏棕黃,一枚偏灰綠,形成明暗、冷暖對比;在構圖上,黑鸛雙腿著地,悠然自得,慢踱方步,羽毛整潔,而白鸛單腿佇立,垂首略作小憩,羽毛未及梳理,仿佛剛從湖中嬉水而出,兩鸛動、靜姿態對稱;若把2枚郵票排列一起,則一鸛朝東,一鸛朝西,相互呼應。在國名、票名、面值等文字的布局上,2枚郵票也是相互對應、平穩得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