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燋

《儀禮·士喪禮》:“卜人抱龜燋,先奠龜西,首燋在北。 (3).龜甲灼焦。 ”《宋書·符瑞志上》:“乃召史卜之,龜燋。

guī jiāo ㄍㄨㄟ ㄐㄧㄠ 龜燋
(1).龜甲和灼龜的引火柴。《儀禮·士喪禮》:“卜人抱龜燋,先奠龜西,首燋在北。” 賈公彥 疏:“卜人抱龜燋者,謂從塾上抱鄉閾外待也……鄉時先奠龜次奠燋。” 宋 陳造 《凌晨張司戶惠詩次韻》之二:“雉翳龜燋緣有用,未聞金彈中沙鷗。” 清 曹寅 《松茨四兄過西池成詩》之八:“茫茫紅塵中,末路炳龜燋。”
(2).偏指引火柴。
(3).龜甲灼焦。謂卜不成兆。《左傳·定公九年》:“ 晉 車千乘在 中牟 。 衞侯 將如 王氏 ,卜過之,龜焦。” 杜預 註:“龜焦,兆不成。”《宋書·符瑞志上》:“乃召史卜之,龜燋。” 明 張思鼎 《琅邪代醉編·龜卜》:“傳稱 武王 伐 紂 ,卜而龜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