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村委會[文化教育]

龍潭村委會,屬於丘陵。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8公里, 國土面積26.01平方公里,海拔122.00米,年平均氣溫22.00℃,年降水量94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香蕉、玉米、辣椒、荔枝等農作物。有耕地9283.80畝,其中人均耕地1.69畝;有林地18958.00畝。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855戶,有鄉村人口7003人,其中農業人口6202人,勞動力334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39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1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16.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283.80畝(其中:田1075.80畝,地8208.00畝),人均耕地1.69畝,主要種植糧食、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18958.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3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2畝,主要種植板栗、梨等經濟林果; 海灘涂10萬多畝,紅樹林1萬多畝,魚蝦塘5688畝,其他面積10360.8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826戶通自來水,有503戶飲用井水, 有1366戶通電,有34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032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5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80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136.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8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8畝。 該村到2011年底,有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14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13.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84.00萬元,畜牧業收入695.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100頭,肉牛476頭,肉羊421頭); 林業收入28.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260.00萬元, 工資性收入17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16.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3.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13人 ,在省內務工267人,到省外務工46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855戶,共鄉村人口7003人,其中男性3289人,女性2913人。其中農業人口6202人,勞動力3349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01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1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龍潭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鎮一、二中。該村距離國小校0.10公里,距離中學8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666人,中學生32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31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519.9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35.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248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81.00萬元,有固定資產8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現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生產、生活條件較差,經濟結構單一,飲水難、行路難、農民增收難等問,依然是阻礙農村經濟的主要因素。。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產業結構,穩步發展烤菸、養殖、乾果等支柱產業。。

概況

位於廣東省徐聞縣邁陳鎮境北面,距邁陳鎮區8公里。東靠大黃鄉青桐、那練兩個村委會;南鄰邁市村委會大湖村,西鄰後海。北與北街村行會後山接壤。轄龍潭、討泗、新村仔、那宋、新興、峙頭、東坡等7條自然村。村委會辦事處駐地在龍潭村。境內地勢高低不平。總面積16.5平方公里。2012年,總人口5529人,共1063多戶,耕地面積有4376多畝,勞動力2152個;農機總動力2306千瓦;經濟總收入248.9萬元。盛產甘蔗、番薯、木薯、瓜菜等;特產有珍珠、對蝦。古蹟有八角嶺跑馬道。有完全國小1所。4條自然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完成村道水泥路15公里,改房178戶,改廁266戶,改水122戶,通行政村道8公里。

改革開放後

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人民民眾生活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社區各自然村道路暢通,電話入戶率達75%,其中峙頭村、東坡村、那宋村、龍潭村民眾已經飲上了衛生的潔淨的自來水,民眾生活正朝小康目標邁進,社會治安良好,人民民眾有一個安定團結的生活環境。

發展思路

在新的形勢下,龍潭村委會兩委一班人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思路,大力發展村域經濟,經過幾年的努力,龍潭的經濟及公益事業得到快速的發展,相信在廣大民眾的積極支持和配合下,龍潭明天會更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