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沉香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龍沉香:
“靜心契道,品評審美,勵志翰文,調和身心”——宋代大家黃庭堅總結香之“四德”。聞香,在古代代表高雅生活的同時,亦被歷代宮廷御醫用作皇室養生秘術。養生是近年來一個有關健康最熱門的話題,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其中高雅的養生方式——藥香養生,越來越被追捧。
眾多香材當中,最珍貴的當屬沉香,頂級的沉香謂之“奇楠”。奇楠的珍貴不僅僅在於其數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卓越的藥用價值。中醫對於沉香的藥性稱讚:沉香純陽而升,體重而沉,故有通天徹地之功,能升降真氣。《本草經疏》中說沉香“治冷氣、逆氣、氣結、殊為要藥”。《醫林篡要》中稱“堅腎,補命門,溫中、燥脾濕,瀉心、降逆氣,凡一切不調之氣皆能調之。並治噤口毒痢及惡冷風寒痹”。現代中醫歸納沉香主要的藥理作用:行氣止痛,降逆止嘔,溫腎納氣。
沉香能芳香避穢,預防外邪入侵;能開竅安神,調和情志;能調理五臟六腑的氣機,通行十二經脈的氣血。沉香行走氣分以行氣為主,若要讓氣血運行流暢,則配伍以活血藥更為有效。血竭被稱為活血聖藥,其中以龍血竭藥用價值最高。血竭破血逐瘀,沉香化滯行氣,用奇楠配伍以龍血竭製成的“龍血奇楠香”兼具了沉香與血竭的最佳藥性,並互為補充,具有“祛除外邪,開竅安神,調和腑臟,溫陽散寒,疏通經絡,運行血氣”的功效。二效公用清血養心,強髒,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乾”。
《海藥本草》、《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聖惠方》、《蘇沈良方》等眾多古代醫療名著對藥香在養生、熏衣、防疫、祛穢、醒神、治疾等多個治未病方面都有重點的描述。
龍沉香是用天然的珍稀奇楠沉香等十幾種珍貴中草藥、香料等按照古法炮製,配伍而成。

藥香養生歷史

龍沉香龍沉香
香文化歷史悠久。從考古學的角度出發,在遼河、黃河、長江流域先後出土了四五千年的陶熏爐,其樣式與後世香熏爐一致,造型美觀,堪稱新石器時代的“奢侈品”。春秋戰國時期,香材與香料被廣泛記載於詩歌中,《詩經》、《離騷》中有大篇幅對於香的歌詠讚美。到秦漢時期,絲綢之路使西域、南亞諸國的香料傳入中原。西晉張華編撰《博物志》中記載,漢武帝時,西域向中原進貢沉香,漢武帝發現沉香有驅除時疫的奇效,焚燃後,香氣三月不散,可以驅瘟避瘴。漢代香品中第一次出現了和香,宮廷御醫開始以沉香為主方,根據陰陽五行和經絡學說來調配香藥。著名的“博山爐”就出現在漢武帝時期。藥香養生從此進入了漢朝宮廷並正式進入宮廷規制。漢朝末年瘟疫及黑死病蔓延,使當時六千萬人口急劇下降到不足三千萬,醫聖張仲景以藥香為組方、以《傷寒論》為指導,挽救了華夏民族的一次大災難。這是史料中最著名的藥香養生療法的記載。
經歷了隋、唐、宋時期,藥香已經與中國傳統中藥“湯、膏、酊、丸、散”並駕齊驅,大批優秀的中醫不斷研究以沉香為主配伍的方劑,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著名醫學典籍《蘇沈良方》都有詳細的藥香養生的記載,在一代代中醫學者的努力探索下,藥香養生文化逐漸形成完整的體系並得以廣泛套用。
明清時期,香學典籍豐富,其中周家胄的《香乘》廣泛涉及了香藥、香具、香方、香文等內容。士大夫間以儒雅相尚,評書、品畫、啜茗、彈琴無不焚香。最著名的明代宣德爐,是由宣德皇帝親自監工,煉爐過程萬里挑一,成品爐身形制規整,敦厚典雅,作為御書房必備陳設,焚香其內,香氣溫純,達到銅香爐的工藝巔峰。
從漢代到明清,藥香養生文化歷時千年,最能體現中醫“未病先防”的宗旨。其中,沉香作為香中閣老、萬藥之引,是藥香中的極品,目前留存於世以沉香組方配伍的中成藥有160多種,知名的傳統漢方良藥“救心丸”中就含有沉香。沉香香藥方劑、和香配伍、炮製工藝是中醫精髓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清朝消亡,皇室貴族階級走向沒落,藥香養生文化也隨之凋零,繼承者寥寥,有成者更是鳳毛麟角。目前,亞洲沉香文化協會聯合北京理工大學生命科學院、中國中醫藥科學院、中國健康產業發展委員會對藥香養生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

製作材料

木之舍利---奇楠
珍貴中藥材:

龍沉香龍沉香
香是我國沿用歷史悠久的珍貴中藥,能幫助睡眠、養顏美容、消脹氣、排宿便、去油脂,還有很好的提陽功效。因此被用於治療消化、呼吸、心腦血管、風濕、腫瘤以及外、婦、兒、男、五官、皮膚等科的疾病,還用於芳香療法和燃香法。目前,以沉香組方配伍的中成藥尚有160多種,知名的傳統漢方良藥“救心丸”中就含有沉香。沉香引萬藥之效,到達病灶部位,有藥到病除之功,被譽為萬藥之引。
自古以來,沉香養生文化在帝王將相與高人隱士群體中十分盛行,沉香除了通便排毒、助眠安神、降糖降脂、益氣養精的作用外,在宗教中沉香用來通三界,開智慧,是幾大宗教共用之神品。
沉香的藥用價值極高,被譽為“植物中的鑽石”,極品奇楠被譽為“木之舍利”,集天地之靈氣,匯日月之精華,蒙歲月之積澱,極品沉香的價值可以達到黃金的數倍。沉香藥材屬於天然野生植物藥、來源自瑞香科植物所分泌的樹脂,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等熱帶地區。
藥性:
《本草綱目》中記載:“沉香,氣味辛,微溫,無毒。歸腎、脾、胃、命門、肺、膽、肝經。主治:風水毒腫,去惡氣;主心腹痛,霍亂中惡,邪鬼疰氣,清人神;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暖腰膝,止轉筋吐瀉冷氣,破症癖,冷風麻痹,骨節不任,風濕皮膚瘙癢,氣痢;補脾胃,益氣和神。治氣逆喘急,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
近代臨床試驗研究表明,沉香在藥理上的作用還包括:
1、國產沉香煎劑對人型結核桿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對傷寒和福氏痢疾桿菌,亦有強烈抗菌作用。
2、沉香揮髮油成份有麻醉、止痛、肌松的作用;
3、沉香有鎮靜、止喘作用;
4、沉香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
5、沉香有降壓作用;
6、沉香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
7、沉香有消脂化肉輕身的作用;
8、沉香還有明顯的抗癌作用。

製作工藝

製作過程嚴格按照古法炮製、配伍而成,屬非物質文化遺產,配方密不外傳。

功效

1. 補五臟、清心肺、溫腎中、舒肝健脾
2. 理氣活血、通經絡、安神助眠,醒腦開智
3. 活血溶栓,抗氧化,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癌症
4. 淨化室內空氣,預防因空氣污染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
5. 化滯行氣,清血排毒,紅潤膚色,易神容顏,改善疲勞,愉悅情智

適用人群

1、憂思過重,心緒不寧,失眠多夢的人群
2、預防因霧霾造成空氣污染易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
3、壓力過大,慢性疲勞不易緩解的人群
4、學習過量,用腦過度的學習人群
5、新陳代謝力差,易過敏,免疫力弱的人群
6、肝氣鬱結、脾胃脹氣、腸胃怠滯的人群
7、中老年失眠頑症、夜間驚厥不眠兒童等人群
8、患有血栓、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各種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

(白天點燃百年古方龍沉香,睡前點燃龍沉奇楠香。)

注意事項

1.放置在兒童不易觸摸處
2.孕婦忌用。

監製單位

亞洲沉香文化協會
中國健康產業發展委員會

研製單位

中國奇楠沉(北京)國際醫藥研究院
中國華濟堂(北京)國際醫藥研究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