齶部良性腫瘤切除術

齶部良性腫瘤切除術

齶部混合瘤是來源於齶腺的上皮性腫瘤。臨床上表現為無痛性的圓形或卵圓形包塊突起,質硬而表面光滑,有厚度不均的包膜存在,與黏膜多無粘連。因齶部組織堅韌,腫瘤常無活動性。混合瘤多生長於一側硬齶的後份,但可涉及軟齶甚至超越中線。

手術名稱

齶部良性腫瘤切除術

別名

excision of benign tumors of pars palatalis

分類

口腔科/口腔頜面部腫瘤手術/口腔頜面部良性腫瘤手術

ICD編碼

27.3101

病症介紹

發生於齶部的良性腫瘤有混合瘤、纖維瘤、神經纖維瘤等,其中以齶部混合瘤最為常見。齶部混合瘤是來源於齶腺的上皮性腫瘤。臨床上表現為無痛性的圓形或卵圓形包塊突起,質硬而表面光滑,有厚度不均的包膜存在,與黏膜多無粘連。因齶部組織堅韌,腫瘤常無活動性。混合瘤多生長於一側硬齶的後份,但可涉及軟齶甚至超越中線。有些瘤體很大,占據整個齶部。

纖維瘤起源於頜面部皮下、口腔黏膜下或骨膜下的纖維結締組織。臨床上發生於口腔內的纖維瘤呈圓球形或結節狀,邊界清楚而與周圍組織無粘連。齶部是其好發部位之一。

神經纖維瘤可起源於神經膜和神經鞘細胞。可發生於神經乾和神經分支的任何部位,口腔頜面部是好發部位,齶部發生率極小,但可發生。表現為黏膜下結節樣腫物。

適應症

齶部良性腫瘤均為齶部良性腫瘤切除術的適應證,甚至齶部不明性質的包塊,也適於作此種手術。

禁忌症

除因全身情況不能耐受此種手術外,無特殊禁忌。但還應注意齶部惡性腫瘤不適於作此種手術,而應作擴大根治手術。

術前準備

1.全身情況檢查。

2.拍攝X線片(以咬合片最佳),了解和排除骨質破壞情況。

3.疑有惡性可能者,應作冰凍切片準備。術中冰凍切片檢查確診為惡性者,應擴大手術範圍。無條件作冰凍切片者可考慮術前先作活檢,以明確腫瘤性質,確定手術範圍。也可在手術後病理確診為惡性後於近期作擴大根治手術。

麻醉和體位

多採用局部浸潤麻醉或阻滯麻醉。手術體位可取半坐位或仰臥位。

術中注意要點

1.注意儘量不要損傷齶大神經血管束,對已經或必須切斷者,應行結紮或填塞止血。

2.齶部良性腫瘤,特別是混合瘤術後容易復發,且有惡性變的可能性,故手術必須徹底。術中切除粘連或有潰瘍的齶黏膜及不保留骨膜,是非常必要的。

3.對腫瘤包膜不完整,病理證明細胞分化不良或生長活躍、有惡性變跡象者,均應行擴大切除,拔除被波及的牙齒,鑿除或咬除鄰近的牙槽骨。對腫瘤已侵及齶大神經血管束者,應結紮切斷而不予以保留。

術後處理

齶部良性腫瘤切除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給予必要的抗生素和止痛劑。

2.術後5~7d流食或半流食。

3.術後7~10d拆線。

4.拆線後骨面生長肉芽組組,可予以換藥,傷口癒合不難。

5.腫瘤性質為惡性者,除擴大根治外,術後應輔以放療。

併發症

1.出血

多為齶大神經血管束損傷或結紮處理不牢靠所致,可行結紮止血或填塞齶大孔止血。

2.軟齶組織缺損甚至穿孔

多因術中切除組織過多和縫合不良引起。對缺損而影響齶咽功能者,可於後期作手術矯正、修復。軟齶遺留穿孔者可作手術修復。避免發生此種併發症的關鍵是預防,要求精心設計手術,認真、牢靠縫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