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清洗指數

鼻腔清洗指數

“鼻腔清洗指數”,根據天氣變化、就醫人群、藥品銷量等信息進行模式化運算,結合了當日空氣品質、懸浮顆粒物等指標,提示市民應及時清洗鼻腔,防治上呼吸道疾病,尤其對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形成健康指導。

簡介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上海市氣象局2011年8月14日正式發布“鼻腔清洗指數”這一全國首創的健康氣象指數。目前,鼻炎鼻竇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正逐年遞增,病從“鼻”入的幾率在增大,這一新創的指數可以提高人們對鼻腔清洗的重視。

據悉,上海市氣象部門正在深化研發健康氣象指數,並且向市民推出相關的問卷調查,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和調研市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做到“問計於民、問需於民”。

成立目的

目前城市生活中工業廢氣、沙塵花粉、汽車尾氣等,不斷侵襲著人們日常的生活環境,也間接誘發了越來越多的人感染上呼吸道疾病,每年正以10%的上升趨勢增長。衛生部門的專項調查顯示,在病毒性流感、鼻炎、咽喉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中,80%是由鼻腔缺乏應有的清潔保健引起的。因此,建議鼻炎及過敏性鼻炎患者應經常清洗鼻腔,及時清除過敏原及有害顆粒物,同時建議鼻腔清洗應成為日常生活保健護理的一部分,讓鼻腔也能受到像口腔一樣得到“關愛”。

新推出的“洗鼻指數”根據天氣變化、就醫人群、藥品銷量等信息進行模式化運算,結合了當日空氣品質、懸浮顆粒物等指標,提示市民應及時清洗鼻腔,防治上呼吸道疾病,尤其對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形成健康指導。洗鼻指數共分為四級,一級代表需時洗鼻,二級代表定時洗鼻,三級代表隨時洗鼻,四級代表及時洗鼻。該指數已正式投入服務,市民可以通過登入上海天氣網了解健康指導服務。

專家解讀

據上海市氣象局人士介紹,鼻腔清洗指數根據當日空氣質量、懸浮顆粒物等指標,提示市民應及時清洗鼻腔,以預防上呼吸道疾病。這種提示,尤其對鼻炎(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大有好處。

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分會理事、上海第九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王佩(微博)華說,目前,城市生活中工業廢氣、沙塵、花粉、汽車尾氣等不斷侵襲著人們日常的生活環境,也間接誘發了越來越多的人感染上呼吸道疾病,每年正以10%的上升趨勢增長,“鼻腔清洗指數的推出是很有必要的”。

衛生部門的專項調查顯示,在病毒性流感、鼻炎、咽喉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中,相當一部分是由鼻腔缺乏應有的清潔保健引起的。因此,專家建議鼻炎及過敏性鼻炎患者應經常清洗鼻腔,及時清除過敏源及有害顆粒物,同時建議鼻腔清洗應成為日常生活保健護理的一部分,讓鼻腔也能受到像口腔一樣的重視。

 張瑞林醫生介紹,鼻子本來就是天然的空氣淨化器,它共有四個功能:溫暖、潮濕、過濾空氣和共鳴。鼻子裡面的鼻毛,可以把空氣中的大部分顆粒物阻擋在外,鼻黏膜表面的纖毛再對少部分小顆粒進行二次清洗,“留在鼻腔和咽道的污染物會通過打噴嚏、吐痰和鼻屎等方式排出體外。”張瑞林醫生認為,“健康的情況下,用不著專門來醫院洗鼻。”
 “目前城市生活中的工業廢氣、沙塵、花粉等,間接誘發越來越多的人感染上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張瑞林醫生介紹,“成都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在10%到24%之間,污染物主要為粉塵、屋塵和黴菌。”
張瑞林說,來醫院進行鼻腔清洗主要有幾種情況:鼻腔乾澀過敏、鼻黏膜水腫、有大量分泌物等,還有鼻科手術後,清洗鼻腔的功能就是緩解鼻塞。“健康人只有在吸入花粉、煙霧或者塵蟎,引起鼻子過敏症狀時需要清洗。”張瑞林說,如感覺鼻腔乾澀難受,也可清洗鼻腔。“基本的判斷標準是,你的鼻子本身的清潔功能夠不夠強,你的鼻子到底舒不舒服。”
程蘭葦醫生建議,如要在家自己清洗鼻腔,最好用專業洗鼻器,它的原理是藉助生理鹽水自身的殺菌作用及水流衝擊力,將鼻腔內聚集的污垢排出,從而使鼻腔恢復正常的生理環境,達到保護鼻腔的目的。“在藥店就可以買到洗鼻器,價格在45塊錢左右。”程蘭葦介紹,也可以用簡單一點的辦法:到醫院或藥店買瓶生理鹽水,倒進盤裡,吸入鼻腔進行清洗。
“即使要洗,最好早晚一次。”張瑞林提醒,鼻腔黏膜很敏感,平時嗆顆米都很難受,過多清洗鼻腔,會刺激神經,嚴重還會引起頭痛。“成人的鼻腔共有7公分長,挖鼻孔或者用毛巾清洗都只能清潔外部很短的一段鼻腔。”張瑞林醫生建議,大家最好不要挖鼻孔,因為手上帶有細菌,會增大得鼻炎的幾率,另外,挖鼻孔可能損傷鼻腔黏膜,也易得鼻炎。

相關評論

從穿衣指數、紫外線指數、出行指數到“鼻腔清洗指數”,使人們感受到如今的氣象信息服務越來越具體化、人性化了,從中也反映出政府對公眾民生的尊重與重視。同時,發布“鼻腔清洗指數”還能夠吸引市民進一步關注空氣品質,督促政府不斷加強相關工作。

“鼻腔清洗指數”,是指當日城區空氣品質、懸浮顆粒物等的監測指標。一些城市醫院門診數據統計結果表明,目前,鼻炎、鼻竇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正逐年遞增,病從“鼻”入的幾率在增大。一座城市如何能夠每天準確發布“鼻腔清洗指數”,可以提高人們對鼻腔清洗的重視,採取有效措施積極防護,尤其對鼻炎(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將會大有好處。

城市空氣品質直接關係到市民的健康。儘管我們城市空氣品質已有改善,但仍有一些城市總是烏煙瘴氣的,整個城市上空就像罩個大鍋蓋。糟糕的空氣品質,令許多人外出時不得不嘴戴口罩、頭捂紗巾,甚至不敢穿白衣服、白鞋子。由於空氣中有害氣體、污染顆粒較多,加大了市民患染鼻炎、鼻竇炎和肺病的幾率。因此,城市空氣品質飽受市民詬病,成為民生的一大難題。

今年1月5日的《長春日報》報導說,吉林省長春市環境監測中心站4日公布的數字顯示:2010年長春市城區空氣品質優級天數達到43天,良級天數達到298天,全年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93.4%。從2002年起,市民已經連續9年享受到340個以上“藍天”,城區空氣優良天數已連續9年超過340天,整體空氣環境質量繼續列東北省會城市首位。2010年在長春市舉行的東北亞博覽會上,第一次來到長春的台灣味一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清銀就表示:“作為一座北方的重工業城市,沒想到城市會建設得這么美”。

長春市的天空由“黑”變“藍”的過程,為許多地區特別是內陸城市污染治理、城市綠化提供了有益借鑑。首先是政府把改善城市空氣品質作為建設良好人居環境的重要切入點和民生工程,加大監管和治理力度。近年來,當地對煙塵、揚塵污染防治、推廣清潔能源、建設煙塵達標區等都制訂了具體辦法和措施。其次是嚴格實施機動車環保檢測,集中開展煙塵排放超標鍋爐排查監管專項工程。通過強化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防治工程,確保檢測率達到85%以上,機動車環保檢測線上監控率達到100%。再就是紮實開展區域環境整治,“環境保衛戰”向城區以外延伸。以改善城鄉環境質量為目標實施的松花江支流伊通河、飲馬河流域綜合治理、環城綠化帶等重點工程,確保長春市綠色宜居城市建設穩步推進。

長春市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政府把空氣品質作為宜居城市的硬指標,堅持不懈地進行環境綜合治理,市民才能越來越多地呼吸到了更潔淨、更新鮮的空氣。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打好“環境保衛戰”,建設宜居城市,造福廣大市民,政府要捨得加大資金投入,而且許多投入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全憑城市管理者的良心。為了市民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城市管理者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在改善空氣品質上持續下大氣力。

雙語解讀

Nasalcavitycleaningindex 鼻腔清洗指數biqiangqingxizhishu
AnewweatherindexcreatedbytheShanghaiMeteorologicalBureautoinformresidents

ofcleaningtheirnosesduetotheriseofrespiratorydiseaseinrecentyears.

(互動百科與《環球時報》英文版聯合推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