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樂隊

始終保持著年輕的焦慮,Black Flag(黑旗)樂隊無愧為純朋克搖滾的典範。重金屬的即興反覆、急速的鼓點以及充滿城市謾罵的歌詞,Black Flag簡直就是一架強烈攻擊性的機器。如果你去深入了解他們,你將發現他們沒有絲毫的溫柔。

樂隊成員

(1976) 作為恐慌 Keith Morris - vocals 格雷戈Ginn - 吉他 Raymond Pettibon - 低音 大衛Horvitz - 鼓
(1976-1977) 作為恐慌[1] Keith Morri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斑點 -低音 大衛Horvitz -鼓
(1977作為恐慌1978) 神經衰弱[2] 一切去黑色軌道1-4[1] Keith Morri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Chuck Dukowski -低音 布賴恩Migdol -鼓
(197811月。 1979) 一切去黑色軌道5-9[1] Keith Morris-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Chuck Dukowski -低音 ROBO -鼓
(12月。 19795月1980) 嫉妒再[2] 一切去黑色軌道10-14[1] Ron Reye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Chuck Dukowski -低音 ROBO -鼓
(7月。 19808月。 1981) Louie Louie[2] 六塊肌肉[2] 一切去黑色軌道15-24[1] Dez Cadena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Chuck Dukowski -低音 ROBO -鼓
(8月。- 12月。 1981) 損壞[3] 亨利Rollin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Dez Cadena - 節奏吉他 Chuck Dukowski -低音 ROBO -鼓
(1月。- 7月。 1982) 電視黨軌道1[4] 亨利Rollin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Dez Cadena -節奏吉他 Chuck Dukowski -低音 Emil詹森 -鼓
(7月。- 12月。 1982) 亨利Rollin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Dez Cadena -節奏吉他 Chuck Dukowski -低音 Chuck餅乾 -鼓
(1月。- 4月。 1983) 電視黨軌道2 & 3[4] 亨利Rollin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Dez Cadena -節奏吉他 Chuck Dukowski -低音 比爾Stevenson -鼓
(5月8月。 1983) 亨利Rollin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Chuck Dukowski -低音 比爾Stevenson -鼓
(8月。- 12月。 1983) 我的戰爭[5] 亨利Rollin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低音 比爾Stevenson -鼓
(12月。 19834月。 1985) 有家室的人[6] 滑倒它 [7] 居住‘84[8] 寬鬆堅果[9] 淘汰的過程 [10] 在我的頭[11] 我能看您[12] Minuteflag[13] 亨利Rollin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Kira Roessler -低音 比爾Stevenson -鼓
(5月--9月。 1985) 誰有10 ½ ?[14] 殲滅這個星期[15] 亨利Rollin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Kira Roessler -低音 安東尼Martinez -鼓
(1月。- 8月。 1986) 亨利Rollins - vocals 格雷戈Ginn -吉他 C'el Revuelta -低音 安東尼Martinez -鼓
(9月。 12-14, 2003) Dez Cadena - vocals,節奏吉他 格雷戈Ginn -吉他 C'el Revuelta -低音 ROBO -鼓

樂隊簡介

成立Black Flag的構想來自加利福尼亞的一個說話遲鈍但卻有著敏銳的商業意識和深厚音樂基礎的音樂人Greg Ginn(格雷格·金),他成為了Balck Flag的吉他手,並且由此成立了著名的SST唱片--在很多年內被看作是南加州硬核搖滾的陣地。金的吉他演奏簡直就是不折不扣的攻擊,加上一些奇怪的吉它反覆,這使得同時期的那些英國朋克領袖們也要虛心的向Black Flag學習。樂隊歌詞充滿了朋克青年的頹廢、對社會的抱怨、以及對自己毫無社會價值的一種滿足等等。

1981年,樂隊開始自己硬核朋克典範樂隊的路程,邀請了凱德那(Cadena)擔任專職節奏吉他手,請來了樂隊初期的忠實樂迷和經濟贊助者--冰淇淋店的老闆亨利·羅林斯(Henry Rollins)。羅林斯的到來,讓金可以全心的投入到唱片公司的發展上去,在金的努力下,Black Flag五年內推出了十多張專輯。羅林斯參與創作了專輯《My War》,之後樂隊以羅林思的詩歌譜寫了專輯《Family Man》。羅林思的歌詞將攻擊性調和以他的才智,這讓樂隊的新老專輯風格都會有很大的不同。

美國朋克真正的黃金時期還是在八十年代初的硬核時代,從音樂角度來說,硬核不過是更加極端的朋克搖滾,更加髒亂、吵鬧、僵硬。但這個時代的樂隊,第一次把朋克音樂擴展為一種全面爆發的運動。他們的影響也比CBGB時代要深遠得多,它的審美方式也被後來的激流金屬、速度金屬、死亡金屬、碾核、垃圾樂、另類金屬、朋克復興運動乃至整個另類搖滾樂界發揚光大,並最終促成了九十年代垃圾樂、朋克復興的主流化。

Black Flag(黑旗)無疑是當時最出色的代表。他們不僅保持了朋克一貫的衝勁,而且結合了爵士樂、重金屬、噪音搖滾等風格,創造出更加豐滿的音樂氛圍,成為美國朋克史上第一支具有深遠影響的硬核朋克樂隊。他們不僅界定了自己的硬核審美觀,而且在朋克和重金屬之間找到了完美的結合點,為日後的激流金屬和朋克金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Black Flag複雜的音樂元素、波西米亞風格的試驗色彩、詩化的歌詞在八十年代名噪一時,成為當時地下音樂最具哲人風采的硬核樂隊。

1981年Black Flag因對Unicorn(麒麟)唱片公司以“內容過於危險、粗俗”為由封殺專輯《Damage》的行為大為不滿,一怒之下成立了他們自己的SST公司的名義發行了這張硬核經典。結果是,樂隊在專輯被驚嘆為“地下世界的曙光”的同時被麒麟公司告上法庭,陷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樂隊甚至被禁止在此階段使用樂隊的名稱和標識。不過這件事對Black Flag毫無影響,他們在兩年內瘋狂巡演,在高峰時期甚至還秘密發行了一張粗糙的精選雙專輯《Everything Went Black》。老天有眼,1983年,麒麟公司宣告破產,這場官司最終不了了之。或許想追回以前的時間,樂隊從1984年起開始變得難以置信的多產。到1985年共完成了《My War》、《Family Man》、《Slip It In》、《Live '84》、《Loose Nut》、《The Process of Weeding Out》等九張專輯,Black Flag的事業達到了巔峰。

這個時期Black Flag不僅在音樂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SST公司為推進硬核搖滾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SST的空前成功導致了樂隊元老Greg Ginn在1986年突然決定解散Black Flag,以便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公司事務當中。他的決定當然有他的道理,一切革命都需要有領導者,而SST正是硬核革命領導者的最佳人選。SST最輝煌的時期旗下擁有一批重量級的硬核樂隊——Black Flag、Husker Du、Meat Puppets(肉偶)、Descendents(世襲)、Minutemen(民兵)、Bad Brains(壞腦)、fIREHOSE(消防水管)、Buffalo Tom(布法羅·湯姆)、Soundgarden(音響花園)、Sonic Youth(音速青年)、Screaming Trees(尖叫的樹)……這些樂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的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今天,為日後非主流、獨立搖滾的指明了方向。這段時期的樂隊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創造力和藝術感染力:Husker Du的優雅、Bad Brains的超級速度、Sonic Youth的噪音試驗、Minutemen的爵士樂風采、Meat Puppets的鄉村味道……沒有什麼遺憾,沒有黯然神傷,儘管這個輝煌的時代最終在九十年代左右隨著SST公司的明星樂隊相繼解散或加入主流大唱片公司而結束,但他們已經賦予了這個時代最真實的聲音和最危險的激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