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民俗

黃河,中國的母親河,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文化氣息濃郁。自古以來,數個朝代都城均設立在黃河沿岸。黃河口,主要指黃河三角洲,位於山東省東營市,風景優美,文化風俗具有一定特色。

黃河口民俗概述

欲知黃河口民俗,先要了解黃河口地區的概況。這裡所說的黃

河口,指的是以東營市為主體的黃河人海口。在某種意義上說,黃

河口的概念可以與黃河三角洲的概念等同。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發源於青海省,穿越9個省區,流程

5464公里,於東營市墾利縣境人海,史書記載,西漢以前黃河曾

流經河北省在天津附近人海,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今濮陽

境)改道東流,於利津縣境人海,史稱“千乘海口”。公元893

年,黃河改道北流,至無棣縣境人海。此後,黃河在中下游頻繁改

道,時而北流無棣、天津一線人海,時而南流人淮,東營市處於這

個擺動的大扇形中間。

從自然地理概念來看,黃河三角洲可以分為古代三角洲、近代

三角洲和現代三角洲。古代黃河三角洲以河南省鞏縣為頂點,北達

天津,南至徐淮流路,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近代黃河三角洲以

墾利縣寧海村為頂點,北起套爾河口,南至淄脈河口,面積約

5400多平方公里,主體地面在東營市行政區域內。現代黃河三角

洲則以墾利縣漁窪村為頂點,面積約2200平方公里。作為黃河口

民俗所研究的黃河三角洲,是以近代黃河三角洲為主體,包括其輻

射的廣袤區域,西至濱州市,東到渤海沿岸。而東營市,正是這一

區域的核心與主體。

黃河口是一個典型的移民聚集區。從明朝初葉,一直到上個世

紀末,不同規模的移民為黃河口帶來了新的人口資源,同時也帶來

了不同區域的文化和民俗習慣。而因為石油開發、農業開墾形成的

大規模人口流動,在很大程度上讓東營地域文化和民俗習慣帶有了

海納百川、兼收並蓄的特點。

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黃河治理,毛澤東主

席在1952年10月視察黃河,10月30日就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

情辦好”的偉大號召。此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黃河,親

自審定治黃戰略方針和重大措施,先後制定‘‘依靠民眾,保證不

決口,不改道,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治

河方針和“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方針。在各級黨委、

政府帶領下,黃河口人民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的治河方針,強化險工

埽壩和控導工程,培修加固堤防,三次實施尾閭人工改道,除

1951年王莊、l955年五莊兩次凌汛決口外,已連續50多年確保黃

河伏秋大汛的安瀾,保證了人民生命財產和工農業生產環境的安

全。正因為如此,黃河尾閭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再次成為安置移民的

重點區域。1950年,為修建東平湖水庫,東平、梁山、長清、平

陰、濟南等地移民l.7萬餘人來到黃河口的利津、墾利兩縣落戶。

1958年,東營境內東北部再次安置梁山等縣移民5200餘人。1950

年5月,華東軍政委員會在廣饒七區籌建國營廣北農場;1953年,

濟南軍區農建二師進入孤島地區開發荒原;1961年,濟南軍區在

黃河人海口附近的孤島一帶建立軍馬場。大規模的農墾和軍墾為黃

河口帶來了整建制的新居民,也帶來了更多類型的生產方式、文化

元素和民俗習慣。

1961年4月16日,華北石油勘探處在墾利縣境內打出華北地

區第一口見油井;l962年9月23日,華東石油勘探局在墾利縣勝

坨鎮勝利村打出當時全國日產量最高的一口油井——坨ll井。

1964年3月,華北石油勘探會戰總指揮部部址設在墾利縣東營村,

即現在的東營區辛店街道東營社區,對外稱“九二三廠”。從那時

起,東營成為華北石油勘探會戰基地,黃河三角洲開啟了勝利油田

大規模勘探開發的歷史。來自天南地北的石油人融入黃河口的開發

建設中,他們所帶來的原生活地區的文化和民俗與黃河口固有的文

化和民俗再次發生碰撞、融合,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為黃河口經

濟文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l969年11月,今中國石油大學的

前身——北京石油學院從北京遷到東營,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

(現名為中國石油大學),大批的教職員工和大學生在此工作、學

習、生活,為東營文化事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新鮮血液。

1983年10月,東營市成立。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它

是適應石油工業發展而建立的省轄地級市,它東、北兩面瀕臨渤

海,西與濱州地區毗鄰,南與淄博、濰坊兩市接壤。南北長l23公

里,東西寬74公里,總面積805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50.34

公里。

東營市的成立,在極大地推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對於

整合文化資源、凝聚和發展地域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可以

說,正是它的成立,使黃河口民俗更加豐富,更加完備,更加系統

化。這在很大程度上也為我們研究黃河口民俗文化帶來了便利。在

研究過程中,我們注重了黃河口地區所擁有的黃河文化、+移民文

化、古齊文化、三晉文化、燕趙文化、石油文化、農墾文化、商業

文化、水運文化、生態文化之問的相互聯繫、相互影響,注重了當

地古老居民與山西移民、河北移民、魯西移民,甚至江西、福建等

南方的移民、三峽移民生活、生產習慣的不同和相互影響。

黃河口一帶曾是一個水運發達的區域,黃河、渤海、大清河、

小清河都在區域水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黃河口南北是渤海灣畔的

一處鹽滷資源富集區,這裡是重要的原鹽主產區和集散地。頻繁的

商業交流,也為黃河口帶來了京津、魯西南、膠東、徐淮等區域的

民俗文化特點。這些,在研究黃河口民俗時同樣受到了足夠的重視。

民俗文化的基本載體是家庭、家族、村落等,而家庭是“最

基礎的經濟實體”,家族和村落是這種經濟實體的一種鬆散型聯合

體。研究黃河口民俗當然得從研究黃河口經濟發展和經濟特色人

手。往前延伸是記述不同時期的移民原籍地的經濟特色、文化傳

承,更應記述移民之後的文化碰撞、風俗融合以及黃河口地區特殊

生存環境對原來固有的民俗文化變異的影響。集中的黃河口移民多

發生在明初和清初,黃河口民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帶有不同民族

的烙印。因此,研究黃河口民俗文化,又不能不關註明初、清初的

政治文化背景。

經濟發展決定了黃河口的民俗特色,總的來說,黃河口人在生

產、節日、婚喪、民居等習俗方面都存在刪繁就簡的傾向。黃河口

人注重實際,有勤勞儉樸、善於持家的特點;黃河口人同時注重形

式,與齊國人注重儀表、財富外露、衣錦居陋的特點相吻合。而隨

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現代都市的形成,石油文化、現代都市文化等

也都被列入了記述範圍之內。

通過對黃河口民俗文化的現狀研究,可以有效挖掘其中好的、

積極向上的、能促進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東西,針砭那些落後的、

阻礙經濟發展或者經過長期訛變已經沒有實際意義的陋習,從而激

發黃河口人昂揚向上的氣質,促進城鄉和諧社會的發展。

黃河口民間遊藝

民間遊藝,是人民大眾在日常生活和消閒中創造的產物,形式

多樣,內容豐富,簡單易行,最適宜民間各個群體參與。這些有益

於身體健康、增進知識的遊藝活動,深受廣大民眾所喜愛。

柳哨

清明時節,當柳葉剛剛長全,枝條的皮下層還比較柔軟的時

候,.取一截新鮮的柳枝,用手輕輕地把皮擰下來,從中選取不破皮

的長約六七厘米的一段,剪齊兩端,然後,用小刀把吹奏的那一頭

(長約l厘米)的柳皮輕輕颳去,捏成或用嘴咂成如同嗩吶上的扁

哨那樣,就可以吹響了。吹奏技巧高的,可“演奏”出旋律優美

的民間小調。柳哨的音域受柳哨的長、短、粗、細影響。粗長的柳

哨聲音低沉悠揚,細短的柳哨高亢、輕快。

跳房

在地上畫一長方形,在內再分成八至十個小方格,這就是

“房”。三至四人參加,兩人也可以玩。參賽者每人一塊小瓦片

(或用小沙袋),按順序排號依次出場;出場者把瓦片拋至第一格,

單腳跳動,驅瓦片向前,一格一格跳過;瓦片壓線、腳踏線、雙腳

著地、腳動二次均為犯規,犯規即罰下,等下輪再跳。跳完第一格

後,再從第二格起跳。待跳完全部格子,開始“背房”,即背對房

格,將瓦片由頭頂向後拋,瓦片落在哪一格即在哪一格做上標記,

作為“房子”,再跳至自己的“房子”時,可雙腳落地休息。一般

人都希望占第四、五、六格,因為跳到這裡已經累了,正需休息。

別人跳時必須驅瓦片越過對方的“房子”,若瓦片落入他人房中,

或腳踩了他人的“房子”,都算犯規。若“背房”時瓦片出界或壓

線,算犯規,當次所跳格子無效。最後以占“房子”多少定名次。

這項遊戲多為女孩參加。

翻交

翻交是兒童熱愛的一種遊戲,名稱不一,有的地方叫翻棉條、

翻牛槽、翻桄子、翻繩、翻線、攀撐子。民間有這樣一首歌謠:

“跳個舞,唱支歌,我陪奶奶找樂樂。我和奶奶玩翻撐,奶奶樂得

笑咯咯。”翻交的歷史悠久。清代蒲松齡在《聊齋志異·梅女》中

就有封雲亭與梅女“長夜莫遣,聊為交線之戲”的記述。這裡所

指的交線就是翻交。

翻交,兩人遊戲,只需三尺左右的線繩一根,一人用兩手撐線

圈,通過勾線挑轉,可翻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最常見的有:棋子

塊、兩扇門、雞腚眼、十字花、井字、房子、剪子股、麵條、老牛

槽、花手絹等。

翻交多於少女中進行,可鍛鍊手指的靈活性,有助於培養兒童

的想像力,促進大腦發育。

踢毽子

踢毽子是一項古老的傳統遊戲。毽子的製作簡單易行,用銅製

錢一對,選豬鬃或狗毛、雞毛、羊毛穿入錢孔,用小木楔從中間固

定,底面與銅錢平,毛長約8厘米。踢毽子的多是少女、少婦。解

放後,男性青少年也有參加。毽子的踢法有多種,前後左右踢,腳

後跟踢,腳面、腳尖挑起,剪子股、轉身踢,以毽子不落地,踢得

次數多少決勝負。農村中十七八歲的姑娘,踢起毽子來非常瀟灑,

面帶微笑,跳轉身軀,仰頸頷首,衣衫飄忽,髮辮飛舞,那和諧的

旋律,優美的舞姿,給人以青春美的感受。

拾子

拾子是古今婦女、兒童十分喜歡玩的遊戲。明代已有拾子游

戲。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場》中記載:“是月也(正

月),女婦閒,手五丸,且擲且拾且承,日抓子兒。丸用象木銀礫

為之,競以輕捷。”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寫道:“寶玉遂

一手拉了晴雯,一手攜了芳官,進來看時,只見兩邊炕上麝月、秋

紋、碧痕、紫絹等正在那裡抓子兒贏瓜子呢。”從這些記述可見,

清朝時期抓子已很流行。

黃河口一帶,稱抓子兒為拾子,也有叫“拾把把”的。“子”

的用料已不再是象牙、木料、銀礫之類,而是用磨製得光圓的石

子、磚子,也有用棉布縫製的“布子”。“布子”很有些講究,要

求布料結實,色彩鮮艷,圖案美觀,剪裁後縫5個圓形小布袋,裝

進綠豆或小米,後來也有裝沙子的。

參賽拾子的人數三至五人都可以。比賽開始,用“將軍寶”、

“剪子、包袱、錘”或“撐子”決出拾子的順序。撐子時,每人抓

起全部5個子,向空中一拋,疾速翻手,用手背接住,上面不論幾

個,還必須用手背將子拋起,半空里疾速用手一抓,誰抓得多誰先

拾子。

拾子,一般是在地上或炕上進行,拾子時伴歌,拾法有直子、

漏子、接子、竄花、堆擺等,下面只記“直子”的拾法。

當唱“一起,大抓”時,手攥5個子兒,拋起l個,放在地

上4個(每當放下或拾起子兒後都要再接住被拋的起子兒,下

同),再拋起手中的1個,抓起地上的4個。“連來,連來”,拋起

1個,撒到地上4個,分兩次拾完,每次兩個,每拾一次前都拋一

子兒。“三來、三來、三來”,拋起l個,放下4個,連拾兩次,

第一次拾l個,第二次拾3個,先拾哪個都行,拾前必須拋一個子

兒。“個來,倆來,仨來,四來”,拋起l個,放下4個,連拾4

個,連拾4次,每拾一個前必須拋起1個子兒,至5個子兒全在

手。“看動,不動,不動”,拋起1個,撒下4個,分兩次拾完,

每拾兩個之前,都要拋起1個。拾頭兩個時,若動了其餘的算輸。

“手拍啊,一重”,拋起1個,拍在地上4個,接著再拋起手中的1

個,拾起拍在地上的4個,恢復開始時手中的5個。以上為“五

重”,再反覆一次為“十重”。比賽時,拾幾重I臨時約定,若口訣

與拾法不一算犯規,待下一輪再拾。一局順利拾下者為勝,若平

局,則再開一局,直至決出勝負。

次,直到砸完為止,贏杏核多者為勝者。

彈杏核

這是男孩的遊戲,兩人以上參加。參加者把杏核攥在手中,齊

聲說“亮”,都把手伸開,依據各人手中所攥杏核的多少決定彈的

先後。先彈者把參賽者的杏核集於手中,向地平面撒開,然後選好

對子,每彈一對,中間都要用手指畫一直線,彈中的杏核歸彈者;

若最後只剩一個,則在杏核周圍畫圓圈,半圓亦可,將其彈出圈。

若畫線動了杏核,未等彈手觸動了杏核,畫線的一對未撞擊,撞擊

了畫線的一對後又撞擊了不應彈的杏核,都為犯規,則由下一個開

局,最後以贏杏核多者為勝。

另一種彈法為,凡參加者都拿出3個杏核,用“包袱、剪子、

錘”決出彈的順序。第一個彈者將杏核撒於地上,第二個彈者挑

選杏核,不管杏核是6個是9個或更多,只留3個杏核。挑選杏核

者為了給彈者增加難度,千方百計留一條直線上的。這樣,彈者必

須使杏核過中間一個撞擊另一個,打中為勝,3個杏核歸彈者。不

管彈中與否,都由第二人重開下局,彈法如前,直至彈完,贏杏核

多者為勝。

丟窯

丟窯也叫丟窩,是民間一種競技性投擲活動。每到冬、春農閒

季節,在村里空曠的場地上常聚集著丟窯的人群,那裡是青少年熱

鬧的去處。

丟窯傳統的競技規則是:參賽者每人執一個經過打制的銅錢或

錫餅、鐵餅,其厚約0.5厘米,直徑3厘米,最大不超過4厘米;

比賽時,在平坦的硬地上選點,相距l0餘米,兩端各挖一直徑約

6厘米、深4厘米的小坑作為投擲點,參賽者一般為四五人,首輪

以壓指來決定投擲的先後順序。投(丟)擲時,後腳踩在窯的前

沿,跨步把銅錢(錫、鐵圓餅)投向前方小坑,誰投入窯內或離

窯最近取勝的希望越大。投擲進行中若有人先投入窯內,繼後又有

投中者,如兩銅錢相壓,謂之爭窯,先中者必須返回原地重投。等

全部投完後,開始用現做的尺子測量,也有用揸測量的。若有投中

窯內者,即從窯內銅錢的前沿量起,如無人投中,則從離窯最近的

銅錢量起,量至誰,誰就是輸了。一般是以菸捲或零碎錢做“賭

注”,數量很小,只不過作為個引子,彼此熱鬧一番。首輪結束

後,重新開始,投擲的銅錢離窯最遠者先擲。丟窯都希望後擲,先

擲者是眾矢之的,往往成為追逐的目標。

扛磚

打磚民間兒童競技活動,因其競技規則簡單,活動場地方便,

競技性強,而受兒童喜愛。

扛磚參賽人數三至五人,每人持一枚銅錢j銅錢並非一般的銅

幣,而是在大清銅幣的兩面各鑲嵌一枚制錢,經打制而成的。比賽

時,選高約1米的磚砌牆根,離牆約2米遠畫一道橫線;參賽者站

線外,操銅錢投磕於磚上使之滾動,故謂之“扛磚”。全部“扛”

完後,誰的銅錢滾得最遠,誰就在自己銅錢的落點處,拾錢投擊前

方與之最近的銅錢;擊中後,以其做點,再投擊前方另一銅錢;順

次進行,直至全部擊中,若擊之不中,則由他人依次投擊,擊中者

為勝。

打“鳥”

打“鳥”又叫“打鳥子”、打札。參賽人數一般為二三人,每

人備30厘米長的木棍和一支10厘米長兩頭尖的短棍(俗稱“鳥

子”)作比賽用器。比賽時,選一開闊地,挖一小坑或畫一條線作

為起點,參賽者把“鳥子”放在地上,用棍擊其尖端,使之彈起,

趁勢用力將“鳥子”擊向前方,擊得越遠越好。如果擊“鳥子”

彈不起來,或是空中擊“鳥子”不中,即為失誤,依次換人用自

己的“鳥子”,在起點繼續往前打。打完一輪後,用打鳥棍作尺子

測量,誰打得最遠誰為勝者。

打耳

打耳又稱打磨軲轆游,通稱打陀螺,是一古老的兒童遊藝。唐

代元結曾寫過《惡圓》,說他奶奶用“圓轉之器”哄嬰兒,可知這

玩意至少在唐代就有了。

“耳”,是用堅硬的木頭刮削而成的。一種是兩頭尖,中間鼓;

一種是底部尖,中間圓,頂部平滑呈螺狀,為減少摩擦於底尖處鍥

鐵珠或圓釘。“打耳”時,用鞭繩纏繞於耳的中部,在冰上或硬地

面上旋放,然後再用鞭子抽打使之繼續旋轉,也有用棍子擊之側面

旋轉的,故稱為之“打耳”、“抽陀螺”。

還有一種小型的陀螺(耳),俗稱“捻捻轉”,類似明代宮廷

里流行的“妝域”的遊戲。製作方法是,用一制錢從中穿一圓竹

棒伸出制錢n.IT.麼D 1厘米,伸出制錢以上1.5厘米,用手捻棒輕擲

桌上旋轉;用一硬紙殼插火柴棒或圖釘捻轉更為簡便,有同工

之效。

打瓦

打瓦古籍中稱擊壤,相傳遠古即有。《逸士傳》:“堯時有壤父

五十人,擊壤於康衢。”流傳至後代稱之為“打瓦”。“瓦”是用堅

硬的棗木、榆木製成的,呈梯形,上底寬約13厘米、厚3厘米,

下底寬10厘米、厚l.5厘米,前鈍後銳,平面光滑。常見打瓦的

形式有這樣幾種:可兩人打,也可多人打。決出比賽順序後,執後

者把“瓦”支於地上,後退l0餘步畫橫線為界,首執者以手中之

“瓦”擊地上之“瓦”;背向瓦,折腰仰面,至望見瓦時反手投擊,

擊中者為贏。如此打法也有以磚代替木瓦的。還有一種打法是,從

界線起用一腳踏“瓦”,另腳支撐一次性向前滑動,衝倒前方之

“瓦”為勝者。

摔瓦屋

摔瓦屋即摔泥炮,將紅淤泥拌勻和後,捏成幫厚底薄,上下同

樣大小的泥碗。高舉用力摔在平整光滑的地面上,誰製作得法,摔

得就格外的響,鼓破的裂縫就越大。誰的鼓得裂縫大,別人就要把

自己的紅泥去給補上,最後,誰的紅泥給人家補沒了,誰就算是

輸了。

五福

畫橫豎各五條線,成正方形棋盤,二人交替布子,雙方都想布

成“井”字、“三斜”、“四斜”、“五福”、“通天”。同時雙方互不

相讓,設障使對方難以布成以上五種形式。待25個點布完子後,

依成形的多少吃掉對方的子。一般是“井”字吃1個子,“三斜”

吃2個,“四斜”吃3個,“五福”吃4個,“通天”吃5個。先下

第一個子者後吃後走,晚下者先吃先走。走棋中儘量使棋子成形,

根據成形不同而吃掉對方的棋子數也不一樣,只剩兩個子的一方為

負,有時也成平局。

四頂

畫橫豎各四條線,成正方形棋盤,二人各於一邊布子四個。每

人每次行一步,一步為一個,橫行、豎行皆可,目的為在一條線上

造成連線三點,己方二子、對方一子的局勢,如此可吃去對方的

子。一方剩一子,不能成陣為一局,餘子兒多者為勝。

抗拐

這是一項比較古老的民間競技活動,形式單一,對抗性很強,

春、冬季節多在青少年中流行。賽者先把右腿或左腿向另一腿的膝

蓋部位盤曲,兩手用力把膝蓋向腹部搬起,單腿跳躍;拉開一定距

離後,雙方猛力進攻,有時對撞膝蓋,有時攻擊對方腹部或胸部,

熟練的抵拐手很會掩護和進攻。比賽進行中,誰先雙腳落地或跌倒

為負。

玩碌碡

這是一項民間傳統賽力競技活動。每當秋收完畢,青壯年們時

常聚集在打穀場上進行玩碌碡比賽。碌碡是碾壓麥子、穀子、豆子

等農作物的圓柱形石頭滾子,重量大約80至100公斤。比賽內容

有:抱碌碡於懷挺身站立;扛碌碡於肩上;掀碌碡往前翻跟斗;用

雙腿夾住碌碡,就地接連不斷地往後翻。勝者大家稱讚為“壯

漢”,在鄉里傳為佳話。

掰手腕 ‘

這是一項競技力量很強的活動,多在青壯年中進行。一人做裁

判,二人參賽。賽者緊握對方的拇指和手背,伸直胳膊平放在桌

上。如果是在室外,其握手動作相同,而兩腿交叉直立。發令後,

用力掰腕,誰先被掰倒為負。掰腕時彎臂判為犯規。

摸白菜

這是民間傳統的體能遊戲。參賽人數五至七人或十人以上,選

出一個頭頭,另有一人蒙起眼睛,頭頭說“金白菜”,眾答“銀白

菜”,齊問“摸摸哪裡再回來?”頭頭指定目標,眾參加者急奔目

標,觸摸後迅速返回,如跑不及被蒙眼者抓住,即代替蒙眼者

重作。

打籮籮

這是民間常見的大人哄小孩的遊戲。大人拉著孩子的手,做推

磨打籮的動作,邊唱:“打籮籮,蒸饃饃,蒸下饃饃請婆婆。請來

婆婆哪裡坐?饃饃蒸了一大垛。”

盤腳嚴(蓮) ’

盤腳嚴(蓮)又叫盤腳年。兩個小女孩相對平坐在炕上或地

上,做伸腿、盤腿的動作,邊唱:“盤、盤腳嚴(蓮),腳嚴(蓮)

花二百八,燈草蓮花,小腳盤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