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坑村[廣東興寧市徑南鎮黃坑村]

黃坑村[廣東興寧市徑南鎮黃坑村]

黃坑村,位於福建省永安市洪田鎮,全村主要為濟陽蔡氏,黃坑村四面環山,海拔400米,最高海拔1050米,主要發展林業,農業。主要經濟作物為毛竹,蘆柑,早蜜。

村名由來

興寧徑南鎮有個“黃坑村”,村中及周圍居民均無黃姓,為何稱“黃坑”?令人不解。

據《梅州市梅縣區荷田黃氏毅成公家譜》載:十二世祖毅成公,諱以穎,“明季先住河田永康圍,中遷寧鄉圍,晚年住梅州梅城城西,辟亂時曾住興寧留田堡,今稱為黃坑……”(河田,今稱荷田)。又一譜載:“毅成公自荷田下畲遷居興寧留田鋪,後於寧鄉圍立基,又於梅州市區的梅城城西水浪口五馬坊開基……”(留田鋪,即留田堡)。又譜中“穎翁家傳”記述:“康熙初,劉進忠叛潮,程鄉故隸潮,多驚擾,往徙齊昌,齊昌民夙佃公田,感翁德,相聚以安……”。

從以上記述,可以知道:梅州市梅縣區荷田(即今荷泗鎮)黃氏十二世祖毅成(以穎)公,於清康熙初,因避劉進忠之亂,曾遷居興寧(齊昌)之東廂留田堡(又稱留田鋪,即今黃坑)。亂平之後,再返遷荷田寧鄉圍開基,後又再遷梅州市區的梅城城西水浪口五馬坊。因當時興寧留田之民“夙佃公(指黃以穎)田,感翁德,相聚以安”。此“興寧留田堡”,即清康熙初之興寧東廂留田堡,後稱“黃坑”(據傳初稱“黃屋坑”)。由此可見“黃坑”之由來,正是因黃以穎(謚毅成)一家(三子十四孫),曾經遷居該地,返遷回梅屬老家後,當地人稱該地為“黃坑”。此是康熙初年事,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另有一事為佐證:據黃以穎後裔世代相傳,“上代祖公曾住興寧留田(但不明具體在何處),並說在那裡搭屋暫住,請了一個地理先生到處尋屋場,準備做屋長住在那裡,還買有許多田,後來,屋場未尋好,又搬回荷田到寧鄉圍開基”。現寧鄉圍祖屋,正好開基已傳十三代。亦符合繁衍規律。

據我所知,直到解放前,我們家族還有人帶著租佃田契,到官亭、黃坑一帶收田租谷,此人便是我遠房堂伯黃彥良。據他回來後講:“我們的祖公田,已被原佃耕人賣來賣去;現耕者雖不敢否定田是黃家的,但推說他不是直接向你黃家租的,都不願交租”。直至土改,田地重新分配了,黃家保存的田契也交公燒了。這樁“公案”才算了結。

村情概況

據說約600年前,這條坑(從村頭至村尾的2公里)由姓黃的在此落居(接著是李、鄒、謝三姓相繼而來),以后姓黃的搬至梅州市梅縣區荷泗,謝姓遷出,李姓無後裔,僅剩姓鄒的。(現在這坑除姓鄒外,大部分姓孫)。姓黃的搬遷後,土地租給孫姓所種,他每年均來收租谷,所以人們後來稱此地為黃坑。

由黃坑庵背、下坑、李子坑、羊壩塘、黃龍洞、蛇子坑、圍龍屋、梨子嶺下、上潘坑、杉坑裡、角坑裡等居民點組成,住有孫、羅、何、范、張、陳、朱、潘、溫、鄒、謝等姓。有47個自然村26個合作社,總戶數377戶,總人口數1632人,山地面積9372畝,耕地總面積1226畝,其中水田795畝,旱地431畝,人均3844元,黨員51人。

農裕蔬菜合作社

黃坑村素有種菜習慣,作為紅茄種植的推廣地,取得相當好的經濟效益,於2005年成立了農裕蔬菜合作社,由孫和平書記任董事長,在全鎮範圍全面推廣,獲得廣大民眾一致好評,影響帶動了全鎮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4)梧地徑水庫及電站

位於黃坑潘坑,1968年秋動工,1969年竣工,實現“三當年”,總庫容149.3萬立方米,水電站發電量可達8.4千瓦。

(5)鄉賢名人

現台灣國民黨陸軍軍長溫達初,國民黨部隊師長溫振華,現任興寧市僑聯副主席孫新權,現任興寧保健院院長孫粉嬌,曾任梅州市司法局副局長孫順昌,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孫茂權,白雲機場辦公室黨委書記孫達元,南海不鏽鋼廠老總孫峰、孫中等。

(6)今日 黃坑村

現有黨員51人,村兩委幹部6人,村支書、村主任孫和平,副主任何開元,委員溫永光、孫泉英、朱茂華、孫志平。2001年該村支部被評為“五好黨支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