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蕡

麻蕡,中藥,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可祛風,止痛,鎮痙。治痛風,痹證,癲狂,失眠,咳喘。

基本信息

簡介

【名稱】麻 (《本經》)
【異名】麻勃(《本經》),麻藍、青羊、青葛(《吳普本草》)。
【來源】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藥籍典故

⒈《本草圖經》:陶隱居以麻蕡為牡麻,牡麻則無實;蘇恭以為責即實,非花也。按《本經》麻責主七傷,利五臟,多食令人狂走,觀古今方書用麻子所治亦爾。又麻化非所食之物,如蘇之淪似當矣。然朱字雲,麻蕡味辛,麻子味甘,此又似二物。又古方亦有用麻花者,雲味苦,主諸風及女經不利,以蔗蟲為使,然則蕡也、子也。花也,其物平。
⒉《藥物圖考》:麻貢,即雌麻之花也,由貢結實,即為麻子,古人不曰麻花而曰麻責者,蓋因其形態不類花狀,巨恐與雄花相混,故以麻責別之也。《本草經》以麻蕡為要藥,故列為專條,雲'味辛平',而未附麻子之主治,雲'味甘平'。後人不識此怠,翻刻《本經》,竟改麻力專條,而以麻蕡附之,惟《千金翼》內附刻之《本草經》仍以麻責為主,《金匱》、《傷寒論》無麻蕡之名。此藥自《名醫別錄》以後即混淆莫辨:南齊陶弘景以麻蕡為牡麻之花;唐之蘇恭非陶氏之說,而以麻蕡即麻子;宋之蘇頌始疑麻花、麻蕡、麻子為三物,惜亦未能深考,只作疑詞而已;李時珍以麻勃為麻花,以麻蕡為帶殼麻子。不思《本草經》明雲麻蕡即府勃,焉能分為二物蕡且既曰麻蕡即麻勃,而不曰即麻花,則必非麻花矣;又於麻蕡、麻勃之名下另敘麻子之主治,則必非麻子尤明甚矣;況《名醫別錄》雲麻子無毒,麻蕡有毒,更為鐵證。

花蕊形態

雄花序為疏散的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雄花具花被片5,雄蕊5,花絲細長,花葯大;雌花簇生於葉腋,綠黃色,每朵花外面有一卵形苞片,花被小膜質,雌蕊1;於房圓球形,花柱呈二歧。瘦果卵圓形,長4-5mm,質硬,灰褐色,有細網狀紋,為宿存的黃褐色苞片所包裹。花期 5- 6月,果期 7一 8月。

藥用價值

【性味】辛,平,有毒。
①《本經》:"味辛,平。"
②《醫林纂要》:"甘微辛,平。"
③《廣西中藥志》:"味辛,性溫,有毒。"
【功用主治】祛風,止痛,鎮痙。治痛風,痹證,癲狂,失眠,咳喘。
①《本經》:"主五勞七傷,利五臟,下血寒氣。"
②《別錄》:"破積,止痹,散膿。"
③《本經逢原》:"治身中伏風;同優缽羅花為麻藥,砭癰腫不知痛。"
④《醫林纂要》:"和胃,潤命門,祛風,利大腸,破瘀,通乳,下胎。"
⑤《藥物圖考》:"主貧血乾嗽,安撫神經,止抽搐,痛風,痹症,安眠,調經破瘀,子宮不復原,卵腺痛,癲狂,花痴,膚癢。"
⑥李承祜《生藥學》:"治躁狂,癔病,痙攣性咳嗽,喘息,神經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分。外用:搗敷。
【宜忌】體虛及孕婦忌服。
①《本經》:"多食令人狂走。"
②《本草經集注》:"畏牡蠣、白薇。惡茯苓。"
【名家論述】《藥物圖考》:"麻蕡有毒,臭氣甚濃,入口嚼嘗,先時無味,後則微辛而麻。《本經》主五勞七傷,利五臟,下血,其活血之功用可知矣。於貧血症當酌加黃芪(肺結核症禁黃芪)、當歸、鐵劑等藥;若兼乾嗽宜去黃芪,加潤肺之藥;若偏枯痛風痹症,須與烏頭、馬錢子等藥並施;如頭痛宜佐芎藭、蔓荊子、羌活之類;若療癲狂、花痴,須加莨菪等藥;調經宜與當歸、木香、羌活並用;膚癢宜佐蛇床子、石膏、大黃、蝦蟆草、芥穗等藥。""此藥常服致癮。"

異名

麻勃(《本經》),麻藍、青羊、青葛(《吳普本草》)。

來源

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植物形態詳"火麻仁"條。

性味

辛,平,有毒。
①《本經》:"味辛,平。"
②《醫林纂要》:"甘微辛,平。"
③《廣西中藥志》:"味辛,性溫,有毒。"

功用主治

祛風,止痛,鎮痙。治痛風,痹證,癲狂,失眠,咳喘。
①《本經》:"主五勞七傷,利五臟,下血寒氣。"
②《別錄》:"破積,止痹,散膿。"
③《本經逢原》:"治身中伏風;同優缽羅花為麻藥,砭癰腫不知痛。"
④《醫林纂要》:"和胃,潤命門,祛風,利大腸,破瘀,通乳,下胎。"
⑤《藥物圖考》:"主貧血乾嗽,安撫神經,止抽搐,痛風,痹症,安眠,調經破瘀,子宮不復原,卵腺痛,癲狂,花痴,膚癢。"
⑥李承祜《生藥學》:"治躁狂,癔病,痙攣性咳嗽,喘息,神經痛。"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2分。外用:搗敷。

宜忌

體虛及孕婦忌服。
①《本經》:"多食令人狂走。"
②《本草經集注》:"畏牡蠣、白薇。惡茯苓。"

名家論述

《藥物圖考》:"麻蕡有毒,臭氣甚濃,入口嚼嘗,先時無味,後則微辛而麻。《本經》主五勞七傷,利五臟,下血,其活血之功用可知矣。於貧血症當酌加黃芪(肺結核症禁黃芪)、當歸、鐵劑等藥;若兼乾嗽宜去黃芪,加潤肺之藥;若偏枯痛風痹症,須與烏頭、馬錢子等藥並施;如頭痛宜佐芎藭、蔓荊子、羌活之類;若療癲狂、花痴,須加莨菪等藥;調經宜與當歸、木香、羌活並用;膚癢宜佐蛇床子、石膏、大黃、蝦蟆草、芥穗等藥。""此藥常服致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