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芙·烏曼

麗芙·烏曼

麗芙·烏曼,挪威女演員,東京出生,童年在日本、加拿大及紐約度過,回到挪威繼續完成高中學業。自66年《假面》開姑,跟瑞典巨匠英格瑪·伯格曼展開長期的合作關係,並跟他保持了五年的同居關係,生有一女。聲譽在70年代達到頂峰,曾以《大移民》及《面對面》兩度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後嘗試好萊塢,不太成功,曾轉向百老匯。

基本信息

作品介紹

演員作品

2012年《麗芙與英格瑪》

2012年《雙面生活》

2010年《坎城電影節主席吉爾斯·雅各布》

2009年《憤怒的人》

2008年《西西莉亞的世界》

2005年《電影人vs.大老闆》

2003年《薩拉邦德》

1996年《盧米埃與四十大導》

1995年《我好奇,電影》

1994年《夢戲》

1991年《公牛》

1984年《英格麗》

1979年《玩家小子》

1978年《秋天奏鳴曲》

1977年《遙遠的橋》

1977年《蛇蛋》

1976年《面對面》

1975年《魔笛》

1975年《萊昂》

1974年《沒有更好,只有更壞》

1973年《婚姻生活》

1973年《失去的地平線》

1973年《女人四十一枝花》

1972年《呼喊與細語》

1972年《新大陸》

1972年《帕貝薩·伊約納》

1971年《大移民》

1970年《法羅群島檔案》

1968年《羞恥》

1968年《狼之時刻》

1966年《假面》

1962年《夏日如此短暫》

1959年《任性的女孩》

導演作品

2014年《朱莉小姐》

2000年《背信棄義》

1996年《盧米埃與四十大導》

1996年《私人談話》

1992年《蘇菲》

編劇作品

2014年《朱莉小姐》

1992年《蘇菲》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1977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獎 面對面 (提名)
  • ▪ 1973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獎 大移民 (提名)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2000 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背信棄義 (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1980 第3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帕西內蒂獎-最佳女演員獎 Richard's Things (獲獎)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 1990 第4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 玫瑰園 (提名)
  • ▪ 1977 第3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 面對面 (提名)
  • ▪ 1975 第3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 婚姻生活 (提名)
  • ▪ 1974 第3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獎 女人四十一枝花 (提名)
  • ▪ 1973 第3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 大移民 (獲獎)
歐洲電影獎
  • ▪ 2004 第17屆歐洲電影獎 歐洲影人世界電影傑出成就獎 (獲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1977 第3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電影獎-最佳女演員獎 面對面 (提名)
  • ▪ 1976 第2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電影獎-最佳女演員獎 婚姻生活 (提名)
上海國際電影節
  • ▪ 1993 第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金爵獎 蘇菲 (提名)
義大利大衛獎
  • ▪ 1987 第31屆義大利大衛獎 最佳女演員獎 再見莫斯科 (獲獎)
  • ▪ 1986 第30屆義大利大衛獎 最佳女演員獎 讓我們祈禱這是個女孩 (提名)
  • ▪ 1979 第23屆義大利大衛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獎 秋天奏鳴曲 (獲獎)
  • ▪ 1975 第19屆義大利大衛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獎 婚姻生活 (獲獎)
  • ▪ 1974 第18屆義大利大衛獎 大衛特別獎 呼喊與細語 (獲獎)
德國電影獎
  • ▪ 1990 第40屆德國電影獎 金質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 玫瑰園 (提名)
西班牙電影戈雅獎
  • ▪ 2001 第15屆 西班牙電影戈雅獎 最佳歐洲電影獎 背信棄義 (提名)

個人簡介

麗芙·烏曼,挪威女演員,東京出生,童年在日本、加拿大及紐約度過,回到挪威繼續完成高中學業。自66年《假面》開姑,跟瑞典巨匠英格瑪·伯格曼展開長期的合作關係,並跟他保持了五年的同居關係,生有一女。聲譽在70年代達到頂峰,曾以《大移民》及《面對面》兩度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後嘗試好萊塢,不太成功,曾轉向百老匯。

獲獎情況

2007年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Donostia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05年

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Special Prize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World Cinema

麗芙·烏曼麗芙·烏曼

2003年

Copenha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終身成就獎

相關介紹

最受好評的5部作品

內容簡介:

19世紀中葉,在瑞典南部斯邁蘭(Smaland)的一個農村小社區里住著一對年輕夫婦,克里斯蒂娜和卡爾·奧斯卡。他們靠著一小塊貧瘠的土地勉強度日。世事艱難,人們遭遇到惡劣天氣,收成銳減,一片淒涼。這對夫婦的第一個孩子因飢餓偷食了食物而死去。這次饑荒加上孩子的死,使得母親接受了父親移民美國的決定。他們同另一個躲避宗教迫害的家庭和一名逃避惡妻的男子等人一起結伴同行。

電影餘下的部分描述他們乘坐一艘搖曳的航船的艱難旅程,他們穿越了大西洋和內陸,最終來到了現今的美國明尼蘇達州。整個遷移花費了10周時間。在明尼蘇達州,那些死裡逃生的移民將在這個新世界裡開始他們的新生活……

本片是一部北歐人移民到美國的史詩電影。片中儘是長鏡頭及壯觀的大自然景象。從《征服者佩爾》中可以看到本片的影子。由馬克斯·馮·西多與麗芙·烏曼主演,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獎。

《假面》劇情簡介

舞台劇女演員伊莉莎白(麗芙·烏曼 Liv Ullmann 飾)在一次演出中忘了台詞,之後長達數月她拒絕說話,被送進精神病醫院。照顧她的護士阿爾瑪(畢比·安德森 Bibi Andersson 飾)被醫生責怪沒有盡職,醫院安排她帶伊莉莎白在一所海濱別墅療養治病。兩人到達別墅後,伊莉莎白有所好轉,但還是拒絕說話和給予回應。阿爾瑪經常對她說話試圖打破沉默,但仍舊得不到任何回應,最後不得不傾訴起她與未婚夫之間的情感問題。阿爾瑪偷看了伊莉莎白寫給醫生的信,發現她在信里談論自己,於是憤怒地叱責伊莉莎白。面對徹底沉默的伊莉莎白,阿爾瑪在狂怒中幾乎將她殺死。受驚的伊莉莎白驚恐地呼喊出“不!”,這讓阿爾瑪以為自己治好了她的病。可是伊莉莎白再次拒絕發出聲音,她讓阿爾瑪成為自己的替身,與自己的丈夫做愛,照顧自己的孩子。阿爾瑪在與伊莉莎白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自我的身份,悄然變成舞台劇女演員伊莉莎白(麗芙·烏曼 Liv Ullmann 飾)在一次演出中忘了台詞,之後長達數月她拒絕說話,被送進精神病醫院。照顧她的護士阿爾瑪(畢比·安德森 Bibi Andersson 飾)被醫生責怪沒有盡職,醫院安排她帶伊莉莎白在一所海濱別墅療養治病。兩人到達別墅後,伊莉莎白有所好轉,但還是拒絕說話和給予回應。阿爾瑪經常對她說話試圖打破沉默,但仍舊得不到任何回應,最後不得不傾訴起她與未婚夫之間的情感問題。阿爾瑪偷看了伊莉莎白寫給醫生的信,發現她在信里談論自己,於是憤怒地叱責伊莉莎白。面對徹底沉默的伊莉莎白,阿爾瑪在狂怒中幾乎將她殺死。受驚的伊莉莎白驚恐地呼喊出“不!”,這讓阿爾瑪以為自己治好了她的病。可是伊莉莎白再次拒絕發出聲音,她讓阿爾瑪成為自己的替身,與自己的丈夫做愛,照顧自己的孩子。阿爾瑪在與伊莉莎白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自我的身份,悄然變成伊莉莎白的另一半。

《呼喊與細雨》

艾格尼絲(哈里特·安德森 Harriet Andersson飾)、瑪麗亞(麗芙·烏曼 Liv Ullmann飾)和卡琳(英格里德·圖林 Ingrid Thulin飾)雖然是三姊妹,各人內心卻有著積重難返的隔膜和疏離。艾格尼絲身患絕症,生命將近,守護在她身邊的是女僕安娜。艾格尼絲沒有得到過母親完整的愛,死前妄想讓關係緊張的姐妹變得珍愛彼此,卻一再事與願違。

瑪麗亞是最得母親寵愛的孩子,因此遭到姐妹的嫉妒。她的感情生活處理的一塌糊塗,在丈夫和情人之間徘徊周鏇。她對愛越是擁有,就越是貪婪。

卡琳的生活更是充滿壓抑。和丈夫的關係陷入僵局,令她沉淪於自虐。

和好的願望太過遙遠,她們想擺脫生活的陰影,重新拉近彼此的心,卻發現隔膜似乎不可打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