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氮芥注射液 (CHLORMETH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鹽酸氮芥注射液劑量限制性毒性為骨髓抑制,故應密切觀察血象變化,每周查血象1~2次。 鹽酸氮芥注射液為雙功能烷化劑,主要抑制DNA合成,同時對RNA和蛋白質合成也有抑制作用。 【用藥過量】

【適用症】
鹽酸氮芥注射液主要用於惡性淋巴瘤,尤其是霍奇金病的治療,腔內用藥對控制癌性胸腔、心包腔及腹腔積液有較好療效。
【注意事項】
鹽酸氮芥注射液劑量限制性毒性為骨髓抑制,故應密切觀察血象變化,每周查血象1~2次。氮芥對局部組織刺激性強,若漏出血管外,可導致局部組織壞死,故嚴禁口服、皮下及肌肉注射,藥物一旦溢出,應立即用硫代硫酸鈉注射液或1%普魯卡因注射液局部注射,用冰袋冷敷局部6~12小時。氮芥水溶液極易分解,故藥物開封后應在10分鐘內注入體內。
【用法與用量】
靜脈注射:每次4~6mg/m2(或0.1mg/Kg),加生理鹽水10ml由輸液小壺或皮管中沖入,並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液沖洗血管,每周1次,連用2次,休息1~2周重複。腔內給藥:每次5~10mg,加生理鹽水20~40ml稀釋,在抽液後即時注入,每周1次,可根據需要重複。局部皮膚塗抹:新配製每次5mg,加生理鹽水50ml,每日1~2次,主要用於皮膚蕈樣黴菌病。
【禁忌症】
凡有骨髓抑制、感染、腫瘤細胞侵及骨髓、曾接受過多程化療或放療者應慎用。對鹽酸氮芥注射液過敏者禁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用藥注意事項】
鹽酸氮芥注射液有致突變或致畸胎作用,可造成胎兒死亡或先天畸形,特別是妊娠初期的三個月內。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或慎用。
【不良反應】
骨髓抑制:主要表現為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嚴重時可導致全血細胞減少。
白細胞下降最低值在注射鹽酸氮芥注射液後第7~10天,停藥1~2周后多可恢復。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常出現於注射後3~6小時,可持續24小時。生殖功能影響:包括睪丸萎縮、精子減少、精子活動能力降低和不育,婦女可致月經紊亂、閉經。
其他反應還包括脫髮、乏力、頭暈、注射於血管外時可引起潰瘍。局部塗抹可產生遲發性皮膚過敏反應。常規劑量氮芥對肝腎功能無明顯影響。
【藥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確。
【藥理】
鹽酸氮芥注射液為雙功能烷化劑,主要抑制DNA合成,同時對RNA和蛋白質合成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機理是氮芥可與鳥嘌呤第7位氮呈共價結合,產生DNA的雙鏈內交叉聯結或DNA的同鏈內不同鹼基的交叉聯結,阻止DNA複製,造成細胞損傷或死亡。對腫瘤細胞的G1期和M期殺傷作用最強,大劑量時對各期細胞均有殺傷作用,屬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動物實驗證實氮芥對大鼠金生肉瘤、瓦克癌肉瘤256、吉田肉瘤腹水型和小鼠淋巴瘤等有明顯抑制作用。對動物毒性主要表現為明顯的胃腸道反應和骨髓抑制。
【藥物代謝動力學】
氮芥進入血中後迅速與水或細胞的某些成分結合,在血中停留時間只有0.5~1分鐘,即有90%以上從血中消除,迅速分布於肺、小腸、脾臟、腎臟、肝臟及肌肉等組織中,腦中含量最少。氮芥的半衰期很短,從狗的實驗中證明,血藥濃度在48分鐘內減低65%~90%,在小鼠10分鐘內減低95%。由於藥物變化較快,原形物從尿中排出不到0.01%。給藥後6小時與24小時血中及組織中含量很低,20%的藥物以二氧化碳形式經呼吸道排出,有多種代謝產物從尿中排除。
【用藥過量】
劑量按體重超過0.6mg/kg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嚴重骨髓抑制及心臟毒性。
【拼音名】: YANSUAN DANJIE ZHUSHEYE
【性狀】: 鹽酸氮芥注射液為白色或幾乎無色的澄明黏稠液體。
【貯藏】: 遮光,密閉保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