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哥魚

鸚哥魚

鸚哥魚/鸚鵡魚( PARROT FISH ) 鸚哥魚擁有亮麗的藍、綠、紅及黑色的身體顏色,是色彩艷麗的魚類之一。 鸚哥魚嘴與身體融為一體,形狀像鸚哥嘴,因而得名。身體遍布亮麗色彩,生活在珊瑚礁岩區,以堅硬齒板刮食珊瑚礁,無法消化的東西排泄出來後成為細小生物棲身之處。

基本信息

簡介

鸚哥魚 鸚哥魚

鸚哥魚(又名鸚鵡魚或鸚嘴魚)的嘴巴與身體融合在一起,形狀有如鸚鵡的嘴。鸚哥魚主要以珊瑚為食,並 會將無法消化的珊瑚或岩石排泄出來而形成沙,所以鸚哥魚在珊瑚礁生態系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珊瑚轉換成沙”的角色。鸚哥魚的另一個特色是在睡覺前會分泌出一種黏液,圍繞在其周圍來隱藏他的味道,以避免夜間掠食者的靠近。

編號:7849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目名:鱸形目
中文科名:鸚嘴魚科
拉丁科名:Scaridae
中文屬名:鸚嘴魚屬
拉丁屬名:Scarus
拉丁種名:psittacus
定名人:Forskal
年代:1775
中文名:鸚鵡鸚嘴魚
原始文獻:Descript. Anim.:29
模式產地:紅海
俗名:鸚哥魚
國內分布:台灣
國外分布:印度太平洋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志:476.
鸚哥魚 鸚哥魚

生活習性

鸚鵡魚棲息在礁沙混合區,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水面下30-50厘米的深度中。幼魚模擬海藻碎屑隨水流漂動,受驚嚇時會躲入沙中,夜晚潛沙而眠,屬肉食性,以小型底棲動物為食,它們的嘴裡上下都有一排牙齒,不僅能咬下粗硬的海藻,而且連多刺的海膽也不能倖免。鸚鵡魚還可以咬動堅硬的珊瑚,甚至連有毒的食物也照吃不誤。

分布範圍

種群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琉球群島、台灣、菲律賓、巴布紐幾內亞、帛琉、印尼與大堡礁、新加勒多尼亞與忠誠島到大堡礁、東印度洋羅威利淺灘、安達曼海的斯米蘭群島與聖誕島、西印度洋、紅海等地。

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海南、廣東、台灣、廣西、福建等地。

分類

1. DOUBLE-HEADED PARROTFISH (龍頭鸚哥)

2. RED-SPECKLED PARROTFISH(紅斑鸚哥)

鸚哥魚 鸚哥魚

3. SPINYTOOTH PARROTFISH(多牙鸚哥)

4. BLUE-SPOTTED PARROTFISH(藍點鸚哥)

5. LONG-NOSED PARROTFISH(長鼻鸚哥)

6. SIX-BANDED PARROTFISH(六帶鸚哥)

7. SADDLED PARROTFISH(馬鞍鸚哥)

8. BLUE-BARRED PARROTFISH(藍紋鸚哥)

9. CHAMELEON PARROTFISH(變色鸚哥)

10. STEEPHEAD PARROTFISH(斜頭鸚哥)

11. VIOLET-LINED PARROTFISH(紫紋鸚哥)

12. BLUE PARROTFISH(藍鸚哥)

13. DUSKY PARROTFISH(灰鸚哥)

14. PALENOSE PARROTFISH(白鼻鸚哥)

15. EMBER PARROTFISH(焰紅鸚哥)

16. SCHELEGEL'S PARROTFISH(席雷格爾鸚哥)

17. GREEN-FINNED PARROTFISH(藍鰭鸚哥)

18. SURF PARROTFISH(波紋鸚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