鵷鸞

鵷鸞

鵷、鸞在神話傳說中都是瑞鳥。比喻高貴的人。

基本信息

讀音

鵷鸞 yuān luán

簡介

1.比喻朝官。 唐 高適 《東平旅遊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鵷鸞粉署起,鷹隼 柏台 秋。”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和林卿韻》詞:“永別鵷鸞,已盟猿鶴,肯學 周顒 出草堂。”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六:“彤墀小立綴鵷鸞,金碧初陽當畫看。”參見“ 鵷鷺 ”。

2.比喻賢者。 唐 王勃 《秋日楚州郝司戶宅餞崔使君序》:“城池當要害之沖,寮寀盡鵷鸞之選。” 宋 蘇軾 《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共喜鵷鸞歸禁籞,心知日月在重霄。”

3. 唐 時六廄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