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頭

鯽魚頭

鯽魚頭為鯉科動物鯽魚的頭,鯽魚頭治咳嗽與痢疾和小兒口瘡及黃水瘡。

基本信息

正文

鯽魚頭
( 《唐本草》 )

來源

為鯉科動物鯽魚的頭,動物形態詳"鯽魚"條。

性味

《藥對》 :"溫。"

功用主治

治咳嗽,痢疾,小兒口瘡,黃水瘡。
《唐本草》 :"頭灰,主小兒頭瘡,口瘡,重舌,目翳。"
《本草拾遺》 :"主咳嗽,燒為末服之。"
《滇南本草》 :"燒灰治癩瘡。"
《綱目》 :"燒研飲服,治下痢;酒服,治脫肛及女人陰脫,仍以油調搽之;醬汁和塗小兒面上黃水瘡。"
《本草再新》 :"發痘疹。"

用法與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1~2錢。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

常食“鯽魚頭”小兒不咳嗽

小兒臟腑嬌嫩,不耐寒熱,脾虛肝旺,外感風寒就會影響到肺或導致脾虛而失去正常功能。對久咳不愈的小兒可以

鯽魚頭鯽魚頭
用鯽魚湯治療。鯽魚性甘平,入脾、胃、大腸,具有健脾利濕止咳的功效。
方法是:取鮮活鯽魚150克,去肚雜洗淨,加適量豬油、鹽調味,水煮熟,再加蔥白一根,生薑一片,鮮薄荷20克,水沸即可。湯、肉一起吃。每天服一劑,連服3-5天。
加蔥白、生薑辛溫解表。通陽散寒和胃,又配薄荷可疏風解表。全方劑有扶正祛邪,疏風散寒、健脾止咳之功,用以治療小兒體弱長期慢性咳嗽。如果小兒體弱多病,應注意合理飲食,糾正偏食及不良飲食習慣。當然還要適當運動,逐漸增強體質,有病了也要採取適當及時的治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