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

1917年2月,帕斯捷爾納克返回莫斯科。 1932年2月3日,帕斯捷爾納克打算離開家。 1952年10月20日,帕斯捷爾納克患了嚴重的梗塞。

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1890 - 1960),蘇聯作家、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雲霧中的雙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他因發表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於195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帕斯捷爾納克1890年2月10日生於莫斯科。父親列昂尼德・奧西波維奇・帕斯捷爾納克是莫斯科美術,雕塑、建築學院教授,著名畫家,曾為托爾斯泰作品畫過插圖。母親是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的學生。與父母過從甚密的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啟發了他對詩歌的愛好,是他一生喜愛的詩人。童年時代他受到鄰居、俄國著名作曲家斯克里亞賓的影響,立志當音樂家,在音樂學院教授指導下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1909年。他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後轉入歷史哲學系,1912年夏赴德國馬爾堡大學,在科恩教授指導下攻讀德國哲學,研究新康德主義學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回國,因健康原因未服兵役,在烏拉爾一家工廠當辦事員。十月革命後他從烏拉爾返回莫斯科,任教育人民部圖書館職員。1913年,他開始同未來派詩人交往,在他們發行的雜誌《抒情詩刊》上發表詩作,並結識了勒布洛夫和馬雅可夫斯基。他以後的創作受到未來派的影響。1914年,第一部詩集《雲霧中的雙子星座》問世,1916年,他出版第二部詩集《在街壘之上》,步入詩壇。在1922年至1932年的10年中,出版了詩集《生活啊,我的姐妹》(1922)、《主題和變調》(1923)、敘事詩《施密特中尉》(1926)、《一九?五年》(1927),還發表了中短篇小說《柳威爾斯的童年》(1922)、《空中路》(1924)、自傳體散文《安全證書》(1931)。
二十年代後期,帕斯捷爾納克受到拉普(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聯合會)攻擊,很難發表作品,轉而翻譯外國文學作品。他翻譯了許多西歐古典文學名著,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麥克白》、《奧賽羅》、《亨利四世》、《李爾王》,歌德的《浮士德》,席勒的《瑪麗亞・斯圖亞特》等。
1934年在蘇聯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上,布哈林樹帕斯捷爾納克為詩人的樣板,以他取代馬雅可夫斯基和別德內。但帕斯捷爾納克並非時代弄潮兒那類作家,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一年後又被逝世的馬雅可夫斯基所取代。
195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是“在現代抒情詩和偉大的俄羅斯敘事文學領域中所取得的傑出成就”,他感動的致電瑞典皇家學院:“極為感謝!激動!榮耀!驚訝!慚愧。”(“Immensely thankful, touched, proud, astonished, abashed.”)伊萬諾夫、丘科夫斯基等鄰居都向他祝賀,四天后由於蘇聯眾多輿論的反對,被蘇聯作家協會開除會籍,甚至有人舉著標語遊行要求驅逐出境:“猶大――從蘇聯滾出去!”他只好拒絕領獎,致電寫道:“鑒於我所從屬的社會對我被授獎所做的解釋,我必須拒絕領獎,請勿因我的自願拒絕而不快。”他又一一簽署致《真理報》和致赫魯雪夫的信文,並“在痛苦與孤寂中度過他苦難一生中的最後兩年”。
1986年蘇聯作家協會正式為帕斯捷爾納克恢復名譽,並成立了帕斯捷爾納克文學遺產委員會。1989年12月10日由其子代領,會中演奏巴赫D小調組曲中的“薩拉班達”大提琴獨奏曲。帕斯捷爾納克曾說過:“當我寫作《日瓦戈醫生》時,我時刻感受到自己在同時代人面前負有一筆巨債。寫這部小說是試圖償還債務。當我慢慢寫作時,還債的感覺一直充滿我的心房。多少年來我祗寫抒情詩或從事翻譯,在這之後我認為有責任用小說講述我們的時代……”。
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生平與創作年表
1890年
2月10日(俄歷1月29日),近午夜時,在莫斯科,畫家列昂尼德
(約瑟夫)・奧西波維奇・帕斯捷爾納克與鋼琴家羅扎麗婭・伊
西多羅夫娜・帕斯捷爾納克(娘家姓考夫曼)家中產下一子,取
名鮑里斯。
1893年
2月13日,弟弟亞歷山大降生。
1894年
8月,列・奧・帕斯捷爾納克被任命為莫斯科繪畫、雕塑與建築
學校的助教。全家遷至米亞斯尼茨卡亞大街的一套廂房中居住。
11月23日,列夫・托爾斯泰來帕斯捷爾納克家中做客。從這一天
起,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記得自己頭腦中“再沒有大的空白和
記憶模糊”。
1895年
11月19日,帕斯捷爾納克的母親中斷自己的演藝生涯12年。
1898年
春天,列・奧・帕斯捷爾納克著手為《復活》繪製33幅插圖。
4月,列・奧・帕斯捷爾納克結識勒內・瑪麗亞・里爾克。
1900年
2月6日,妹妹約瑟芬娜―約安娜(若妮)降生。
5月,里爾克第二次到莫斯科。與帕斯捷爾納克一家相識。
8月,根據針對猶太人的“百分比限額”制度,鮑里斯・帕斯捷
爾納克被第五(傳統)中學拒絕接收,但他們承諾稍晚會直接錄
取他進入二年級就讀。
1901年
5月,在動物園舉辦了“達荷美的亞馬孫”盛大遊行演出。
夏天,全家遷至學校的主樓居住。
1902年
3月8日,妹妹莉季婭―伊莉莎白出生。
1903年
6月,在小雅羅斯拉維茨市郊外的別墅內帕斯捷爾納克一家與斯
克里亞賓相識。
8月6日,夜間牧馬時鮑里斯從馬上墜落,摔斷了右腿,因治癒不
當,比左腿短了3厘米,致使帕斯捷爾納克今後無法服兵役。
1904年
12月,在彼得堡度過聖誕假日,住在姑媽安娜・奧西波夫娜・弗
萊登堡家裡。到科米薩爾熱夫斯卡婭話劇院觀看演出。
1905年
10月25日,鮑里斯在街上遭遇哥薩克巡邏隊馬鞭的襲擊。
12月底,舉家遷居德國。
1906年
8月11日,全家由柏林遷回俄羅斯。
1908年
5月,鮑里斯以優異的成績從第五傳統中學畢業。
6月16日,遞交呈文,申請進入莫斯科皇家大學法律系一年級就
讀。
1909年
3月,帕斯捷爾納克為斯克里亞賓演奏自己的奏鳴曲及其他作品
。儘管受到讚賞,但他決定終止音樂方面的學習,而改為研修哲
學。
春夏之間,開始嘗試散文和詩歌的寫作。
1910年
2月,奧莉加・弗萊登堡到莫斯科旅行。受其影響,帕斯捷爾納
克決定放棄文學創作和對哲學的深入研究,“以使自己的意識遵
章守紀”。
夏天,與從伊爾庫斯克來莫斯科的13歲少女葉蓮娜・維諾格拉德
相識。
10月,在“弗・謝・索洛維約夫宗教與哲學協會”與康斯坦丁・
洛克斯相識。
11月7日,鮑里斯與父親乘車到阿斯塔波瓦小鎮,列夫・托爾斯
泰在當地去世。
1911年
上半年,在文學小組“謝爾達爾達”結識謝爾蓋・博布羅夫。
4月,舉家遷至沃爾洪卡大街9號,在此帕斯捷爾納克斷斷續續地
生活到1938年。
1912年
4月21日,赴德國馬爾堡。
5月9日,帕斯捷爾納克報名進入了以“馬爾堡海爾曼・柯亨”大
學為主的進修班學習。
6月16日,向伊達・維索茨卡婭求愛,但她拒絕嫁給帕斯捷爾納
克。
6月28日,在法蘭克福與奧莉加・弗萊登堡會面。
8月3日,帕斯捷爾納克赴威尼斯。
8月25日,返回俄羅斯。
秋天,“謝爾達爾達”改組為“抒情詩”文學社。
1913年
2月10日,帕斯捷爾納克在“繆斯革忒特”出版社下屬的文學小
組做了《象徵主義與永垂不朽》的藝術觀研究報告。
2月底,處女作發表:出版的《抒情詩》叢刊中第一次收入鮑里
斯・帕斯捷爾納克的五首詩歌。
1913年12月,詩集《雲霧中的雙子星座》出版。
1914年
1月,創建“離心機”文學社,脫離“抒情詩”文學小組。
4月,《盧科諾克》(Руконог)叢刊出版。
5月5日,初遇馬雅科夫斯基。
1915年
3月,帕斯捷爾納克得到工廠主菲利普的家庭教師一職。
5月28日,在莫斯科發生反德騷亂。菲利普家遭遇破產。在大騷
亂中帕斯捷爾納克部分手稿被毀。
5月,詩集《繆斯的春天代理處》出版,這是帕斯捷爾納克與馬
雅可夫斯基首次一起發表作品。
6月,乘車至哈爾科夫看望娜傑日達・西尼亞科娃。
10月24日,乘車赴彼得格勒。與勃里克一家相識。
12月,到烏拉爾。
1916年
1月至7月,在弗謝沃羅多―維里瓦化工廠工作,擔任財務報表主
管的助理。
秋天,著手翻譯斯溫伯恩的悲劇《沙特拉爾》(即英國詩人阿爾
傑農・查爾斯・斯溫伯恩〔1837-1909〕創作的關於瑪麗亞・斯
圖亞特的話劇三部曲的第一部悲劇《皮埃爾・德・沙特拉爾》(
“Pierre de Chastelard”)――譯者注)。
帕斯捷爾納克在卡馬河畔靜山市化工廠廠長卡爾波夫家擔任家庭
教師。
12月,詩集《超越障礙》出版。
1917年
2月,帕斯捷爾納克返回莫斯科。
春天,與葉蓮娜・維諾格拉德恢復交往。
夏天,創作完成未來詩集《生活,我的姐妹》中的大部分作品。
6月,葉蓮娜搬到沃羅涅日州的羅曼諾夫卡市。
1918年
1月,與拉麗莎・列伊斯涅爾相識。
2月,在米・蔡特林(阿馬里)家的晚會上與瑪麗娜・茨維塔耶
娃初次相識。
3月,葉蓮娜・維諾格拉德出嫁。寫作組詩《斷裂》。
秋天,寫作長篇小說《三個名字》,其中第一部後來改為中篇小
說《柳威爾斯的童年》。而以後的部分被毀掉。計畫寫作《若干
境況》(發表於1922年)。
1919年
10月,乘車到卡西莫夫看望母親的親屬。
春天至秋天,開始詩集《主題與變奏》以及文集《quinta
essentia》的寫作。
1921年
8月,與葉夫根尼婭・盧里耶相識,她後來成為帕斯捷爾納克的
妻子。
9月16日,帕斯捷爾納克的父母永遠地離開了俄羅斯,定居柏林

12月27日,帕斯捷爾納克看見列寧,他憑列席證參加了全俄蘇維
埃第九次代表大會。
1922年
1月初,與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及其妻子相識。
1月14日,在彼得格勒,帕斯捷爾納克以正式未婚夫的身份被介
紹給未婚妻一家。
1月24日,帕斯捷爾納克與葉夫根尼婭・盧里耶辦理結婚登記手
續。
4月,《生活,我的姐妹》在“格爾熱賓”出版社出版。
4月13日,在屠格涅夫閱覽室舉辦的詩歌晚會上觀眾爆滿,受到
熱情歡迎。・
6月14日,開始與瑪麗娜・茨維塔耶娃書信往來。
7月,與弗拉基米爾・西洛夫和奧莉加・西洛夫夫婦相識。
8月中旬,在克里姆林宮與托洛茨基見面。
8月17日,帕斯捷爾納克夫婦乘船由彼得格勒前往柏林。
1923年
1月,《主題與變奏》一書在“彼得羅波利斯”(柏林)出版社
出版。
2月,與妻子對馬爾堡進行簡短訪問。
3月21日,帕斯捷爾納克在返回俄羅斯前夕與父母見最後一面。
9月23日,兒子葉夫根尼誕生。
9月至11月,長篇敘事詩《崇高的病》初次發表。
12月17日,在勃留索夫五十周歲生日慶祝會上,帕斯捷爾納克朗
誦了詩歌初稿《致瓦列里・勃留索夫》。
1924年
1月24日,帕斯捷爾納克與曼德里施塔姆一起夾雜在成千上萬的
悼唁人群中通過列寧的靈柩。
2月,著手創作中篇小說《空中之路》。
11月,受歷史學者和記者亞科夫・切爾尼亞克的請託帕斯捷爾納
克得到了聯共(布)中央委員會下屬的列寧學院的一份工作,用
三個月編撰《列寧的國外歲月》。
1925年
3月,開始創作詩體長篇小說《斯別克托爾斯基》。
秋天,寫作敘事詩《1905年》開頭的章節。
1926年
3月22日,帕斯捷爾納克收到父親的書信,信中提到里爾克熟悉
並重視他的詩作。
2月至12月,創作敘事詩《施密特中尉》。
12月29日,里爾克去世。
1927年
3月,由托洛茨基倡議,左翼文藝陣線與其會面。
5月,帕斯捷爾納克與左翼文藝陣線徹底決裂。
8月,在《新世界》雜誌發表《施密特中尉》,同時還刊發獻給
茨維塔耶娃的藏頭詩。
1928年
7月,出版《1905年》和《施密特中尉》的單行本。
夏天,修訂早期的詩歌作品和《崇高的病》。
秋天,繼續詩體長篇小說《斯別克托爾斯基》的創作。寫作《故
事》。
1929年
上半年,開始寫作《安全保護證》的第一部。
7月,《故事》在《新世界》雜誌發表。
8月,《安全保護證》的第一部發表在《星》雜誌上。
秋天,寫作《斯別克托爾斯基》的結尾部分。結識亨利希・涅高
茲和他的妻子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涅高茲(娘家姓葉列梅
耶娃)。
12月30日,最後一次嘗試與馬雅可夫斯基和好。
1930年
2月,因受託洛茨基和布柳姆金一案的牽連,弗拉基米爾・西洛
夫被逮捕後槍決。
4月14日,馬雅可夫斯基自殺。
7月,與弟弟亞歷山大一家、阿斯穆斯夫婦及涅高茲夫婦赴伊爾
片旅行。開始與濟娜伊達・涅高茲戀愛。
8月,在基輔至莫斯科的火車上帕斯捷爾納克第一次向濟娜伊達
・尼古拉耶夫娃表白愛情。
8月至10月,寫作《安全保護證》的第二部和第三部。
10月,保羅・亞什維里訪問莫斯科期間,帕斯捷爾納克與之結識

1931年
1月27日,帕斯捷爾納克離開家,第一次在濟娜伊達・尼古拉耶
夫娜處留宿。
1月至4月,帕斯捷爾納克暫住在鮑里斯・皮里尼亞克位於亞莫斯
科耶・波列的家中。
5月至6月,《安全保護證》的結尾部分發表於《紅色處女地》。
5月5日,帕斯捷爾納克承諾返回家庭,送妻子和兒子去了柏林。
5月12日,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動身到了基輔。
5月28日,在對基輔進行短暫的訪問後,帕斯捷爾納克隨作家代
表團赴車裡亞賓斯克。
7月11日,與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和她的兒子阿德里亞安(
阿季克)到梯弗里斯。
7月14日,結識基奇安・塔比澤。
10月18日,返回莫斯科。
12月24日,葉夫根尼婭・帕斯捷爾納克與兒子返回莫斯科。
1932年
2月3日,帕斯捷爾納克打算離開家。
2月中旬,作家協會分給帕斯捷爾納克和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
娜一套兩居室的住房,它位於特維爾街心花園7號。
3月,《安全保證書》出版單行本。
4月6日,在蘇維埃作家聯盟舉辦帕斯捷爾納克專場晚會,人們熱
烈討論他即將出版的詩集《重生》中的詩作。
4月23日,拉普(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協會的簡稱)解散。
6月8日,受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委員會的邀請,帕斯捷爾納克與
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及孩子們到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旅行。
8月,詩集《重生》在“聯邦”出版社出版。
10月11-13日,帕斯捷爾納克詩歌專場晚會在列寧格勒舉行獲得
巨大成功。
10月,返回沃爾洪卡的家。葉夫根尼婭・帕斯捷爾納克及兒子搬
遷到位於特維爾街心花園的家中。
11月10日,曼德爾施塔姆詩歌晚會在《文學報》社舉行。兩位詩
人爭論藝術自由的問題。
1933年
11月,隨作家代表團赴喬治亞訪問。
1934年
5月14日,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被捕。
5月22日,在討論會上針對阿謝耶夫的報告作了《關於抒情詩》
的辯論性發言。
6月的第二周,帕斯捷爾納克與史達林進行了電話交談。
8月29日,帕斯捷爾納克在蘇聯作家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發言
。全體起立歡迎帕斯捷爾納克講話。
秋天,《重生》再版,附有給尼古拉・布哈林的獻詞《浪潮》。
1935年
2月,由帕斯捷爾納克翻譯的《喬治亞抒情詩集》出版。
3月至8月,帕斯捷爾納克得了嚴重的臨床抑鬱症,失眠,思想糾
結。
6月,參加在巴黎舉行的反法西斯大會為文學辯護。
6月22日,與妹妹若澤芬娜在柏林最後一次見面。
6月24日,在大會發言中針對“不聯合”現象向作家們發出呼籲
。與瑪麗娜・茨維塔耶娃見面,結識她的丈夫謝爾蓋・埃夫倫和
女兒阿里婭・埃夫倫。
7月6日,從倫敦乘船返回列寧格勒。
8月,帕斯捷爾納克在莫斯科郊外的博爾舍瓦治療。
10月24日,尼古拉・普寧和列夫・古米廖夫在列寧格勒被捕。安
娜・阿赫瑪托娃到達莫斯科。
10月30日,阿赫瑪托娃與帕斯捷爾納克致函史達林。
11月3日,普寧和古米廖夫獲釋。
12月底,帕斯捷爾納克給史達林郵寄《喬治亞抒情詩集》,並
附感謝信。
1936年
2月10-24日,蘇聯作家協會理事會第三次(明斯克)全體會議召
開。
2月16日,帕斯捷爾納克發言反對文學創作中的陳詞濫調和整齊
劃一。
3月13日,在有關形式主義問題的討論中,帕斯捷爾納克嚴厲抨
擊了半官方的評論家。
6月15日,關於“史達林憲法” 帕斯捷爾納克做《新的成熟》一
文發表在《訊息報》上。
7月,與安德烈・紀德相見,他來蘇聯是準備寫作有關世界上第
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著作。帕斯捷爾納克警告紀德要注意“金玉
其外”現象和官方的謊言。
10月,在《新世界》雜誌發表組詩《夏日短章》。
1937年
1月,在普希金之家舉行的蘇聯作家協會理事會全體會議上發言。
2月27日,布哈林被捕。
6月14日,帕斯捷爾納克拒絕在贊成處決圖哈切夫斯基、亞基爾、艾德曼的公開信上籤字。
7月22日,保羅・亞什維里開槍自殺。
10月10日,基奇安・塔比澤被捕。
12月31日,帕斯捷爾納克的兒子列昂尼德出生。
1938年
1月10日,在國家梅耶霍爾德劇院被迫關閉後,帕斯捷爾納克與
梅耶霍爾德共進午餐。
2月至4月,完成譯作《哈姆雷特》初稿。
1939年
春天到秋天,寫作長篇小說《日烏里特筆記》,草稿於戰爭期間
在別列捷爾金諾被毀。
8月23日,帕斯捷爾納克的母親羅扎麗婭・伊西多羅夫娜在牛津
去世。
1940年
春夏間,寫作別列捷爾金諾組詩的最初部分。
6月,譯作《哈姆雷特》在《青年近衛軍》雜誌發表。
1941年
5月,帕斯捷爾納克決定離開家庭,但戰爭的爆發擾亂了他的計畫。
7月9日,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帶兒子廖尼亞被疏散到後方。
7月至8月,帕斯捷爾納克在位於拉夫魯申斯基胡同自己家的房頂
上撲滅燃燒彈,在預備役短期集訓隊練習打靶。
8月27日,瑪麗娜・茨維塔耶娃在葉拉布加自殺。
10月14日,帕斯捷爾納克被疏散到奇斯托波爾,與阿赫瑪托娃乘
坐在同一個車廂。
1942年
1月至4月,翻譯《羅密歐與朱麗葉》。
夏天,為劇本《這個世界》擬定最終提綱,後將撰寫的全部內容
毀掉。
10月2日,返回莫斯科。
12月26日,重回奇斯托波爾。
1943年
6月25日,全家返回莫斯科。
7月,詩集《在早班列車上》在“蘇維埃作家”出版社出版。
8月末至9月初,乘車到解放不久的奧廖爾。創作特寫《軍旅遊記
》和《解放的城市》草稿。
11月,長篇敘事詩《火光》的序詩在《紅星報》上發表。
1944年
1月至3月,寫作長篇敘事詩《火光》和軍事題材詩歌。
1945年
2月,出版詩集《遼闊的大地》。
4月20日,阿德里安・涅高茲因骨結核病去世。
5月31日,帕斯捷爾納克的父親列昂尼德・奧西波維奇・帕斯捷爾納克在牛津辭世。
5月到12月,帕斯捷爾納克的系列詩歌晚會相繼在科學工作者之家、莫斯科國立大學和綜合技術陳列館舉行。
8月,翻譯尼科洛斯・巴拉塔什維利的全部短詩和敘事詩。
9月,結識英國外交官以賽亞・伯林。
10月19日,參加在提比里西“魯斯塔維利”劇院舉行的紀念尼科
洛斯・巴塔什維利詩歌朗誦會的演出。
1946年
1月,開始長篇小說的創作,後來將其定名為《日瓦戈醫生》。
2月,根據帕斯捷爾納克的譯本,亞歷山大・格魯莫夫主演的獨
角戲《哈姆雷特》在莫斯科首演。
4月2日至3日,與安娜・阿赫瑪托娃聯合舉辦詩歌晚會。
9月,新聞媒體和作家會議發起對帕斯捷爾納克的嚴厲批評。
10月,結識奧莉加・伊文斯卡婭。
1947年
5月,康斯坦丁・西蒙諾夫拒絕在《新世界》雜誌上發表帕斯捷
爾納克的詩歌。
夏天,翻譯《李爾王》。
1948年
1月,25000冊《帕斯捷爾納克詩選》被銷毀,本詩選是作為“蘇
聯文學金色叢書”之一出版的。
秋天,翻譯《浮士德》第一部。
1949年
10月9日,奧莉加・伊文斯卡婭被捕,依據的是刑法第50章第10條(接觸有間諜嫌疑人員)。
秋天,翻譯《浮士德》第二部。
1950年
夏天,完成長篇小說的第一稿。
1952年
10月20日,帕斯捷爾納克患了嚴重的梗塞。
11月至12月,在包特金醫院接受治療。
1953年
2月,帕斯捷爾納克被送到“博爾舍瓦”療養院。
3月5日,史達林去世。
夏天,完成組詩《尤里・日瓦戈的詩作》。
9月,奧莉加・伊文斯卡婭被從勞改營釋放回家。
1954年
4月,《日瓦戈醫生》中的10首詩作在《旗》雜誌上發表。
5月,格・科津采夫導演的《哈姆雷特》在列寧格勒首演。
1955年
7月6日,奧莉加・弗萊登堡去世。
12月,《日瓦戈醫生》創作完畢。
1956年
5月,在長久拖延和眼見在俄羅斯出版小說前景無望的情況下,
帕斯捷爾納克將手稿轉交給義大利出版商代表費爾特里內利。
6月,佩得羅・茨維捷列米奇開始把小說譯為義大利文。
9月,《新世界》編輯部拒絕發表該小說,並寄給帕斯捷爾納克
一封退稿信,信中指出小說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存在嚴重不足

10月,《文學莫斯科》叢書編委會拒絕在第3期(未出版)刊登
《日瓦戈醫生》。
1957年
2月,帕斯捷爾納克與法國斯拉夫學者傑奎琳・德・普魯艾雅爾
女士相識,為她簽署委託書,由她負責代理自己在國外的一切事
宜。
春夏之間,寫作抒情組詩《雨後初霽》。
11月23日,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在義大利出版,鏇即成為暢
銷書。
12月17日,在帕斯捷爾納克的別墅內為外國記者舉行了新聞發布
會,在會上帕斯捷爾納克聲明,他不打算脫離與小說的干係,並
對它在義大利的出版表示歡迎。
1958年
10月23日,帕斯捷爾納克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10月25日,蘇聯作家協會召開黨委會議。
10月26日,《文學報》刊登《新世界》雜誌編委會給《日瓦戈醫
生》的退稿信。
10月27日,作協理事會主席團討論關於帕斯捷爾納克長篇小說在
國外發表的事實。
10月29日,帕斯捷爾納克不得不致電諾貝爾委員會拒絕領獎。蘇
聯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弗拉基米爾・謝米恰斯特內在慶祝共青團
成立40周年大會上發言,聲稱蘇維埃政府準備將帕斯捷爾納克驅
逐出境。
10月30日深夜至31日凌晨,帕斯捷爾納克致信赫魯雪夫,請求不
要剝奪他的蘇聯國籍。
10月31日,莫斯科全市作家會議將帕斯捷爾納克開除作協,並建
議政府剝奪他的國籍。
11月5日,經蘇共中央文化部審定,帕斯捷爾納克的信在《真理
報》發表。信中包含他拒絕接受諾貝爾文學獎的聲明,以及給予
他在蘇聯生活和工作的請求。
1959年
1月末,寫作《諾貝爾獎》一詩。
1月30日,帕斯捷爾納克將《諾貝爾獎》一詩交給《每日郵報》
記者安東尼・布勞恩。
2月11日,《諾貝爾獎》一詩在《每日郵報》上發表。
2月20日,根據蘇共中央的要求,帕斯捷爾納克攜妻子乘飛機抵
達喬治亞,以使來蘇聯訪問的英國首相麥克米倫不能與之相見

3月2日,帕斯捷爾納克夫婦乘火車返回莫斯科。
3月14日,帕斯捷爾納克在散步時被從別列捷爾金諾傳喚到蘇聯
總檢察長魯堅科處,帶回莫斯科後受到審問。魯堅科威脅將追究
其刑事責任,並要求他停止與外國人來往。
夏天到秋天,寫作劇本《盲美人》。
1960年
4月初,帕斯捷爾納克出現了罹患致命疾病的最初徵兆。
5月30日,23時20分,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因
肺癌轉移至胃部在別列捷爾金諾去世。
6月2日,帕斯捷爾納克被安葬於別列捷爾金諾墓地。儘管官方媒
體沒有透露舉行葬禮的時間和地點,仍有四千餘人自發為帕斯捷
爾納克送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