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冠球管理日誌

企業管理不能搞“一陣風” 企業要有豐厚的人才儲備 企業的“六親”不能斷

圖書信息

作 者:屈波 著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4-1
I S B N:9787508626956

內容簡介

魯冠球是中國民營企業家中的“常青樹”。從15歲輟學打工以來,他帶領萬向創造了細分領域的巨人——萬向集團。在40年領導企業的過程中,他積累了豐富的帶團隊,管企業、踩準巨觀調控節奏的管理智慧。
他每一次都能“老馬識途”的智慧在哪裡?面對巨觀調控要怎么做?面對行業不景氣要怎么辦?如何抓住未來趨勢和發展的機遇?企業百年長青,對待員工和組織建設有什麼秘訣?本書以“管理日誌”的形式,用12個章節展開描述魯冠?在企業經營、團隊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獨特智慧,為當下企業管理和研究者提供可借鑑的經驗。

作者簡介

屈波,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經濟系,現為藍獅子簽約作者。曾經在王志綱工作室從業八年,為知名策劃人王志綱的首席文字助手,執筆寫作的作品有:《大盤時代》、《城市中國》、《找魂》等。最新出版著作《中國獅——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記憶》、《與你的夢想一起奔跑》、《我奮鬥在最殘酷的戰場上》等。擅長人物與細節刻畫。

目錄

序 一棵“常青樹”的田野筆
一月 創業與成長
1月1日 有了理想,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
1月2日 幹事業要有一根精神支柱
1月3日 逆境是成長的溫床
1月4日 “摔了跟頭”也要“抓把泥”
1月5日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1月8日 戰勝自己等於戰勝一切
1月9日 事業沒有絕對的成功
1月10日 20歲能賺1 000萬元的人才了不起
1月11日 無論順境逆境,保持清醒的頭腦
1月12日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的
1月15日 不能有投機心理
1月16日 敢於表現自己
1月17日 勇氣、信心與韌性
1月18日 事情要做出來給人家看
1月19日 捕魚要先紮好“籠子”
1月22日 習慣決定命運
1月23日 成大事者必須有犧牲奉獻精神
1月24日 動機要端正,心態要擺正,位置要坐正,目標要校正
1月25日 天上不會掉餡餅,地上不會長金子
1月26日 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前功盡棄
二月 願景與價值觀
2月1日 辦企業不是單純為了賺錢
2月2日 不能放棄對文明的追求
2月3日 威信來自於奉獻與公正
2月4日 向歷史要教訓,向未來要效益
2月5日 求實與創新
2月8日 人盡其才,錢盡其值,物盡其用,各盡其能
2月9日 質量是一種精神和信念
2月10日 做人之道與經營之道
2月11日 用“乾”字解釋一切
2月12日 自己的前途自己爭取
2月15日 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
2月16日 精誠創業,誠實勞動
2月17日 如何看待名譽、金錢與地位
2月18日 企業不能見利忘義
2月19日 財散則人聚,財聚則人散
2月22日 樹立正確的業績觀
2月23日 公開、公平、公正
2月24日 一個人最怕自己打倒自己
2月25日 誠實是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根
2月26日 企業生產的不僅僅是產品
三月 自我提升
3月1日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自身素質
3月2日 “老虎”出山好,“猴子”照樣跳
3月3日 “雄獅”下山了,“小老虎”怎么辦
3月4日 扎紮實實打基礎,實實在在上速度
3月5日 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係
3月8日 企業發展要有後勁
3月9日 知識就是力量,素質決定命運
3月10日 市場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
3月11日 賺外國人的錢才算真本事
3月12日 “能人易折”的病根子在哪裡
3月15日 讓所有員工參與創造性活動
3月16日 通過創世界品牌最佳化員工素質
3月17日 每一分錢都是一粒機會的種子
3月18日 別人的經驗是資源,善於學習是財富
3月19日 成功可能是最大的危機
3月22日 管住小節才能成就大業
3月23日 做事不要爭,要講規律
3月24日 企業不死就是常青
3月25日 領導者需要不斷學習
3月26日 發展要靠“四萬精神”
四月 觀念與制度
4月1日 制訂計畫要留有餘地,管理計畫不能光抓表面
4月2? 長相不能產生利潤
4月3日 搞清楚“官辦”還是“民辦”
4月4日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監督與考核
4月5日 企業管理不能搞花架子
4月8日 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永恆主題
4月9日 從“要我管”到“我要管”
4月10日 企業管理不能搞“一陣風”
4月11日 “嚴”字是大本錢
4月12日 做企業就是看阿拉伯數字
4月15日 職工積極性是企業成敗的關鍵
4月16日 放心、放權、放利
4月17日 企業得大頭,職工得中頭,國家得小頭
4月18日 如何理解按勞分配
4月19日 “爺爺養孫子”是歷史的悲劇
4月22日 產權明晰不等於明晰到個人
4月23日 該上的大膽上,該下的堅決下
4月24日 分配是調動職工積極性的“牛鼻子”
4月25日 培養員工的自治能力
4月26日 布置、檢查、總結,一個環節也不能少
五月 戰略與組織
5月1日 六分顧眼前,四分顧長遠
5月2日 市面不靈等於瞎子摸魚
5月3日 走小而精、小而專的道路
5月4日 建班子,抓機制,找市場
5月5日 “捆綁不成夫妻”
5月8日 有多少能力,辦多少事
5月9日 “後來者”不打無準備之仗
5月10日 失?有規律,成功無規律
5月11日 為什麼要堅持市場“三三制”
5月12日 培養職業經理人的戰略能力
5月15日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5月16日 分灶不分家,三管三不管
5月17日 商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的辯證關係
5月18日 多元化還是專業化不可一概而論
5月19日 產融結合將企業做大做強
5月22日 厚利當前要量力
5月23日 德隆的問題出在哪裡
5月24日 危機意識是企業創新的源泉
5月25日 給理想一個載體
5月26日 在有限中走向無限
六月 核心競爭力
6月1日 以快制慢,以多勝少
6月2日 沒有質量,再多的數量沒用
6月3日 下道工序就是用戶
6月4日 要有自己的拳頭產品
6月5日 利益均沾,賺長遠的錢
6月8日 創新業務模式
6月9日 讓客戶對你的服務產生感情
6月10日 適銷對路,快進快出
6月11日 創造市場,引導市場
6月12日 科技創新要結合企業實際
6月15日 仿製的路不會太長
6月16日 不要輕易改變企業形象
6月17日 好的企業形象從何而來
6月18日 有形的東西價值有限,無形的東西價值無限
6月19日 既要控制風險,也要大踏步地前進
6月22日 該放棄的放棄,該獲得的自然獲得
6月23日 改變賺錢的方式
6月24日 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
6月25日 不做超越自己實力的事
6月26日 看得有多遠就走多遠
七月 領導與激勵
7月1日 “腦袋投入”與“口袋投入”
7月2日 思想工作不能“兩張皮”
7月3日 物質與精神缺一不可
7月4日 “物質大廈”需要精神的“有機榫入”
7月5日 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實打實”
7月8日 “實手”解“虛結”
7月9日 不要吝嗇對員工的表揚
7月10日 抓住?機來個“肉著炙”
7月11日 建立完善的建議體系
7月12日 敢於用“夏伯陽”式的人物
7月15日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7月16日 做好“裁判員”和“教練員”
7月17日 獎懲分明,多獎少罰
7月18日 如何做到“人人是老闆”
7月19日 讓周圍的人共同獲勝
7月22日 想主人事,乾主人活,盡主人責,享主人樂
7月23日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7月24日 有了權力就應該用好
7月25日 腐敗黑洞總有天亮的一天
7月26日 鼓勵下屬挑戰自己的想法
八月 人才觀
8月1日 從“小米加步槍”到現代化軍隊
8月2日 每名員工都是一筆寶貴的資產
8月3日 智力投資不能犯“短視症”
8月4日 既要外招人才,也要內造人才
8月5日 自己培養造就一批經營者
8月8日 人才就在你身邊
8月9日 品德是人才成長的根基
8月10日 毛遂自薦靠本事
8月11日 人人都是一把手
8月12日 如何實現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8月15日 培訓員工是最大的投資
8月16日 建立人才“生態系統”
8月17日 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8月18日 企業要有豐厚的人才儲備
8月19日 培養人才要捨得投入
8月22日 絕不拋棄一名員工
8月23日 好員工能讓企業邁過大坎
8月24日 人才以用為本
8月25日 企業每個人都是發展動力
8月26日 對自己、企業、社會負責的接班人
九月 企業與外部環境
9月1日 企業的“六親”不能斷
9月2日 建立企業利益共同體
9月3日 中國崛起的品牌機遇
9月4日 自己勝利的同時也要讓別人獲益
9月5日 要懂得珍惜市場、保護市場
9月8日 會借的人最有本事
9月9日 少說多乾,悄悄乾
9月10日 以逸待勞,靜觀其變,養精蓄銳?伺機出擊
9月11日 每一次危機都是“洗牌”
9月12日 心裡要裝著大集團形象
9月15日 企業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9月16日 改革不可大轟大鬧
9月17日 自己越爭氣,環境越寬鬆
9月18日 民營企業要有自知之明
9月19日 巨觀調控教會我們更科學地賺錢
9月22日 立足最壞的情況,爭取最好的結果
9月23日 企業要學會不斷自我調整
9月24日 金融之“危”中的實體之“機”
9月25日 埋下多元化的合理種子
9月26日 知己實力,知彼優勢
十月 國際化
10月1日 萬事開頭?
10月2日 出口要掌握主動權
10月3日 搞出口為鄉鎮企業正名、爭氣
10月4日 我賺錢也讓別人賺錢
10月5日 合作需要互相有好處
10月8日 合作也需要門當戶對
10月9日 出口要有長遠眼光
10月10日 與狼共舞,提高自身能力
10月11日 融入國際規範商業體系
10月12日 落地生根,力求本土化
10月15日 走出去前先要建好大後方
10月16日 “走出去”的9個“三步走”
10月17日 從製造到創造,向世界名牌邁進
10月18日 將“中國製造”變成“賣點”
10月19日 用中國的成本,賣美國的價格
10月22日 不能唯“洋”是用
10月23日 市場無國界
10月24日 聯合是成本最低的發展
10月25日 以低成本贏取大收益
10月26日 尋找“會下蛋的雞”
十一月 企業家的修養
11月1日 不要在權力上兜圈子
11月2日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11月3日 做好本職工作
11月4日 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兼顧
11月5日 沒有個人犧牲就沒有同心同德
11月8日 農民企業家的自我提升
11月9日 活到老,學到老,用到老
11月10日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萬人友,創萬年業
11月11日 少講空話,多做實事
11月12日 不要做金錢的俘虜
11月15日 勤以礪志,儉以養德
11月16日 人最大的差異在於利用業餘時間
11月17日 謙虛謹慎不要驕傲
11月18日 管好上級,管好下級,管好朋友,管好自己
11月19日 自律、自省、自警、自勵
11月22日 說讓人尊敬的話,做讓人佩服的事
11月23日 行為是一個人的影子
11月24日 只要活著就不能停下來
11月25日 定好方向,選對人才
11月26日 盡心、盡責、盡力做事
十二月 責任
12月1日 鄉鎮企業不能忘本
12月2日 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12月3日 識大體,顧大局
12月4日 加強責任從自我做起
12月5日 來地球不為索取,到世上多作貢獻
12月8日 辦好鄉鎮企業,服務“三農”
12月9日 企業家應有政治和社會責任感
12月10日 企業家不等於慈善家
12月11日 聯合需要超越忌妒障礙、
12月12日 社會責任從美德變成必須

部分章節

1月1日有了理想,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
崇高的理想追求是事業成功的大門。一家企業的發展,取決於有沒有好的企業精神;一個人的成長,關鍵在於?沒有遠大的理想追求。
搞企業是一件苦差事,什麼困難都有可能碰上。特別是我們搞鄉鎮企業的,可以說鄉鎮企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艱苦奮鬥的創業史。而有了理想,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我們都能克服。我常常講,一個搞企業的,不怕困難多,就怕沒有理想。沒有資金可以找銀行借貸,沒有技術可以從外頭引進,沒有人才可以自己來培養,但如果沒有理想,就成了精神上的乞丐,因為理想是自己樹立的,別人是幫不上忙的。同時,搞企業也是一件美差,看到自己付出心血的企業壯大了,又添了新設備,又蓋了新廠房,又招收了一批青年人?產品的市場份額又擴大了,職工的收入又增加了,只要是企業的一點進步,一點發展,我都由衷地感到高興。另外,我們在改革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而改革的成功也給了我們豐厚的回報,不管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我們都有了一席之地。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對我創業的承認,我把它當做自己最大的安慰。但我並沒有為大大小小的成功而陶醉,因為我知道現在市場競爭很激烈,不進則退,只有事業上永不滿足,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1996年6月,《如何做一名現代企業家》
背景分析
? 大凡事業成功者,都是有所追求的人。在他們的人生詞典中,都有一個最初的夢想,正如魯冠球所說:“理想是自己樹立的,別人是幫不上忙的。”這種理想主義的激情在中國第一代企業家身上體現得尤為強烈,或許與他們的成長記憶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