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士微耕機

鬥牛士微耕機,一種農用機械,可爬坡、越埂、階梯性強,廣泛適用於平原、山區等多種地形,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愛。

產品簡介

鬥牛士微耕機可爬坡、越埂、階梯性強,廣泛適用於平原、山區、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園、菜地、煙地的深鏇耕、淺鏇耕、犁耕、開溝築壟。鬥牛士微耕機配上相應機具可進行抽水、發電、噴藥、噴淋、收割、起壟、鋪膜、打孔、碎草、根莖收穫、復土、培土、開深溝、施底肥、除草碎土、偏培土、埋葡萄藤等作業,還可牽引拖掛車進行短途運輸,鬥牛士微耕機可以在田間自由行使,便於用戶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農用機械無法進入山區田塊的煩惱,是廣大農民消費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選擇,是大中型農機無法媲美的多功能鬥牛士微耕機,是進入農民家庭最理想的小型農機,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愛。
鬥牛士微耕機目前在國內生產和銷售的機型主要有兩款:一款是由風冷汽油機或水冷柴油機作為動力,皮帶或鏈條式齒輪箱作為傳動裝置,配以耕作寬度為500-1200mm的鏇耕刀具,經濟性較好,但多用途擴展能力有限,結構也較為簡單,適合經濟條件較差,用途較為簡單的地區使用。生產銷售廠家主要由北京金日領航科技有限公司獨家設計生產。
另一款是由風冷柴油機或大馬力風冷汽油機作為動力,全軸全齒輪牙箱作為傳動裝置,配以耕作寬度為800-1350mm的鏇耕刀具,整機採用齒輪傳動,動力無損,耕幅寬,耕深深,適應性強,各種土質均能適應,部件鋼性好,使用壽命長。變速箱體採用球墨鑄鐵精鑄毛坯加工令強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離合方式採用摩擦片式離合器,可輕鬆實現換檔,倒檔等功能。該類機型價格較高,但擴展能力出眾,配備相應農具可完成鏇耕、犁耕、播種、脫粒、抽水、噴藥、發電和運輸等多項作業,能實現真正的多功能多用途。生產銷售廠家主要由北京金日領航科技有限公司獨家設計生產。

產品演變

全軸全齒輪鬥牛士微耕機北京金日領航科技有限公司於2008年研發製造的,以適應中國更為複雜的環境。鬥牛士微耕機原型機採用全鋁鑄造的傳動箱體,配以鬥牛士微耕機本土大馬力單缸柴油機,質量穩定可靠,適應國內地區廣大用戶農業耕作的需要。在引入國內各大市場後,我公司對鬥牛士微耕機進行大規模的改進,特別是由於國內鑄鋁技術遠遠落後義大利相關工業水平,因此將行走箱體由原來的鋁製改為鑄鐵,增加了行走箱體與地面接觸時的強度,但也因此增加了整機的重量。2007年,鬥牛士微耕機在北京金日領航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所有人員的共同協作努力下,終於初步完成了結構大改造,正式大批量上市。目前,該款鬥牛士微耕機大多數都是採用凱馬單缸柴油機6馬力或9馬力,扶手架可實現上下左右全方位鏇轉,耕作刀具也逐步多樣化,全面化,能夠滿足各地各種耕作的要求(現已開發出旱地刀具,水田輪,旱地複合刀(即防纏繞刀具),加筋複合刀(水田複合刀),深耕刀,六方滾筒刀,起籠器,開溝器,可調節犁,土豆挖掘器等等)。

產品機型

一、機型選擇:
1、直傳動機型:其大體結構是: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通過法蘭盤直接相連,動力通過濕式摩擦離合器或錐面摩擦離合器直接傳遞到變速箱內,變速箱與行走箱各為一體,變速箱內有主軸、副軸、倒擋軸,三種軸.通過撥動主軸、倒擋軸上的雙聯直齒輪位置,可實現快檔、慢檔和倒檔,再通過兩組直錐齒輪換向、減速後將動力輸出。
機型優點: 1、結構緊湊;2、快檔、慢檔和倒檔速度參數比較合理;3、一般採用F178、F186風冷柴油發動機作動力,動力本身可靠性較好;4、整機重量適中一般在100Kg左右,其耕作效果好、作業效率高、適用範圍廣;5、該機型是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暢銷機型,被普遍用戶所接受,若進入市場可節約許多推廣宣傳費用。⑥該機型在硬地、大田塊、淺水田、水泡田等地域作業具有較大的優勢。
機型不足:1、若以通用汽油機作動力,動力容易損壞,若以水冷柴油發動機作動力,整機重量偏重,轉運困難;因此該種機型一般最好選擇F178、F186風冷柴油發動機作動力比較匹配;2、變速箱內副軸、倒擋軸兩種軸均為懸臂樑結構,剛性較差,齒輪受力不均易損壞;3、由於採用了兩組直錐齒輪來換向、減速並使用錐度軸承來克服錐齒輪的軸向分力,因此底盤部分製造成本較高。
2、皮帶傳動機型:發動機動力通過皮帶傳遞到變速箱,用張緊皮帶的方式來實現動力的離合;變速箱體多為整體式結構,其上為變速部分,其下為動力輸出部分,動力輸出軸部分與變速部分之間一般採用鏈條傳動。
機型優點:1、一般以通用汽油發動機或小型水冷柴油機作動力,整機重量輕,轉運方便;2、製造成本低廉;3、由於採用皮帶傳遞,因此可減小對動力機構的衝擊力,對發動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4該機型在大棚、疏鬆旱地、深水田、小田塊等地域作業具有較大的優勢,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暢銷機型之一。
機型不足:1、若以通用汽油發動機作動力,存在油耗高、收益低、動力本身可靠性較差等不足,因此目前一般廠家除出口外大都選擇以6馬力小型水冷柴油發動機作動力;2、因採用皮帶張緊離合,皮帶一直反折張緊,皮帶持續發熱容易產生老化斷裂;3、這類機型輸出最高轉速一般在150轉/分鐘-180轉/分鐘左右,由於輸出轉速較高,輸出扭矩變小,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超過發動機的最大輸出扭矩,因此作業時常出現發動機熄火或發動機輸出轉速快速下降快等現象,對發動機損傷較大;特別是近年來不少廠家隨意將耕幅加寬、刀具直徑加大、輸出轉速提高,造成動力故障頻繁,以通用汽油發動機作動力的鬥牛士微耕機在市場上的銷售量已嚴重萎縮;4、因輸出端採用鏈條傳遞,鏈條容易拉長、斷裂;5、因這類機型自重較輕,一般在45-70Kg左右,對於硬、板地入土效果較差,耕作困難。

產品設計計算書

一、發動機:
採用凱馬F178風冷柴油發動機,曲軸輸出,最高輸出轉速3600轉/分鐘。
二、離合方式:
採用濕式摩擦離合器進行動力的離、合。
三、發動機與傳動箱之間採用法蘭盤連線。
四、傳動箱結構:
1、 傳動箱分為上下結構,上為變速箱體、下為行走箱體,變速箱體與行走箱體之間採用螺栓連線;
2、 變速箱體採用鋁合金低壓鑄造;
3、 行走箱採用灰鐵砂鑄或球鐵精鑄;
4、 整個傳動箱內有5根軸,採用了3個雙聯直齒輪和兩組錐齒輪來變速和改變動力傳遞方向。
五、主軸:
1、(主軸)變速齒輪:Z1=14,m1=2.5; Z2=25,m2=2;
2、變速齒輪與主軸之間採用花鍵連線,改變變速齒輪在主軸上的位置可實現快檔、空檔、慢檔;主軸通過軸承安裝連線在變速箱體上。
六、副軸:
1、副軸雙聯齒輪:Z1=39,m1=2.5; Z2=40,m2=2;
2、主動傘齒輪:Z=10,m=3;
3、副軸固定在變速箱體上,副軸雙聯齒輪以鍵連線方式套裝在主動傘齒輪上,主動傘齒輪通過滾針軸承等安裝連線在副軸上;
七、倒擋軸:
1、倒檔齒輪:Z1=15,m1=2.5; Z2=20,m2=2.5;
2、倒擋軸固定在變速箱體上,倒擋齒輪通過倒擋推盤空套在倒擋軸上。
八、傘齒輪軸:
1、 從動傘齒輪:Z=43,m=3;
2、 傘齒輪軸:Z=8,m=4;
3、 從動傘齒輪與傘齒輪軸之間採用花鍵連線,傘齒輪軸通過兩錐度軸承連線在行走箱體上。
八、輸出軸:
1、 行走傘齒輪:Z=33,m=4;
2、 行走傘齒輪與輸出軸之間採用花鍵連線,輸出軸通過兩軸承連線在行走箱體上。
九、各擋位傳動比及輸出轉速的計算:
1、快擋位:i1=40/25×43/10×33/8=28.38
n1=3600轉/分鐘×i1=3600轉/分鐘×28.38=127轉/分鐘
2、慢擋位:i2=39/14×43/10×33/8=49.4
n2=3600轉/分鐘×i2=3600轉/分鐘×49.4=73轉/分鐘
3、倒擋位:i3=20/14×39/15×43/10×33/8=65.88
n3=3600轉/分鐘×i3=3600轉/分鐘×65.88=54轉/分鐘

產品使用和保養上的幾個誤區

鬥牛士微耕機以其輕便、靈活、多功能以及價格低廉成為農民種田的新寵,目前在該區鬥牛士微耕機的保有量近千台,是保證廣大農民春種秋播的重要力量。但是,鬥牛士微耕機手普遍反映鬥牛士微耕機故障率較高。筆者通過多年的推廣和走訪調查,發現鬥牛士微耕機故障率偏高的原因多是機手使用和保養不當造成的,在使用和保養上存在一些誤區,現就調查情況談一點看法,供廣大機手參考。
一、新機磨合不到位
許多機手根本就沒有和不懂磨合的概念和意義,認為磨合既耽誤時間又浪費油料,實在“不合算”。有的沒有磨合就直接就進行大油門高轉速的使用,恨不能一天收回全部投資;有的不懂磨合的概念,以為回家之後,讓它空轉2~3個小時就可以了。其實,磨合是一共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從小油門低轉速、低檔位、低負荷開始,逐步加大到高轉速、高檔位、大負荷。其目的是在良好的技術條件和潤滑條件下,通過緩慢的增加負荷,逐步磨去零件配合表面的不平部分,為機器的正常使用和延長壽命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機手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必要的磨合。鴉鵲嶺鎮白河村的郭柱陵今年新買了一台鬥牛士微耕機,回家第二天就開始幫別人犁地,僅一個月就收入3000多元,但是,因為沒有搞好磨合,一個月後機器開始冒藍煙,缸套、活塞、活塞環都已經嚴重磨損,結果花錢又花時間,得不償失。
二 保養不到位
由於鬥牛士微耕機工作的環境較惡劣,保養就顯得尤為重要。鬥牛士微耕機在工作中,由於零部件互相摩檫震動,油、泥、水的侵襲,不可避免的要造成零部件的磨損;連線鬆動,腐蝕老化。從而使鬥牛士微耕機技術狀態變壞,功率下降,油耗增加,磨損加快,故障不斷出現。為了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就必須嚴格執行“防重於治,養重於修”的維護保養制度。
保養必須嚴格按照保養的周期和內容來進行。分鄉鎮金竹村的劉永忠反映他的機器無力,燒機油,啟動困難,拆開檢查:發動機齒輪箱內的機油已成泥狀,潤滑困難;發動機的散熱片通風孔全部堵塞,散熱效果差;缸套,活塞嚴重磨損,動力不足。典型的保養不夠造成的故障。
筆者在調查和維修鬥牛士微耕機的過程中,還發現一些錯誤的保養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風冷機用水降溫。有些機手看到風冷機溫度較高,擔心損壞機器,用澆水的方法幫忙降溫。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做法,用水驟然降溫,缸套突然收縮,容易拉缸,斷環,甚至缸套破裂。
2、不重視班保養。有的機手認為幾天搞一次保養就行了,其實,磨損是日積月累的過程,班保養一樣主要。
3、不重視燃油和潤滑油的質量。燃油質量差,不僅使機器動力不夠,而且加速了油泵和芯套的磨損;潤滑油的好壞,直接影響機器的啟動性能和使用壽命,千萬馬虎不得。宜昌市窯灣鄉沙河村的盧其兵反映,他的機器一直用的很好,就因為有一次作業時缺了潤滑油,加了一次再生機油,結果機器性能全面下降,最後經過大修才解決問題。
4、發動機偏蓋墊不當使用密封膠。偏蓋墊使用密封膠後,多餘的膠容易進入齒輪箱,由於長時間的工作和機油泵的吸力,密封膠很容易堵塞機油進油孔,使曲軸和連桿得不到有效的潤滑。
5、 燃油箱蓋漏油用薄膜紙封死。封死油箱以後,長時間工作就在油箱內產生負壓,導致進油不足,使機器在工作時冒黑煙,動力不足。
6、 柴油霧化不良只換油嘴 。柴油霧化不良除油嘴問題外,多是高壓油泵磨損,壓力小,油量少造成。
7、 亂緊機體上的螺絲。 鬥牛士微耕機多配備的是鋁合金箱體的發動機,鋁合金的硬度顯然不及球墨鑄鐵,因此所有上在機體上的螺絲必須按照規定扭距用力,特別是缸蓋螺絲,稍不注意就會“拉絲”。而且儘量不要在熱機時緊螺絲。
8、 亂拆風冷機的導風罩和擋風板。有的機手不知導風罩和擋風板的作用,以為是擋泥土的東西,可要可不要,任意拆卸,致使風扇的風無法集中,失去了降溫的效果。
三、操作方法不正確
操作方法不對,很容易造成一些故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 長時間超負荷作業。鬥牛士微耕機在水田和較硬的田塊作業時,發現機器冒黑煙,就要及時減檔。
2、發現異響要及時停機檢修。排除鼓故障後才能從新啟動。
3、 各種間隙要勤調整。
4、 啟動方法不正確,容易損壞啟動拉盤。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啟動。
5、 轉向時不抬扶手,利用助力耕刀轉彎,容易折斷助力耕刀。
6、長時間翹頭工作,容易使發動機潤滑不良。

發展狀況

國外小型鬥牛士微耕機械發展較早,目前主要以日本、韓國、義大利、法國和美國等國家的產品為代表,配套動務為1.47-5.88kW汽油機或柴油機,普遍採用2.2-5.1kW動力。歐洲國家的產品以園藝作業為主,主要功能有鏇耕、剪草、清雪、粉碎、短距離運輸等,而亞洲國家的產品則以農業作業為主,如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的產品。日本機型兼顧水旱地兩用,可進行翻地、鏇耕、起壟、鋪膜、開溝、播種及水田平整等;韓國和台灣機型則以旱地(果園、菜地、溫室大棚及其他小塊地)作業為主,韓國機型的顯著特點體現在多功能方面,其典型代表機型為亞細亞多功能管理機。該機除了可進行耕整地、栽植、開溝、起壟、鋪膜、中耕鋤草、施肥培土、抽水、噴藥及短途運輸作業外,還可進行粉碎、稻麥收割、根莖收穫等20多項作業。
歐洲機型的發動機動力軸多向後輸出,通過一對傘齒輪與輪(刀)軸齒輪箱聯接,並通過傳動軸驅動剪草機、清雪機和粉碎機等園藝機具,這時扶手轉到發動機前面,其優點是整機結構緊湊,但驅動一些農用機具時傳動不太方便,工作部件安裝位置不好布置。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機型的發動機輸出軸向一側布置,通過兩根膠帶與輪(刀)軸齒輪箱聯接,並利用膠帶或鏈條驅動各種作業機具。台灣機型結構相對簡單,外觀也較日本和韓國產品有些差異。亞洲3.7kW以上機型在旱地深鏇作業時多採用攪刀,這種刀的特點是鬆土性能好,鏇土深,碰到石頭或硬物能避讓,不會損壞刀具。但其缺點一是碎土性能稍差(在一定轉速和前進速度下方可達到碎土性能要求),二是功率消耗較大,所以動力小的機型不宜採用這種刀型。
國外機型大部分都具有以下主要特點:小巧、靈活,外形美觀,操作方便(操向手把能鏇轉並可調節高低);採用排放量低的小型汽油機或柴油機為動力;可方便、簡單、快速地更換多種工作部件,完成多項作業。

發展階段

我公司很早就開始了鬥牛士微耕機的開發,但由於多種原因沒有形成產品,直到2008年中旬,隨著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發展、農民收入的提高及我國小型柴油機和汽油機趨於成熟等,我國多功能鬥牛士微耕機的發展開始起步。這一時期,主要是仿照國外產品,但由於材料、熱處理工藝和國外的差距,所以剛開始時齒輪箱和刀具部分存在的問題比較多,鬥牛士微耕機工作不長時間,齒輪箱就發熱嚴重、漏油或齒輪損壞,還有鏇刀不入土、刀片易斷裂等故障。
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005年,隨著我國農村種植結構的調整,工廠化設施農業的迅猛發展,經濟類作物種植面積的增加及農民收入的繼續提高,我功能鬥牛士微耕機有了一個較大的發展。這一階段,除了許多農機廠和農機研究所外,一些發動機廠、拖拉機廠、工具機廠、林業機械廠、汽車配件廠和機車廠等也都紛紛涉足鬥牛士微耕機行業。我公司依據自身的特點開發和生產不同類型的鬥牛士微耕機,有的還根據當地農作物的種植特點給鬥牛士微耕機增加了一些新功能,比如開發了一些用於套種的配套機具等。
從2003年起的約5年內,鬥牛士微耕機應該處於成熟階段。機型和質量將基本穩定,生產廠家的數量也將趨於穩定。
目前北京領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鬥牛士微耕機產品從地域上可分為南方型和北方型。南方機型結構形式以參照歐洲的機型為主,在鏇耕刀具方面又吸取了日本產品的特點,初期以水田作業為主,逐步發展成水旱兼用。代表機型為廣西藍天和重慶合盛等鬥牛士微耕機產品。北方機型以參照韓國和我國台灣的機型為主,代表機型有3WG-4型多功能鬥牛士微耕機、多功能田園管理機、DWG系列鬥牛士微耕機等。
從性能和功能上分也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功能少(動力小於3.7kW、配套機具少)、操作不夠方便(手把不能調節、無轉向離合器、前進和後退擋位少等)的機型,稱之為簡易型鬥牛士微耕機,使用可靠性高,操作方便。

發展趨勢

1、多功能化
不斷配套新機具,增加新功能,在完善農用功能的基礎上,逐步向城市園林、園藝領域擴展,如配套剪草、清雪、枝葉粉碎機具等。目前,北京金日領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與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合作開發與其生產的主導機型TG4型配套的多種機具。
2、選用適應性強的發動機
低噪聲、排放少、動力強勁和適應性強的發動機將更多地被套用。
3、操作更加簡單
操向手柄、前進和後退速度的調節更加方便
4、更換工作部件快速化
為了減輕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和節約更換償同農機具的時間,鬥牛士微耕機與配套機具的掛接採用快速掛接裝置,拆換農具簡單、快速。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且丘陵和山區占很大面積,地塊小,起伏不平,適宜使用小型機具;此外,經營規模以家庭為主,需要小型機具;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大田作物面積逐步減少,經濟類作物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尤其是溫室大棚的迅猛發展等,都決定了我國多功能鬥牛士微耕機的潛在市場是巨大的。若是我國每年有1%的農戶購買鬥牛士微耕機,需求量將超過100萬台;若是10%的農戶擁有鬥牛士微耕機,保有量將超過1000萬台。
市場的啟動,關鍵是農民收入的提高。目前農民購買鬥牛士微耕機主要是作為一種創收的手段,而不僅僅是一個減輕勞動強度的工具。從目前來看,儘管農民收入比以前有了一定提高,但仍然尚未達到快速啟動市場的程度,生產企業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認真進行市場調研,積極培育市場。據業內專家推測,2005年,我國鬥牛士微耕機的年產銷量可達5萬-8萬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