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歌

高皇歌

《高皇歌》又稱《盤古歌》、《龍皇歌》、《盤瓠王歌》,是一首長達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詩。它以神話的形式,敘述了畲族始祖盤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艱難繁衍出盤、藍、雷、鍾四姓子孫的傳說。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圖騰崇拜。尤其是,他們還把這一傳說繪成連環畫式的畫像,稱祖圖,即在一幅十來丈長的布帛上,用彩筆把這一傳說的40多個畫像連環式地繪在畫卷上,世代珍藏。

高皇歌

(浙江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92年4月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發行。)

盤古開天到如今,世上人何幾樣心;
何人心好照直講,何人心歹儈騙人。

盤古開天到如今,一重山背一重人;
一朝江水一朝魚,一朝天子一朝臣。

說山便說山乾坤,說水便說水根源;
說人便說世上事,三皇五帝定乾坤。

盤古置立三皇帝,造天造地造世界;
造出黃河九曲水,造出日月轉東西。

造出田地分人耕,造出大路分人行;
造出皇帝管天下,造出人名幾樣姓。

盤古坐天萬萬年,天皇皇帝先坐天;
造出天干十個字,十二地支年年行。

天皇過了地皇來,分出日月又分歲;
一年又分十二月,閏年閏月算出來。

地皇過了是人皇,男女成雙結妻房;
定出君臣百姓位,大細輩份排成行。

當初出朝真苦愁,掌在石洞高山頭;
有巢皇帝儂人講,教人起案造門樓。

占人無食食鳥獸,夾生夾毛血流流;
燧人鑽木又取火,煮熟食了人清悠。

三皇過了又五帝,五個皇帝先後排;
伏羨皇帝分道理,神農皇帝做世界。

神農就是炎帝皇,作田正何五穀嘗;
穀米豆麥種來食,百姓何食正定場。

神農皇帝真聰明,教人採藥醫病人;
親嘗百草醫毛病,後來成佛做靈神。

神農過了是軒轅,造出何車又何船;
衫衣亦是軒轅造,樹葉改布著巧軟。

軒轅過了金天皇,何道何理坐大堂;
傳位顓頊管大下,曆書出在顓頊皇。

顓頊以後是高辛,三皇五帝講靈清;
帝嚳高辛是國號,龍麒出世實為真。

盤古傳到高辛皇,扮做百姓肽田場;
出朝遊行天下路,轉去京城做朝皇。

賢皇高辛在朝中,劉氏君秀坐正宮;
正宮娘娘得一病,三年頭昏耳又痛。

高辛坐天七十年,其管天下是太平;
皇后耳痛三年久,便教朝臣叺先生。

先生醫病是明功,取出金蟲何三寸;
皇后耳痛便醫好,金蟲取出耳伓痛。

取出金蟲三寸長,便使金盤銀斗裝;
一日三時仰其大,變作龍孟丈二長。

變作龍孟丈二長,一雙龍眼好個相;
身上花斑百廿點,五色花斑朗毫光。

丈二龍孟真稀奇,五色花斑花微微;
像龍像豹麒麟樣,皇帝取名叺龍麒。

尤麒生好朗毫光,行雲過海本領強;
人人肽見心歡喜,身長力大好個相。

朝坐天高辛皇,國泰民安谷滿倉;
邊番王噁心起,來爭江山搶錢糧。

番王作亂反過邊,手上兵馬何萬千;
爭去地盤幾多郡,邊關文書報上京。

番邊大亂出番王,高辛皇帝心驚慌;
便差京城眾兵起,眾兵派去保邊疆。

番邊番王過來爭,齊心去守九重城
京城兵馬何千萬,眾兵使力守京城。

調去兵馬十萬人,打了一仗失了兵;
又差上將帶去打,高辛皇帝是勞心。

番邊兵馬來的強,高辛兵馬難抵擋;
打過幾回都輸了,退兵迴轉奏高皇。

高辛接本心驚慌,便叺朝官來思量;
一切辦法都使盡,掛出皇榜招賢郎

皇帝準本便依其,京城四門掛榜詞;
誰人平得番王亂,第三公主結為妻。

皇榜內里表靈清,誰人法高掛帥印;
收服番邊番王亂,招為女婿再封身。

榜詞掛在四城門,眾人來肽鬧紛紛
千萬人子肽過了,無人何敢揭榜文。

掛出皇榜三日正,龍麒曉得近前仰;
隨手便來收皇榜,收落皇榜在身邊。

朝官帶其見皇帝,龍麒自願去平西;
領旨轉身唔見影,一陣雲霧去番界。

龍麒來到番王前,番王肽見快活仙;
帶在身邊實歡喜,時時刻刻儂其行。

龍麒自願去番邊,服侍番王兩三年;
何計何謀何本事,天地翻轉是我贏。

番王出兵爭江山,回回打仗都是贏;
叺攏將兵來請酒,兵營食酒鬧紛天。

兵營請酒鬧紛紛,番王食酒醉昏昏
一日連食三頓酒,散了酒筵就去困。

番王酒醉眠高樓,身蓋金被銀枕頭;
文武朝官唔隨後,龍麒割斷番王頭。

割斷王頭過海河,番邊賊子趕來多;
槍刀好似林竹筍,追其唔著無奈何。

番兵番將追過來,雲露霧來似雲蓋;
番邊番兵追唔著,其追唔著往後退。

割來王頭過海洋,神仙老君來相幫;
騰雲駕霧游過海,官兵接頭使盤裝。

帶轉王頭上殿來,高辛肽見笑曖曖;
番王作亂都平服,龍麒公主結頭對。

官兵接頭使盤裝,奉上殿里去見王;
皇帝肽見心歡喜,願招龍麒做婿郎。

文武奏上皇帝知,皇帝殿里發言辭;
三個公主由你揀,隨便哪箇中你意。

頭是龍孟身是人,好度皇帝女結親;
第三公主心唔願,龍麒就講去變身。

金鐘內里去變身,斷定七日變成人;
皇后六日開來肽,龍麒鍾里變成人。

龍麒平番是驚人,公主自願來結親;
皇帝聖旨封下落,龍麒是個開基人。

龍麒平番立大功,招為駙馬第三宮;
封其忠勇大王位,王府造落在廣東。

王府坐落在廣東,忠勇平番顯威風;
親養三男一個女,帶上殿里去羅封。

親養三子生端正,皇帝殿里去羅姓;
大子盤裝姓盤字,二子籃裝使姓藍。

第三細崽正一歲,皇帝殿里羅名來;
雷公雲頭響得好,筆頭落紙便姓雷。

忠勇受封在朝中,親養三子女一宮;
招得軍了為駙馬,女婿本來是姓鍾。

三男一女封端正,好儂皇帝管百姓;
掌在廣東潮州府,留傳後代去標名。

皇帝聖旨話難收,敕封龍麒掌潮州;
皇帝若末你未末,你儂日月一同休。

龍麒自願廣東去,皇帝聖旨講分你;
六個大倉由你揀,隨便哪倉中你意。

六個大倉共一行,金銀財寶朗毫光;
六個大倉都一樣,開著一個是鐵倉。

六倉都是金鎖匙,皇帝聖旨交付你;
金銀財寶使唔著,開來一倉是鐵器。

問其紗帽愛唔愛,鎖匙交其自去開;
紗帽兩耳其唔得,自願揀頂尖尖來。

龍麒自願官唔愛,京城唔掌廣東來;
自願唔愛好田地,山場林上自來開。

龍麒自願去作山,去儂皇帝分江山;
自耕林土無糧納,做得何食是清閒。

龍麒起身去廣東,文武朝官都來送;
鳳凰山上去落業,山場地土由其種。

鳳凰山上去開基,作山打銑都由其;
山林樹木由其管,旺出子孫成大批。

龍麒自願官唔愛,一心間山學法來;
學得真法來傳祖,頭上又何花冠戴。

當初天下妖怪多,閭山學法轉來做;
救得王民個個好,行罡作法斬妖魔。

閭山學法法言真,行罡作法斬妖精;
十二六曹來教度,神仙老君救凡人。

香燒爐內煙濃濃,老君台上請仙宮;
奉請師爺來教度,靈感法門傳子孫。

靈感法門傳子孫,文碟奉請六曹官;
女人來做西王母,男人來做東皇宮。

盤藍雷鍾學師郎,收師捉鬼法來強;
手把千斤天羅網,凶神惡煞走茫茫。

鳳凰山上鳥獸多,若好食肉自去羅;
手擎弓箭上山射,老虎山豬麂鹿何。

鳳凰山上是清閒,日日擎弩去上山;
乃因岩中捉羊崽,龍麒斗死在岩前。

龍麒身死在岩前,尋了三日都唔見;
身死掛在樹椏上,老鴉來叺正尋見。

崎岩石壁青苔苔,山林百鳥盡飛來;
吹角鳴鑼來引路,天地靈感放落來。

龍麒落棺未安葬,功德日夜做得忙;
閭山法主來安位,又請三清師爺官。

河南祖師安兩邊,超度功德做你先;
天神下降來超度,超度龍麒上西天。

鳳凰山上去安葬,孝男孝女盡成行;
文武百官送上路,金榜題名占地場。

金榜題名實是真,文武百官送起身;
鐵鏈吊棺未落土,繳去棺汗無官萌。

龍麒墳安龍口門,一年到暗水紛紛;
又何真龍結真穴,蔭出千萬好子孫。

風凰山上安祖墳,蔭出盤藍雷子孫;
山上人多難做食,分掌潮州各鄉村。

當初掌在鳳凰山,做得何食是清閒;
離田三丈無糧納,離木三丈便種山。

鳳凰山上一朵雲,無年無月水紛紛;
山高水冷難做食,也無穀米糶何銀。

今下唔比當初時,受盡阜老幾多氣;
朝中無親難講話,處處阜老欺侮你。

一想原先高辛皇,四門掛榜招賢郎;
無人收得番王倒,就是龍麒收番王。

二想山哈盤藍雷,京城唔掌出朝來;
清閒唔管諸閒事,自種林土山無稅。

三想陷浮四姓親,都是南京一路人;
當初唔在京城掌,走出山頭受苦辛。

收倒番王何主意,京城唔掌走出去;
唔肯儂皇分田地,子孫無業乃怨你。

山場來儂阜老爭,山無糧納爭唔贏;
朝里無親話難講,全身是金使唔成。

當初皇帝話言真,盤藍雷鐘好結親;
千萬男女莫作賤,莫嫁阜老做妻人。

當初皇帝話言真,吩咐盤藍四姓親;
女大莫去嫁阜老,阜老翻面便無情。

皇帝聖旨吩咐其,養女莫嫁阜老去;
幾多阜老無情義,銀兩對重莫嫁其。

皇帝聖旨話言是,受盡阜老幾多氣;
養女若去嫁阜老,好似細細未養其。

當初出朝在廣東,盤藍雷鍾共祖宗;
養女若去嫁阜老,就是除祖滅太公。

廣東掌了幾多年,盡作山場無分田;
山高土瘦難做食,走落別處去作田。

走落福建去作田,亦何田地亦何山;
作田作土是辛苦,作田亦要靠天年。

福建田土也是高,田土何壯也何瘦;
幾人命好做何食,幾人命歹做也無。

興化古田好田場,盤藍雷鍾掌西鄉;
阜老欺侮難做食,走落羅源儂連江。

福州大府管連江,連江羅源好田莊;
盤藍雷鍾四散掌,亦未掌著好田場。

掌在福建去開基,山哈四姓莫相欺;
你女若大我來度,我女若大你度去。

古田是古田, 古田人女似花千;
羅源人子過來定,年冬領酒擔豬爿。

羅源是羅源, 羅源人女似花旦;
連江人子過來定,年冬領酒過來扮。

連江是連江, 連江人女好個相;
古田人子過來定,年冬領酒擔豬羊。

古田羅源儂連江,都是山哈好住場;
乃因官差難做食,思量再搬掌浙江。

福建官差欺侮多,搬掌景寧儂雲和;
景寧雲和浙江管,也是掌在山頭多。

景寧雲和來開基,官府阜老也相欺;
又搬泰順平陽掌,麗水宣平也搬去。

藍雷鍾姓分遂昌,松陽也是好田場;
游蘭溪都何掌,大細男女都安康。

盤藍雷鍾一宗親,都是廣東一路人;
今下分出各縣掌,何事照顧莫退身。

盤藍雷鍾在廣東,出朝原來共祖宗;
今下分出各縣掌,話語講來都相同。

盤藍雷鍾一路人,莫來相爭欺祖親;
出朝祖歌唱過了,子孫萬代記在心。

盤藍雷鍾一路郎,親熱和氣何思量;
高辛皇歌傳世寶,萬古留傳子孫唱。

高皇歌文字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傳說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起源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歷史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發展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分類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製作工藝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藝術賞析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