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旺

高啟旺不服,聯絡20餘名青壯年,怒至“東大門”講理,鬥爭獲勝。 高啟旺挺身而出,聯絡王令等人,決定武裝攻城,營救宋氏父子,抗交捐稅。 三月底,高啟旺、王令等在徽村計議攻城,並焚香盟誓。

 高啟旺(1848—1910) 山東省海陽縣徽村人。出身貧寒。20歲時,出繼堂叔高孟起。繼父住宅四周,皆為“東大門”鄉紳所有。鄉紳百般刁難,企圖擠走高啟旺父子,獨占一方。高啟旺不服,聯絡20餘名青壯年,怒至“東大門”講理,鬥爭獲勝。高啟旺極富孝心,先後服侍四位尊長過世,並精心照顧孤寡四嬸歡度晚年。四嬸病危時,給高啟旺良田15畝;高寸土不收,慨然讓給五個缺地的叔伯弟兄。高不畏權勢,處事公正,深孚眾望,被村民推為會首。時村中請客送禮者甚多,高一概拒絕。鄰里發生糾紛,能直述是非,秉公排解,雙方心服,故村中流傳“事大事小,五爺啟旺一到就了”的美談。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初,徽村請來出色的京戲班,被官府知曉,派衙役到徽杜“捉官戲”(無償為縣衙演唱)。高理直氣壯,嚴詞拒絕:“徽村有我高啟旺當會首,官府休想捉官戲。”衙役素知五爺的脾氣,只得回衙復命,官府也無可奈何。翌年四月二十八日,徽村北廟演戲,公眾議定:“家家看戲,戶戶出錢,貧者減免”。眾皆樂從;惟有勤業堂仗勢拒不出錢。高帶領全班演員,手執槍刀劍戟,直奔勤業堂問罪。戶主趙廣代膽怯,當眾認錯,立即付錢。清宣統二年(1910年),劣紳趙世德強將富戶捐平攤在窮人身上。高啟旺率眾反對,趙攝於群威,只得取消平攤之法。同年,棉花山宋煊文因反抗苛捐雜稅,被知縣方奎逮捕下獄;其子宋塤吉為父鳴冤,亦遭禁錮。高啟旺挺身而出,聯絡王令等人,決定武裝攻城,營救宋氏父子,抗交捐稅。三月底,高啟旺、王令等在徽村計議攻城,並焚香盟誓。四月中旬,以高、王為首,暗約張明舉等數十人,在神山庵集會,商定攻城日期、步驟。會後,接到乳山鄉桃花社南泓村會首宋維屏密札,約高啟旺聯絡嵩山、行村、林寺三鄉民眾,與乳山鄉的農民、漁民統一行動,共破縣城。高啟旺發出轉牌(聯絡工具),集結萬人,於四月二十九日圍攻縣城。高啟旺年逾花甲,精神矍鑠,揮刀率眾攻破縣城,嚇跑知縣方奎,搗毀縣署大堂,救出宋氏父子,並約紳士王爾鑄等尋獲方奎,當面提出九項要求。方奎被迫應允。五月初二日,高啟旺等又率眾萬餘,展開為時半月的鬧鄉社耆鬥爭,將城裡、東村等20餘村土豪劣紳的不義之財,分給當地貧民。轟轟烈烈的農民鬥爭,使方奎被參革職。新任知縣許廷瑞上任後,肆行血腥鎮壓。當此恐怖時刻,高啟旺曾去棉花山與宋煊文議事,宋勸其外出暫避。高啟旺謝絕返里,於六月十二日與王令等撞鐘聚眾,繼續反抗官府。後被勤業堂眼線探知其密宿之處,不幸被捕,受盡酷刑,威武不屈。九月初六日,在城裡北門外斷魂碑前,慷慨就義,遺體葬於徽村碧桃嶺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