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盤理論

驅動盤理論

驅動盤指的是驅動程式,是直接工作在各種硬體設備上的軟體。正是通過驅動程式。各種硬體設備才能正常運行,達到既定的工作效果。

概述

驅動程式是直接工作在各種硬體設備上的軟體。正是通過驅動程式。各種硬體設備才能正常運行,達到既定的工作效果。

從理論上講,所有的硬體設備都需要安裝相應的驅動程式才能正常工作。但像CPU、記憶體、主機板、顯示器等設備卻並不需要安裝驅動程式也可以正常丁作。這主要是由於這些硬體對於一台個人計算機來說是必需的,所以設計人員將這些硬體列為BIOS/UEFI能直接支持的硬體。換句話說,上述硬體安裝後就可以被BIOS/UEFI和作業系統直接支持.不再需要安裝驅動程式。但是對於其他的硬體,例如,網卡、音效卡、顯示卡等卻必須要安裝驅動程式,不然這些硬體就無法正常工作。所以在安裝完系統之後,緊接著要安裝各種驅動程式。

驅動程式也有多種模式,比較熟悉的是微軟的“Win32”驅動模式,無論使用的是Windows XP,還是Windows 7/8作業系統,同樣的硬體只需安裝其相應的驅動程式即可。我們常常見到“For XP”或“Forwin8”之類的驅動程式,是由於這兩種作業系統的核心是不一樣的,需要針對Windows的不同版本進行修改。而無須根據不同的作業系統重新編寫驅動,這就給廠家和用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驅動分類

驅動程式可分為公版、非公版、加速版、測試版和WHQL版等幾種版本,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及硬體的情況下載不同的版本進行安裝。

公版:由硬體廠商開發的驅動程式,其兼容性很大,更新也快,適合使用該硬體的所有產品,在NVIDIA官方網站下載的所有顯示卡驅動都屬於公版驅動。

非公版:非公版驅動程式會根據具體硬體產品的功能進行改進並加入一些調節硬體屬性的工具,最大限度地提高該硬體產品的性能,非公版驅動只有華碩和微星等知名大廠才具有實力開發。

加速版:加速版是由硬體愛好者對公版驅動程式進行改進後產生的版本,使硬體設備的性能達到最佳,不過在穩定性和兼容性方面低於公版和非公版驅動程式。

測試版:硬體廠商在發布正式版驅動程式前會提供測試版驅動程式供用戶測試。這類驅動分為Alpha版和Beta版,其中Alpha版是廠商內部人員測試版本,Beta版是公開測試版本。

WHQL版:WHQL(Windows Hardware Quality Lads,WiIldows硬體質量實驗室)主要負責測試硬體驅動程式的兼容性和穩定性,驗證其是否能在Windows系統作業系統中穩定運行。該版本的特點是通過了WHQL認證,最大限度地保證了作業系統和硬體的穩定運行。

獲取驅動程式

驅動程式有以下3種途徑獲取。

使用作業系統提供的驅動程式

Windows作業系統中已經附帶了大量的通用驅動程式,這樣在安裝系統後,無須單獨安裝驅動程式就能使這些硬體設備正常運行。不過作業系統附帶的驅動程式總是有限的,如果作業系統附帶的驅動程式並不適用,這時就需要手動來安裝驅動程式了。

使用附帶的驅動程式盤中提供的驅動程式

各種硬體設備的生產廠商都會針對自己硬體設備的特點開發專門的驅動程式,並採用光碟的形式在銷售硬體設備的同時一併免費提供給用戶。這些由設備廠商直接開發的驅動程式都有較強的針對性,它們的性能無疑比Windows附帶的驅動程式要高一些。

通過網路下載

除了購買硬體時附帶的驅動程式盤之外,許多硬體廠商還會將相關驅動程式放到網上供用戶下載。由於這些驅動程式大多是硬體廠商最新推出的升級版本,它們的性能及穩定性無疑比用戶驅動程式盤中的驅動程式更好,下載這些最新的硬體驅動程式,以便對系統進行升級。

網路下載驅動程式的最大問題是用戶不知道自己硬體的型號。例如,要下載計算機獨立顯示卡驅動,只知道是NVIDIA顯示卡,但不知道具體型號。此時可藉助一些小軟體來查看硬體具體型號,如AIDA64(前身名為Everest)、驅動精靈等。

安裝順序

在安裝驅動程式時,應該特別留意驅動程式的安裝順序。如果不能按照順序安裝的話,有可能會造成頻繁的非法操作、部分硬體不能被Windows識別或是出現資源衝突,甚至會有黑屏當機等現象出現。

(1)在安裝驅動程式時應先安裝主機板的驅動程式,其中最需要安裝的是主機板識別和管理硬碟的IDE驅動程式。

(2)依次安裝顯示卡、音效卡、MODEM、印表機、滑鼠等驅動程式,這樣就能使各硬體發揮最好的效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