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山水電站

壩後電站裝機2×1250千瓦,發電流量2×7.5m3/s,設計水頭17.5米,年發電量1200萬度。 1#出線(124壩區線)為壩區防汛專用電源,主線總長825米,帶有配電變3台,總容量740KVA。 3#出線(126村組線)為馮家山附近農村提供電源,共帶有配變10台,總容量1120KVA。

馮家山水庫位於千河下游的陳倉、鳳翔、千陽三縣(區)交界處,是我省關中最大的蓄水工程。水庫工程於1970年動工興建,1974年下閘蓄水,同年8月向灌區供水灌溉,1980年整個工程基本建成,1982年1月竣工交付使用。該工程是以農業灌溉及工業、城市居民生活供水為主,兼作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
馮家山水電站由壩後一級電站、渠首二級電站和輸變電工程三部分組成,屬於小型水電站。馮家山水庫壩後電站位於水庫大壩下游,於1989年10月建成,是水庫資源綜合利用的配套工程,在灌溉季節利用水庫棄水發電,發揮調節作用。壩後電站裝機2×1250千瓦,發電流量2×7.5m3/s,設計水頭17.5米,年發電量1200萬度。所發電能由變電工程升壓至35KV,經20公里輸電線路輸送到縣功變電站併入大網。當水庫處電源發生故障時,電站機組亦可獨立運行,作為水庫大壩汛期備用電源。1996年電站管理處建成了渠首二級電站。它是充分利用壩後電站尾水的小(一)型水電工程,裝機2000千瓦,發電流量5.4m3/s,設計水頭46.6米,年發電量1200萬度,總投資660.8萬元。所發電能從高壓室6.3KV出線櫃用300米YJLV—3×185電纜引至戶外,再通過310米架空線路引至一級電站預留的3號發電機KYN高壓櫃,併入一級站6KV母線,與一級站兩台機組共同經主變升壓上網。
另外,馮家山水電站還負責樞紐開關站的運行與維護。馮家山水庫樞紐開關站原名為變電站,從1974年水庫建成下閘蓄水開始,便承擔了為水庫各閘的供電任務,同時也為馮家山附近農村提供供電。2003年進行改造後,線路和設備一次更新,實現了自動化管理。改造後的開關站設有兩路10KV進線及三路10KV出線。由一級站6KV母線經配網變(B2變)升壓至10KV,再經360米架空線路引至開關站做為主供;備供由陳村變電站馮家山111專線出線間隔經12千米10KV架空線路引至開關做為備供。1#出線(124壩區線)為壩區防汛專用電源,主線總長825米,帶有配電變3台,總容量740KVA。2#出線(125單位線)為樞紐地區各單位提供電源,主線總長580米,帶有250、160、180KVA配變各一台,總容量590KVA。3#出線(126村組線)為馮家山附近農村提供電源,共帶有配變10台,總容量1120KVA。
馮家山電站管理處成立於1989年8月30日,是馮家山水庫管理局下屬的科級水電事業單位。現有職工45人,其中主任5人,股長4人,黨員10人,有技術職稱的8人。主要組織機構有政辦股、財務股、生生技股、檢修股等,股以下設班組。主要工程包括生活設施有壩後電站、渠道二級電站、變電站、機關大院、運轉樓、開關站等,總占地面積18畝,綠化面積10畝,道路、場地硬化面積5000多平方米。發電總裝機4500千瓦,年發電量2000多萬度,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