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先波精細入微辨證講記

馮先波精細入微辨證講記

《馮先波精細入微辨證講記》是2012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俊。

內容簡介

《馮先波精細入微辨證講記》以臨床實用性為原則,收集和整理了名老中醫馮先波先生的臨床醫案,還原了馮先波老中醫在臨床實踐中辨證處方用藥的思考過程,既有理論總結,也有特色用藥的介紹,十分便於臨床醫師學習、利用。其內容有馮先波老中醫對耳鳴、胸痹、腹瀉、皮膚瘙癢等辨證治療的介紹;有腫瘤、中風等疑難病症的治療經驗;也有對磁石、倒提壺、黃連、板藍根等藥物套用的心得總結。其辨證、立法、處方、用藥均突出了馮先波老中醫之所長,皆屬經驗之談,多有創新之處,對於臨床醫師多有裨益。

目錄

第一章病性
實證類
第一節實火
十年耳鳴誤為虛,清肝降火顯神功
——耳鳴(肝膽火盛)
肝脈上行入目系,眼紅腫痛當尋肝
——天行赤眼(肝火上炎)
口臭乃為胃中熱,清胃泄熱佐芳香
——口臭(胃火壅盛)
膏粱厚味皆火毒,足生粉刺與疔瘡
——肺風粉刺(肺胃火毒)
第二節濕熱
鼻淵膿涕屬濕熱,清肝利膽濕熱消
——鼻淵(肝膽濕熱)
邪搏諸陽乃汗出,辨清病性是關鍵
——頭汗(肝膽濕熱)
陰中有物漂流下,綿綿不斷濕熱纏
——帶下(濕熱帶下)
第三節血瘀
不通則痛瘀為因,通經活血痛經療
——痛經(瘀血阻滯胞宮)
補瀉兼行治腰痛,瘀既去而正不傷
——腰痛(瘀血阻絡)
第四節氣滯食積
滿而不痛名日痞,調暢脾胃氣機宜
——實痞(胃腑氣滯)
小兒積滯多為實,消食導滯應為先
——食積(胃腑積滯)
第五節痰熱
痰擾元神病生癇,豁痰息風癇安定
——癇病(痰熱擾心)
虛證類
第六節氣虛
息肉術後聲嘶啞,金破不鳴是為因
——喉喑(肺脾氣虛)
便秘誤下兩年余,詳辨乃由氣虛致
——便秘(脾氣虛弱兼津液虧虛)
中醫治癌須辨證,並非諸癌皆能攻
——積聚(氣虛欲脫)
第七節血虛
看病當詳問病史,產後出血乃病因
——四肢不溫(血虛寒凝證)
第八節氣血兩虛
並非失眠皆重鎮,益氣補血亦催眠
——不寐(心脾氣血兩虛)
第九節氣津兩虛
消渴未必見消瘦,腎水不足乃是根
——消渴(脾腎氣陰兩虛)
第十節虛熱(陰虛)
晝夜皆有汗出證,究為何汗當合參
——汗證(陰虛火旺)
熱病後期氣陰傷,益氣養陰透熱兼
——低熱(氣陰兩虛發熱)
第十一節虛寒(陽虛)
丹田不暖雞鳴瀉,溫腎勿忘兼健脾
——五更泄瀉(脾腎陽虛)
第二章病位
第一節經絡
頭痛首分內與外,再辨病性與病位
——頭痛(肝經風熱阻絡)
上齒下齒皆是痛,不必拘泥胃與腸
——牙痛(陽明胃經火盛)
風為陽邪襲陽位。祛風通絡治口歪
——口僻(風熱上擾膽胃二經)
謹守《內經》十九條,諸痛癢瘡皆屬心
——口瘡(心經火盛)
第二節表里
證型不明該如何,辨證辨病需結合
——頭痛(風寒頭痛)
《內經》濕勝則濡泄,治在利水實大便
——泄瀉(外感寒濕)
陽結邪火多有餘,峻下熱結急存陰
——便秘(胃腸積熱傷陰)
第三節衛氣分與營血分
誰言“中醫不救急”,偏向“急症”虎山行
——外感發熱(外感風寒,入里化熱)
血熱瘙癢經不住,犀地涼血又涼心
——皮膚瘙癢(血熱夾風)
第四節臟腑
心煩不寐火為因,清心瀉火重安神
——不寐(心火熾盛)
濕熱邪毒蘊腸中,法擬仲景白頭翁
——赤白痢(大腸濕熱)
濕熱聚耳化為膿,循經病位在肝膽
——膿耳(肝膽濕熱)
石淋疼痛誰能忍。利尿排石是根本
——石淋(膀胱濕熱)
莪術入胃瘀化去,開胃進食能止痛
——胃脘痛(肝胃鬱熱)
並非眩暈皆陽亢,肝腎陰虛細中看
——眩暈(肝腎陰虛)
第五節上下
呼出心肺吸肝腎,標本虛實要兼顧
——痰喘證(上實下虛)
五臟六腑皆致淋,八正石韋熱淋治
——熱淋(下焦濕熱)
第三章複雜病機
第一節並列關係
邪在心則病心痛,本虛標實當明辨
——胸痹(心氣虧虛,瘀阻心脈)
本虛標實辨胸痹,痰瘀交阻宜化通
——胸痹(心氣陰虛,痰瘀內阻)
風寒外柬頸強痛,效仿《傷寒》葛根法
——痹證(風寒阻絡,氣血瘀滯)
心火肝脾濕熱搏,三黃百蛇能攻堅
——腎囊風(風、濕、熱夾雜為患)
外寒里熱痰濁阻,清熱散寒需兼顧
——哮證(寒包火哮證)
頭暈誤辨為肝火,虛處當從細中看
——頭暈(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肝經郁滯生乳癖,但從肝治癖自消
——乳癖(肝鬱氣滯血瘀)
第二節因果關係
硃砂安神效不顯,詳辨方知腑不通
——不寐(胃腸積熱傷陰)
津虧口乾熱作怪,清熱養陰治在胃
——口乾(胃熱津傷)
經水不調治帶下,帶下愈而經自愈
——月經不調(濕熱下注)
溫陽散寒溫不轉,通腑泄熱反回溫
——肢末不溫(胃腸積熱傷陰)
氣血虧虛虛為本,因虛致瘀瘀阻絡
——中風先兆(氣虛瘀阻)
第三節主次關係
但詢常法效不佳,卻從新法取佳效
——纏腰火丹(心肝火旺,兼有濕熱)
胃火腎火皆為火,一實一虛當詳辨
——面痛(胃熱陰虛)
脾虛為本濕為標,治在實脾與滲濕
——泄瀉(脾虛濕盛)
諸病黃家多濕熱,祛濕清熱勿忘脾
——黃疸(肝經濕熱,兼及脾虛)
月經全借腎水施,腎水乾涸則閉經
——閉經(腎虛兼氣血不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