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衙鎮

馬衙鎮位於著名佛教聖地九華山以西10公里,緊靠池城,全鎮轄16個行政村,318國道橫穿本鎮七個行政村,總人口28762人,總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農業人口25888人,耕地面積26206畝,山場85269畝,可養水面6632畝。地勢南高北低,山、丘、圩俱全。

基本信息

馬衙鎮位於著名佛教聖地九華山以西10公里,緊靠池城,全鎮轄16個行政村,318國道橫穿本鎮七個行政村,總人口28762人,總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農業人口25888人,耕地面積26206畝,山場85269畝,可養水面6632畝。地勢南高北低,山、丘、圩俱全。

資源

作為省級中心建制鎮,馬衙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有風景迷人的省級風景區——四嶺水庫風景區。馬衙鎮是安徽省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省中心建制鎮和安徽省33個建設用地流轉試點鎮之一,其資源豐富,交通、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備。近幾年經濟不斷增長,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環境

馬衙鎮由南向北呈現明顯的地域特色。一是高山區:海拔150~700米麵積約8萬多畝,盛產毛竹。四嶺馬衙兩座水庫蓄水量850多萬方,建有三級發電站,年發電量200萬度。二是沿國道畈區:面積約2萬畝,馬衙集鎮和90%以上的企事業單位都集中在這裡,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馬衙集鎮歷史悠久,近年來集鎮建設已具一定規模,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實現了硬化、亮化、綠化、美化的目標。三是丘陵區:面積約6萬多畝,以糧食生產和畜禽養殖為主,盛產優質大米,畜禽飼養量已形成一定規模。四是沿江湖圩區:面積約2萬多畝,其中豐收圩養殖水面達3000畝。這裡土地肥沃,水源豐富,是我鎮糧漁重要產地,盛產魚、蝦、蟹等優質水產品。

發展

為加快經濟發展,實現富民強鎮目標,馬衙鎮黨委、政府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切入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充分發揮資源、交通等優勢,全力構築三大經濟板塊:一是南部山區,重點發展林產品生產,主攻毛竹、板栗、蠶桑、藥材和山野菜等,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提高林產品經濟效益。二是中部城鎮及國道沿線,重點發展二、三產業,將其作為招商引資,發展工業、服務業、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重點地帶,目前已形成年產值約1億元、工業增加值約7000萬元的規模;三是北部圩區,重點發展種植養殖業,主攻優質稻米、花卉苗木、畜禽養殖、名特優水產品,力求通過引導、調整上規模,實現產業化發展。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教育、文化、科技、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促進兩個文明協調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