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他雄鷹

馬爾他雄鷹

《馬爾他之鷹》是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於1941年出品的犯罪、懸疑電影,改編自漢密特同名偵探小說。該電影由約翰·休斯頓執導,亨弗萊·鮑嘉、瑪麗·阿斯特、彼得·洛、沃爾特·休斯頓、沃德·邦德、格拉黛絲·喬治等人主演。

《馬爾他雄鷹》

片名:TheMalteseFalcon

《馬爾他雄鷹》《馬爾他雄鷹》

譯名:馬爾他雄鷹/梟巢喋血戰/群雄奪寶
導演:約翰·休斯頓JohnHuston
主演:漢弗萊·博加特HumphreyBogart
 彼得·洛PeterLorre
 瑪麗·阿斯特MaryAstor
 沃德·邦德WardBond
類型:犯罪/神秘/黑色片
片長:101分鐘
級別:美國:Unrated瑞典:15英國:PG德國:12芬蘭:K-16挪威:16加拿大:PG荷蘭:AL
發行:華納兄弟(WarnerBros.Pictures)
上映日期:1941年10月18日(USA)
IMDB評分:8.4/10(37,230votes)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三四十年代的舊金山市,薩姆·斯佩德和阿切爾是一對偵探搭檔,他們的任務就是穿梭於城市之間為形形色色地主顧辦案。一天他們接到了一樁買賣,一位貴婦人委託他們去尋找她失蹤的妹妹。他們在充分了解了相關資料之後發現,據說這名貴婦人的妹妹與一位叫做瑟斯的神秘男子在一起。本來他們認為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地尋人案件,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事情遠不像想像的那么簡單。這宗案子的幕後有著驚人的網路,以及錯綜複雜的案情。
阿切爾在調查這個案子的過程中被殺死,緊接著弗羅德·瑟斯也慘遭毒手而死於非命。很快警方就介入了,但警方的結論卻令人大跌眼鏡,他們認為斯佩德可能與阿切爾的妻子艾娃有染從而殺掉她的合伙人,一時間斯佩德不但沒有能夠進一步挖掘出案情的真相反而自身難保。斯佩德不願意放棄,他依然在暗中活動探查案情,他前去拜訪貴婦人,得知她的真名叫布里奇,曾與古特曼以及小流氓威爾默等人倒賣過古玩。隨著不斷地深入,古特曼找斯佩德請他們把一個無價之寶--"馬爾他雄鷹"雕像搞到手。而這是斯佩德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因為他要搞到這座雕像,就必須有一個人要承擔起謀殺阿切爾的責任,才能交出雕像。斯佩德會如何選擇呢?……

影片幕後

這部影片改編自偵探小說名作家達希爾·哈米特的暢銷作品--《馬爾他雄鷹》,這部小說是作者創作的第三部作品。這部小說為長篇小說體裁,首次出版發行於1930年。這部小說發行後非常受歡迎,被譽為"硬派偵探小說"的代表。並且在美國蘭登書屋"現代文庫"評選出的"20世紀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名列列第56位。
這部影片成為了數位大師的成名作,為他們開啟了神奇的電影生涯之旅。此片不僅僅是漢弗萊·博加特的成名作,也使休斯頓首次執導筒便一舉成名,使本片成為了影視黑色電影的經典作品。更讓亨弗萊·鮑嘉成為了當時一線男星,被公認為好萊塢首席硬漢。他所扮演的私家偵探薩姆·斯佩德也因此成為了銘記歷史的銀幕經典角色,和鮑嘉日後在《卡薩布蘭卡》中的角色一樣載入史冊。在《馬爾他雄鷹》上映前這個故事曾經兩度被改編成劇本搬上大銀幕,分別是1931年的版本和以《魔鬼遭遇女郎》(SatanMetaLday)為片名的版本,拍攝於1936年,但由於影片本身質量的問題,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
這部影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就是對原著的忠實再現,影片對白和場景與原著分毫不差,不過在結尾處提到莎士比亞確是亨弗萊·鮑嘉的建議。影片的拍攝過程僅僅用了兩個月,當時並不像現在擁有大量的後期製作和特技處理,所以在兩個月內完成影片也算是神速。而且整部影片的成本不足30萬美元。雖然影片整個拍攝過程很快,但影片長達20分鐘的高潮段落卻拍攝的非常艱難,足足用了快一周的時間才拍攝完成。而片中經典台詞"夢想由此構成"(Thestuffthatdreamsaremadeof)在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美國電影百佳台詞"榜上排到了第14位。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著名演員喬治·拉夫特(曾出演過《熱情似火》、《環遊地球八十天》)拒絕出演此片,理由是他認為這部影片一無是處。導演約翰·休斯頓本身還在影片中客串了父親這個角色。

影片簡評

這部影片絕對是黑色電影歷史上的經典之作,影片如實地還原了偵探小說大師漢密特的同名小說,將原著中的神秘黑暗感原汁原味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諸多偵探小說常用的符號,如神秘的貴婦、讓人難以理喻的怪人還有連環兇殺案件等等,都被導演用影像化的手段完美展現,而隨著劇情的一步步深入,人物關係、情節線索被全方位調動。而從人物角色的角度來說,極為緊湊的劇情,精彩絕倫的對白,塑造出了銘記歷史的硬漢Spade。
鮑嘉在本片中的表現完全能與《卡薩布蘭卡》中那個風流的Rick相媲美,相傳他點菸的動作還引起了一陣模仿風潮,所有的男士都競相模仿以顯示出自己的俊酷。鮑嘉在影片中塑造的斯佩德性格一如他的外型一般稜角分明,冷峻、強硬而帶有邪惡氣質。可以說斯佩德在影片前半段並不像是個背負使命的忍辱負重者,他的的價值取向其實很可疑,就連觀眾都不能肯定他到底是不是好人。也正是這種動機的模糊感,讓觀眾帶著疑問隨他一步步走入案件的核心,正當我們在懷疑他是不是為了利益、女人,抑或私慾走向黑暗的時候,他那一番大義凌然而光芒四射的陳詞,立馬使劇情清晰起來,而他的形象也變得無比高大!至此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都被導演所欺騙,但也正是這種對比強烈的表現手法使這個人物顯示出無比地機智、冷峻、而負有原則。
至於那句經典台詞"夢想由此構成"足以引起我們的無限思考,有"夢想"固然沒有錯,但為了夢想而不擇手段,甚至不惜鋌而走險殘害他人,那就只會被自己的貪婪而吞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