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鬥魚

馬尾鬥魚

馬尾鬥魚,是在中國市場上出現的鬥魚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

基本信息

簡介

馬尾鬥魚馬尾鬥魚
馬尾鬥魚在中國市場上出現的鬥魚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是最商品化的熱帶魚之一。顧名思義,馬尾鬥魚有著和馬尾一樣飄逸的尾鰭。作為熱帶觀賞魚的一種,馬尾鬥魚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且體態優美,顏色絢麗,為多數飼養者所喜愛。雖然說泰國鬥魚雄性之間容易發生爭鬥,但它們和大多數小型熱帶觀賞魚都能和平相處,是非常理想的混合飼養品種。馬尾鬥魚作為最常見的鬥魚,很多人認為它是泰國鬥魚中的下等魚,可是大家要知道,什麼東西都是又好有壞的,好的馬尾飄逸的足夠讓人尖叫。泰國鬥魚雄性之間容易發生爭鬥,但它們和大多數小型熱帶觀賞魚都能和平相處,是非常理想的混合飼養品種,因此大家可以放心飼養。
大家在家中飼養馬尾鬥魚,可在室內的桌上擺飾水族箱,泰國鬥魚飼養水溫平時要控制在22-26℃。馬尾鬥魚對餌料不挑剔,可用開水抄過的青菜、綠藻等或者是絲蚯蚓、血蟲、麵包蟲等,建議大家要將這些餌料和人工配合飼料混合餵養。而且在餵養的時候,要定時定位,時間長了之後,它們就會在那個地方等待餵食。
馬尾鬥魚的繁殖比較奇特,它的繁殖期間水溫控制在26-30℃即可,在繁殖時它會吐泡,使被咬斷的水草與水藻浮在水面,形成泡巢。有了泡巢後,它們會在這個地方內產卵、孵化、育仔。為了能讓小魚順利成長,卵後應該立即把雄魚移走。餵養剛孵化的仔魚,需餵輪蟲或篩過的蛋黃,因為它們實在是太小了。最後建議大家在飼養馬尾鬥魚的時候建議在水中加入適量的粗鹽。
全 名 馬尾鬥魚
英文名 Siamese fighting fish
拉丁名 Betta splendens
別 名 泰國鬥魚,暹羅鬥魚
產 地 東南亞,泰國
成體身長 6-8cm
水 溫 23-30℃
水 質 pH值6.2-7.9
類 型 鬥魚

特性

鬥魚的主要特徵是有一特別呼吸器官,稱之為“輔助器”,用來呼吸空氣,它能夠在水面吸一口氣送入輔助器里,進行氣體交換。鬥魚體背櫛鱗,背鰭和臀鰭均延長,鰭棘部長於鰭條部,腹鰭第一鰭條延長成絲狀,它的身體為淺褐色,具10條左右藍色或綠色橫帶,眼至鰓蓋帶有2-3條暗色斜帶,鰓蓋後緣具一藍斑。它能棲息沼池、溝渠的污水中。

繁育

鬥魚的繁殖比較奇特,它會吐泡,使被咬斷的水草與水藻浮在水面,形成泡巢,然後在泡巢內產卵、孵化、育仔。此間雄魚攻擊雌魚,故產卵後即把雄魚移走。另外,剛孵化的仔魚較小,需餵輪蟲或篩過的蛋黃。

飼養

家庭飼養鬥魚,可在室內一隅或桌上擺飾水族箱,平時將水溫控制在22-26℃,繁殖期間水溫控制在26-30℃即可。鬥魚對餌料不挑剔,可用植物性餌料(如開水抄過的青菜、綠藻等)、動物性餌料(如絲蚯蚓、血蟲、麵包蟲等)和人工配合飼料混合餵養。不論投餵哪種餌料,都要定時定位,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在固定的時間裡,鬥魚都會在那固定的位置等待。

飼養要點

鬥魚體色會變是和它的行動有關,顏色暗淡可能是由於沉睡或生病。如果換水觀察體色依舊如此則需下鹽,鹽的量約為普通勺子的六分之一。體色暗淡還有可能是因為天氣熱,天熱的時候須隔天換水以保持水中的溫度。另外溫度變化過大的話就肯能導致鬥魚得白點病,醫治不到位則會危及到其生命。 建議加入粗鹽,水量如果有2茶杯水那么多,加入半個大拇指指甲大小的一些粗鹽即可,一般2天之內就能把顏色變過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