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少敬

馬少敬,回族,寧夏固原縣紅崖堡人。 馬國瑞、馬英貴、馬少敬、馬國瑤、白受采帶領海、固兩縣回民,揭竿而起。 馬國琳任起義軍司令,馬英貴、馬少敬任副司令,馬國瑤任旅長。

馬少敬,回族,寧夏固原縣紅崖堡人。馬國琳馬國瑞的堂弟,學生出身。
1937年春天,國民黨海原縣長賈從城帶領一百多名常備隊(以後改保全隊),到大寨鄉,借搜匪為名,到處抓打民眾,搶掠財物,強姦婦女。馬國瑞、馬英貴、馬少敬、馬國瑤白受采帶領海、固兩縣回民,揭竿而起。
l938年農曆十二月初,回民在今西吉縣白崖鄉上白崖子爆發起義。槍斃了苦害百姓罪大惡極的十多個保長,大平民憤,大快人心,使國民黨在固、海、隆三縣的保甲組織陷於癱瘓。
在一月之內,起義軍發展到五千多人,聲勢大震,編制了六個團。馬國琳任起義軍司令,馬英貴、馬少敬任副司令,馬國瑤任旅長。
這時,國民黨第八戰區司令長官兼甘肅省主席朱紹良,聞報固、海、隆回民“造反”,圍攻固原縣城,急調國民黨三十五師師長馬鴻賓部、九十七師師長韓錫侯部、一九一師師長吳允周部、預備七師師長嚴明部等,分由中寧、平涼、靜寧前進,三面包圍,妄想殲滅起義軍于海、固山區。
同時,朱紹良採納了馬繼周的意見,組成以拜偉為團長的“宣撫慰問團”,到固原三營協同馬鴻賓收降馬國琳、馬英貴。
拜偉等人假意表示完全接受起義軍要求,馬英貴等人信以為真,認為協定已成,萬事大吉,只待國民黨封疆賜官,命令起義軍分散回鄉休息(有的人竟自行回家),待命集合。就在起義軍分散的同時,國民黨軍隊三十五師、一九一師進兵固原西山邊境,形成三面包圍之勢,使起義軍陷入重圍。多數人交槍投降,領了“良民證”,少數人上山堅持抵抗。
馬少敬被送蘭州軟禁八年,團長海登朋、馬占清解送蘭州槍斃。起義軍被殺一百多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