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皇家空軍

發展沿革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的前身為1958年6月2日成立
早期馬來西亞空軍
的馬來亞聯合邦空軍。1963年9月成立馬來西亞聯邦,改稱馬來西亞空軍。成立初期,組織指揮、行政管理和教育訓練等都山以英國為主的外籍人員控制。進入70年代,馬空軍推行“馬來化”,至1975年,軍官全部由馬來西亞人擔任。70年代中期開始,馬空軍加緊擴編部隊,至1989年底,兵力達到1.3萬人,擁有飛機250餘架。之後,馬空軍加強質量建設,重點是更新裝備,加強訓練,陸續從英國、美國、俄羅斯聯邦購買英國隼式、F/A-18、米格-29等型戰鬥機,並引進防空飛彈和防空預警系統,組建相關部隊。1993年9月,馬空軍組建空降部隊。

組織架構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司令部是空軍最高指揮機構,
馬來西亞空軍基地一覽
駐吉隆坡。空軍總長是空軍最高指揮官。空軍司令部以下按照戰時和平時分為兩個系統。戰時系統按照職能劃分,下設4個空軍師,師下設大隊,平時不配備飛機,戰時或執行任務時,根據需要臨時部署相關中隊,平時系統按照地理位置劃分,下設第l空軍區(駐關丹)、第2空軍區(駐拉布安),分管西馬和東馬的各個空軍基地。屬平時管理編制。空軍師和空軍區編制等級相同,不存在隸屬關係。此外,還下轄空軍飛行訓練中心(駐亞羅士達)、防空司令部(駐吉隆坡)、空軍通信控制中心〔駐關丹)。

主要機型

飛機標誌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的飛機機首標誌(Roundel)為圓形,中間為深藍色背景的十四芒星(聯邦之星),外圍一圈馬亞藍色象徵人民的團結;飛機尾鰭標誌(Fin Flash)為方形,依次為象徵皇室的黃色,象徵人民團結的藍色和象徵馬來西亞的馬亞藍(Maya Blue)。
機首標誌
垂尾標誌

數量列表

圖片/型號 來源 用途 數量
戰鬥機
蘇-30MKM多用途戰鬥機

俄羅斯
聯合飛機製造集團
重型空優維持 18
米格-29N

俄羅斯
聯合飛機製造集團
輕型前線支援 10
F/A-18打擊式戰鬥機

美國
波音航空航太
多用途支援打擊 8
BAE鷹式輕型戰鬥教練機

英國
BAE系統
輕型攻擊機 13
F-5E自由戰士

美國
諾斯羅普·格魯曼
偵察攔截機 13
運輸機/巡邏機/支援機
A400M運輸機

歐洲
空中客車
戰略空中運輸 訂購4架,正在交付
C-130大力神

美國
洛克希德
戰術空中運輸 15
CN-235運輸機

西班牙
CASA/IPTN
VIP運輸/人道主義救援 8
比奇超級空中國王200型客機

美國
比奇飛機公司
海上巡邏 4
塞納斯402

美國
塞納斯飛機公司
輕型人員輸送 10
波音737-700

美國
波音航空航太
空軍一號 1
教練機
馬基MB339

義大利
馬基飛機公司
初級教練機 8
BAE鷹式輕型教練機

英國
BAE系統
教練機 6
米格-29NUB

俄羅斯
聯合飛機製造集團
高級教練機 2
皮拉圖斯PC-7

瑞士
皮拉圖斯飛機
初級教練機 47
直升機
歐直EC725

歐洲
歐洲直升機公司
戰鬥搜尋與救援 12
S-61海王

美國
西科斯基
多用途運輸 29
S-70黑鷹

美國
西科斯基
VIP運輸 2
雲雀Ⅲ輕型直升機

法國
宇航公司
教練直升機 1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