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枝枯病

病菌均以菌絲體及子實體(分孢盤或分孢器)在植株上或病殘體上越冬,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進行侵染致病。 香椿在廣東全年都有種植,病菌在植株間輾轉傳播危害,越冬期並不明顯。 (2)合理密植,管理好肥水,適時噴施葉面肥,注意清溝排漬降濕提高植株抵抗力。

分布與危害

香椿枝枯病主要危害香椿幼嫩枝條。

症狀

病枝呈污褐色至灰白色枯死,其上散生針頭大的黑色小粒(病菌分孢器)或小黑點(病菌分生孢子盤),用手提放大鏡檢視,還可見黑色刺狀物(病菌分孢盤上的剛毛),這些都是本病表現的不同病徵。後期病枝皮層腐爛、脫落,露出木質部,與青綠色的健枝明顯有別。

病原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真菌,在廣東至少包括剌盤孢屬[Colletotrichum sp]和莖點屬[Phoma sp]。

發生規律

病菌均以菌絲體及子實體(分孢盤或分孢器)在植株上或病殘體上越冬,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進行侵染致病。香椿在廣東全年都有種植,病菌在植株間輾轉傳播危害,越冬期並不明顯。溫暖多雨的季節及天氣或植地低洼潮濕、鬱閉有利於發病。過施偏施氮肥的植株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從無病株選插條繁殖,必要時插條浸漬70%托布津+75%百菌清(1∶1)1500倍液1小時晾乾後待植。
(2)合理密植,管理好肥水,適時噴施葉面肥,注意清溝排漬降濕提高植株抵抗力。
(3)結合噴施葉面營養劑進行噴藥預防控病(加入40%三唑酮多菌靈可濕粉1000倍液,或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濕粉1000倍液,2~3次,10天左右1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