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人生的心法

養心:人生的心法

《養心:人生的心法》主要收錄了養心之道、心安在何處、道者不可離、理義悅我心、盡心以知天、不忍人之心、復性如初、人性本善、恆產恆心、以心傳心、天爵人心、心悅誠服、他人有心、仁義禮智根於心等內容。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養心:人生的心法》由華夏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陳潔,播音名陳希,出生於江蘇南通。畢業於東南大學。現任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首席主持人,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播音主持委員會理事,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

圖書目錄

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代序)
第一章靈魂的轉向
第二章養心之道
第三章心安在何處
第四章道者不可離
第五章理義悅我心
第六章盡心以知天
第七章不忍人之心
第八章復性如初
第九章人性本善
第十章恆產恆心
第十一章以心傳心
第十二章天爵人心
第十三章心悅誠服
第十四章他人有心
第十五章仁義禮智根於心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廣播是我的職業。十幾年來,我始終懷著一個新聞記者的責任與真誠,與深圳這座城市共同成長。
今天,當這本書完稿的時候,我心中充滿感激。衷心感謝深圳廣電集團的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的關心、支持,感謝所有朋友給予我的呵護、幫助!做我們廣播這行的有一句話:VoiceisPower。聲音就是力量。但這聲音必須出自良知,才能讓人感動。人是天地的心,新聞工作者是社會的良心。從做新聞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從來沒有把自己限制在直播間裡,而是懷著一個新聞記者的使命和良知,貼近現實生活,關注著人們的生活狀態,用眼去看,用心去思。
從業二十多年了,我做過多種類型的廣播、電視節目。雖然節目風格不同,但是,做每個節目,我總是把握兩條:思想的高度和心靈的厚度。做一個新聞工作者不僅需要責任與熱情,也必須具備內心的深沉與豐富,這樣才能對世態有冷靜的觀察,對人生有真切的體會,目光敏銳,貼近大眾,去挖掘生活中真正有價值的新聞,去傾聽來自社會的聲音。
電波是路,心靈是橋,直播間通向廣闊複雜的社會。一個時政節目主持人,面對社會問題,要充滿智慧,能夠體現公正;面對弱者,要充滿關懷和善良,用溫暖的話語,真誠地幫助民眾解決實際困難。在話筒前,我就是他們的朋友,和他們一起談生活,談生活中的煩惱;有時,又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特別重要的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論和人文素養。我主持的《理論與實踐》(後改為《希望對話》)節目差不多9年了,反響很好,比如《以人為本的哲學——科學發展觀》、《論語》、《孟子》等等,很多人聽後,都說非常感動,受到很多啟發。這個節目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我們以貼近生活、貼近人心的方式來解讀古聖先賢的人生哲理,在人們心中引發回味。 預言家諾曼·托馬斯有句名言:“想生活過得有意義,有個秘訣,就是有正確的信仰。”在這個轉型時期,構建正確的信仰需要堅強的心和不倦的努力。祈望我們的每一期節目,不僅能夠觸摸到時代的脈搏,還能讓大家感受到我們發自靈魂的呼喚。

序言

幾年前我第一次見陳希,是她邀我一起做電台節目。如今節目播了很多期,我成了周末直播間的常客,與陳希,也與許多聽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時常想,也許我們這檔節目可以叫做《希望對話》?
每次與陳希做節目,都好像是在與她的靈魂對話。子日:“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禮,有著非凡內涵;樂,有著無限意蘊。廣播是什麼?言語是什麼?它若飽蘸墨痕,卻不見心靈的血痕,又豈能感動人?如果言語是從心靈的清泉中來,它的豐富和絢爛豈不正是心靈美好的寫照么?
陳希正是心靈極其澄澈,對廣播與人生的關係深有領悟的人。
陳希是求道的人。古人言:文以載道,聲以傳情。十多年來,她在理論節目、校園節目、經濟節目、訪談節目、新聞時政節目中穿梭,探求豐十會之道、經濟之道、生命之道、生活之道。“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人,這世間的客旅,如何能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如何能在流變的紅塵中窺見永恆,在荒蕪的曠野中結出豐盛果實?一任靈魂在黑暗中昏昏入睡,無論人與文,都不會有光芒。而陳希主持節目,別有一番領悟,一番追求,無論經世濟道,還是政論學問,皆上下求索,言簡意深,追求生命上的領悟。這是人生的境界,亦是藝術的境界。
陳希是有愛的人。對家人的珍愛,對他人的關愛,對事業的摯愛,充實她的內心。古人云:人者,仁也。仁愛之道,大道也。道不遠人,道若不與人的生命和生活相結合,就不是道。人須弘道,將個體的血肉生命與道相連,去接納,去關懷。生活何等豐富,“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然而,是什麼觸動我的靈魂,令我流淚和顫慄?康德說,一幅作品,可能很完整,但是,卻沒有精神,沒有靈魂。何為靈魂,何為精神,就是其中的仁與愛,就是那動人之處啊。陳希主持過許多節目,尤以主持《深圳事大家議》、《民心橋》這些時政類節目廣為人知,並非她聲音何等甜美,她深人人心的力量是她的道德,她的仁義。她對民生極其關注,事情或大或小,民情或喜或怨,她都用極強的愛心去傾聽,以極大的勇氣去呼籲;在主持《理論與實踐》這樣的理論節目時,又追本溯源,求物之本末,事之終始。當初她接手做《理論與實踐》時,曾與我商議要多關注現代人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焦慮,於是我們做了很多期《心靈之旅》,講心靈的脆弱與堅強,污染與純潔。原以為抽象的道理沒人願聽,實際上有心的聽眾不少。像我們做的《平安》、《生命的喜悅》、《關愛與生命》、《博大的愛》、《慷慨》、《責任》等等,都很受聽眾喜愛,兩次獲得了廣東省理論宣傳一等獎。平心而論,真的要感謝陳希的主持。她的敏銳發問、清晰理路、廣博知識以及設身處地的慈悲心腸,是這個節目受聽眾好評的關鍵。
陳希是刻苦的人。白_T作以來,幾乎每年均有作品獲獎,她是深圳廣電集團首席主持人,全國優秀新聞丁作者。她本是經濟學的碩士,又刻苦自修,培訓學習,不斷拓展知識面,使得她主持政論節目得心應手,主持經濟節目頭頭是道,主持理論節目能夠探幽發微。她博聞強記,反應敏捷,而尤為讓人感動的,是時時刻刻的虛心學習、觀察、發問。我常感嘆,在這世間,若不發願研修,自苦心志,是不易獲得成功的。陳希學習既廣,體驗又深,也非常善於表達,主持風格自然、得體、大方,該犀利則犀利,直指人心;該親切則親切,春風拂面;追問時不留情面,體諒處以心傳心,同時在調查研究、發現問題方面思路清晰,邏輯嚴整,顯示了她深厚的才華和造詣。
陳希是真誠的人。聖·奧古斯丁在其傳世之作《懺悔錄》中說:“我內心的良醫,請你向我清楚說明我撰寫此書有何益處。”我如今寫這一篇短文,只想發出這樣的感嘆:做廣播,並非浮華之人能勝任。你與聽眾在電波中相遇,不見其人,不謀其面,只用一顆心來相通,何等奇妙,何等困難!你若用十指來彈琴,或許人不知你心弦的波動,但你用聲音來傾訴,何曾來得半點虛情假意?陳希的可貴之處在於她素其面而真其心,可見正心誠意才是一切的開始啊!這本書的寫作,正如她對聽眾坦言的那樣:我們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使大家生活得更美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