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露潭

飲露潭

飲露潭位於嶗山北九水景區的內七水。飲露潭因上有一道瀑布而顯得水流很急,且景致別樣,湍急的水流從直徑約半米的石洞間汩汩流出,儼然一張嘴正將飲下的瓊漿玉液源源不斷地吐出,散布其間的大小碎石不少,因而招引許多遊客雀躍般在此留影紀念。

基本信息

簡介

飲露潭飲露潭
嶗山北九水景區有十八潭,統稱為九水十八潭。一水有"至柔潭",二水有"居卑潭"、"未封潭"、"未始潭",三水有"無隅潭"、"無極潭",四水有"自取潭"、"俱化潭"、"中虛潭",五水有"有間潭"、"得魚潭",六水有"得意潭"、"無幾潭"、"不滯潭",七水有"餐霞潭"、"飲露潭",八水有"清心潭",九水有"洗耳潭"、"潮音瀑"等重要景點。遊覽區內建有旅遊度假村和療養院。曾以"九水明漪"之譽列嶗山十二景之一。
飲露潭位於內七水。飲露潭因上有一道瀑布而顯得水流很急,且景致別樣,湍急的水流從直徑約半米的石洞間汩汩流出,儼然一張嘴正將飲下的瓊漿玉液源源不斷地吐出,散布其間的大小碎石不少,因而招引許多遊客雀躍般在此留影紀念。
"飲露"取自《莊子內篇.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道家認為:露乃日月淨化,久服之則可散形入空,與雲氣合體,成為神仙。古人認為"露"是月亮產生的水,"霞"是日之精,露為月之華,飲露對身體有好處。《真誥》一書中還說,女仙張微子有服霧之法、吞霧之術,修煉時或坐或躺,閉目,呼出氣24口,呼淨了,把霧氣吞下去。書中說:"霧氣是山澤水火之華精,金石之盈氣也,久服之,則能散形入空,與雲氣合體。"能做到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的,當然就只有所謂的"神仙"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