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域電法

頻率域電法

頻率域電法是指研究大地穩態回響隨頻率變化的方法,頻率域電法又可分為頻率域激電法和頻率域電磁法。

分類介紹

1,“頻率域”這一提法大約可以朔源到1950年J.
2, Wait“變頻法”一文的發表.J.R.Wait關於“變頻法”(TheVariable2Frequen2

cyMethod)的研究工作(工作在1950年,文章發表於1959年)引起了勘查地球物理學界的廣泛關注[1].所謂變頻法就是一個頻率又一個頻率地改變頻率進行測量.與時間域激電法相比,變頻法以其需要的供電電流較小,裝備輕便以及抗干擾能力強而受人稱道, 因此推廣很快.到現在,西方國家的頻率域激電仍然是採用變頻法.但是,變頻法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缺點, 就是它至少必須在每一測點改變頻率供電、測量兩次,才能獲得反映地下情況的百分頻率效應(P.F. E),而不能兩個頻率同時測量,更不能多個頻率同時測量.首先這就影響了工作效率,特別是嚴重地降低
了掃面的效率;其二,變頻前後兩次觀測的外部條件和干擾因素不盡相同,無法發揮頻率域激電抗干擾能力強的優點;其三,不同的頻率在不同的時間測量,條件變了,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觀測的精度.其四,為了保持頻率改變前、後供電(激勵)電流的一致性,不得不採取穩流措施並調整電流保持變頻前後一致.這既增加了儀器的複雜性,又降低了效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