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從政道德啟示錄

領導幹部從政道德啟示錄

可見,“德者,得也”只說明了道德的表面現象,而為了誰“得”,以何種手段“得”,這才是道德及領導幹部從政道德的本質問題。 通過系統闡釋領導幹部從政道德之“道”,更容易從根本上說明我們黨對領導幹部“德”的要求,幫助領導幹部正確把握道德修養的方向。 《啟示錄》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依據道德的本質,遵循領導幹部從政道德的基本規範,對道德修養的方法作出了具體而明確的闡發,讓人看了之後能夠比較容易地找到通往道德殿堂的路徑。

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領導幹部從政道德啟示錄
領導幹部從政道德啟示錄

[圖書作者] 中央紀委宣傳教育室、中央組織部幹部教育局、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 編寫
[出版日期] 2013-6
[出版社] 中國方正出版社
[開本] 大32開
定 價:32.00元

內容簡介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我們黨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歷來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思想道德建設在促進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純潔黨員幹部隊伍中的重要作用。
本書緊密聯繫當前領導幹部思想、工作實際、從堅持喝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黨的民眾觀點、正確運用手中權力、堅持求真務實作風、創造經得起檢驗的實績、保持清正廉潔氣節、培養高尚情操,樹立正確親情觀等八個方面,對領導幹部堅持立身、謀事、用權、言行、創造、清廉、修身、齊家等方面的思想道德要求進行了深刻闡述。
本書以理服人、以德正人、運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恰當的引證、夾敘夾議、圖文並茂、深入淺出,達到了針對性、實效性、釋義性相結合,實現了理想性、引導性、可讀性相統一。本書由中紀委、中組部、中宣部等部位下文要求學習。

精品書評

讓從政道德在領導幹部心中紮根
——《領導幹部從政道德啟示錄》評介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領導幹部從政道德。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選拔幹部必須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準,要求全黨“抓好道德建設這個基礎,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為了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中央紀委宣傳教育室、中央組織部幹部教育局、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組織編寫了《領導幹部從政道德啟示錄》(以下簡稱《啟示錄》),近日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它堅持歷史與邏輯的統一,把科學理論和正確觀點寓於翔實的資料與生動的論述中,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引導性、可讀性,是一部從政道德教育的優秀教材。
這部《啟示錄》的顯著特點和優點,在於緊緊圍繞領導幹部為什麼要遵守從政道德、怎樣遵守從政道德這個主題,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緊密結合當前領導幹部道德建設的實際,從“道”、“法”、“術”三個層面系統地闡述了新時期黨對領導幹部從政道德的要求,給人以全面的啟示。
深刻論“道”,從揭示本質中指引方向。正如《啟示錄》所說,在我國古代,“道”和“德”最初是作為兩個獨立概念出現的。所謂“道”,是指自然運行及人世共通的道理,即普遍規律;而“德”,則是指立身根據和行為準則,進一步引申為人的德行、品行。“德”和“得”意義相近,指具體事物從“道”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對於“道”的認識修養有得於己,亦稱為“德”。從古代道與德的這種區別與聯繫中,可以感悟到,不論是社會道德還是領導幹部從政道德,都不是某一兩項的具體要求,而是多層次、多方面的系統要求;其中的頂層是“道”的要求,即抽象的、一般的要求。只有把道德之“道”講清楚,才能啟示人們正確認識和把握“德”的本質和真諦,從根本上解決好道德觀和道德修養的問題。
道德的本質是對利益關係的調整和維護。“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從古到今,人類從祈望某種“得”到實現某種“得”,一直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為了自己“得”而不惜損公肥私、損人利己,結果是自己“得”之越多,他人和社會的損失就越多;另一種情況則是自己“得”的同時,也考慮、照顧、幫助別人“得”,有的為了多數人的“得”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得”。這前一種情況,是缺“德”之“得”,後一種情況是有“德”之“得”。可見,“德者,得也”只說明了道德的表面現象,而為了誰“得”,以何種手段“得”,這才是道德及領導幹部從政道德的本質問題。領導幹部從政道德不是“私德”、“小德”,而是“公德”、“大德”,根本目的是維護人民共同的利益,努力使大家都能夠生存、生活下去,不斷提升生活的質量,這就是古人所講的“大德曰生”。基於對道德本質的認識,《啟示錄》突出了“道”的論述,不但深刻揭示了領導幹部“為公”的道理,強調了“權為民所用”的要求,而且進一步闡述了立身之道、謀事之道、用權之道、言行之道、創業之道、清廉之道、修身之道、齊家之道。通過系統闡釋領導幹部從政道德之“道”,更容易從根本上說明我們黨對領導幹部“德”的要求,幫助領導幹部正確把握道德修養的方向。
清晰說“法”,從分析範疇中啟示選擇。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來調節人的行為的規範手段。因此,明辨是與非、公與私等標準、規範,即古人所講的“法”,是道德教育的固有之義。《啟示錄》從現實領導幹部從政道德的實際情況出發,就八個方面的範疇,進行對立性解析,使人很容易清晰地辨知善與惡、對與錯,進而作出正確選擇。在立身方面,說明“是與非”不容含糊,啟示領導幹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謀事方面,說明“暖與冷”見證宗旨,啟示領導幹部堅持黨的民眾觀點;在用權方面,說明“公與私”不能混淆,啟示領導幹部正確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在言行方面,說明“真與假”衡量本色,啟示領導幹部堅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在創業方面,說明“實與虛”考驗品行,啟示領導幹部創造經得起檢驗的實績;在清廉方面,說明“廉與貪”涇渭分明,啟示領導幹部清正廉潔的氣節;在修身方面,說明“雅與俗”須慎重對待,啟示領導幹部培養高尚的情操;在齊家方面,說明“嚴與寬”要把握分寸,啟示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親情觀。這八個方面的對立性範疇一擺出來,對領導幹部從政道德的基本要求也就明確了。孰是孰非、何去何從,令人一目了然。
具體闡“術”,從探索方法中明確路徑。在我國歷史上,道德修養中的具體方法即“術”的問題,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一個典型。《啟示錄》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依據道德的本質,遵循領導幹部從政道德的基本規範,對道德修養的方法作出了具體而明確的闡發,讓人看了之後能夠比較容易地找到通往道德殿堂的路徑。例如,在引導領導幹部樹立民眾觀點問題上,具體闡述了“三個弄清楚”——弄清楚相信誰,始終把人民民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弄清楚依靠誰,自覺擺正與民眾的位置;弄清楚為了誰,始終牢記領導就是服務、幹部就是公僕。在引導領導幹部正確運用權力的問題上,具體提出要堅持民主執政、科學執政、依法執政;在注重用權受監督的問題上,領導幹部應樹立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善於在監督下開展工作。在引導領導幹部堅持求真務實作風問題上,強調敢講真話、光明磊落,勇於擔當、言行一致。在引導領導幹部保持清正廉潔氣節的問題上,告誡領導幹部要從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警惕“溫水煮青蛙”;要懂得“知足常樂、知止不殆”的道理,不要貪名、貪利,更不能發不義之財。總之,《啟示錄》引用了古今中外的大量故事和案例,生動地告訴人們,領導幹部從政道德的養成需要從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每一個領導幹部都能夠掌握從政道德的大道理、大原則、大趨勢,也都能夠成為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本文作者是邵景均

【簡介】
邵景均:中共中央紀委研究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部監察專員,研究員。
國務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央組織部特約評論員,《人民日報》特約高級編輯,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中國人才研究會、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全國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會常務理事。
主要研究領域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與領導,黨的建設與反腐倡廉。出版著作有:《領導與社會》、《發展與戰略》、《居安之思》、《執政當以民生為本》、《中國反腐倡廉之路》和《新中國反腐簡史》等十餘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