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縣人民法院

項城縣人民法院

項城市人民法院前身項城縣人民法院正式成立於1950年5月。1993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項城縣改為項城市,項城縣人民法院改為項城市人民法院,現址坐落於項城市團結路南段。全院現有人員176人,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數的95.6%,其中研究生15人。主要職能:依法法律規定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受理不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申訴和申請再審案件以及本院審判委員 會討論決定的再審案件,接受上級法院指令再審和交辦的案件,依法行使司法執行權和司法決定權,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司法建議,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等。

法院簡介

項城市人民法院坐落於項城市團結路南段,全院現有人員176人,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數的95.6%,其中研究生15人。轄區總面積1083平方公里,下轄15個鎮6個辦事處,人口120多萬。近年來,項城法院在項城市委的正確領導、在市人大的有力監督下,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讓每一個民眾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這條主線,確立了“狠抓第一要務,強化兩項管理,突出三項重點,促進四個提升,全力服務項城發展大局”的工作思路,不斷創新審判工作機制,拓展司法為民途徑,全面加強隊伍建設、審判管理和基層基礎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為促進項城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機構設定

項城市人民法院現設有立案一庭,立案二庭,刑事審判庭,少年審判庭,行政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民事審判三庭,民事審判四庭,水寨、南頓、秣陵、孫店、賈嶺、官會、丁集7個人民法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局(含執行一庭、執行二庭、執行三庭、執行四庭),政治處(含人事科、宣教科、綜合科)、辦公室、審判管理辦公室、司法技術室、研究室、紀檢監察室、司法警察大隊、績效考核辦公室,工會、婦聯等總計43個部門。

法院建設

近年來,項城法院在項城市委的正確領導、在市人大的有力監督下,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讓每一個民眾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這條主線,確立了“狠抓第一要務,強化兩項管理,突出三項重點,促進四個提升,全力服務項城發展大局”的工作思路,不斷創新審判工作機制,拓展司法為民途徑,在社會矛盾化解方面,構建了以法院指導為中心“市鄉村組”四級大民調網路,創新推出了“溫馨”、“尚德”、“誠信”“和諧”特色調解室,探索推行了訴前教育引導、立案調解、訴訟調解、執行調解、判後答疑的 “五步機制”,建立健全了人民調解、社會法官調解與訴訟調解銜接機制。在司法為民方面,投資40多萬元,建設了了集訴訟引導、立案速裁等八項功能於一體的 “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推行了一牌一卡一冊便民舉措,在全市21個鎮辦476個行政村懸掛便民服務牌476塊,印製便民聯繫卡14000張、便民服務手冊12000本,便民機制情暖民心。在文化建設方面,開設了法官論壇、道德講堂、法官俱樂部,利用辦公樓和審判樓走廊,建設了建設了層層有特色,層層不一樣的廉政教育警示、調解格言、英模人物、書畫攝影作品等12個特色長廊,文化建設異彩紛呈,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為促進項城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所獲榮譽

因工作成績比較突出,法院先後榮獲“全國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全省“思想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指導民調工作先進單位”、“2006-2010年度全省打黑除惡專項鬥爭先進集體”,全省民事、行政、刑事、執行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共榮立集體一等功6個次,個人一等功3人次,集體二等功13個次,個人二等功21人次;先後湧現出“全省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南頓人民法庭、秣陵人民法庭,“全國法院系統先進個人”等先進典型,榮獲“市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市先進法院”、“文明單位標兵”、“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等稱號。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