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頀

”。 ”。 曰:“《韶》,

【詞目】韶濩
【拼音】sháo hù ㄕㄠˊ ㄏㄨˋ
【釋義】亦作“ 韶護 ”。亦作“ 韶頀 ”。 湯 樂名。《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見舞《韶濩》者。” 杜預 註:“ 殷湯 樂。” 孔穎達 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稱濩也……韶亦紹也,言其能紹繼 大禹 也。”一說, 舜 樂和 湯 樂。《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步中《雅》《頌》,驟合《韶》《護》。” 李善 注引 鄭玄 曰:“《韶》, 舜 樂;《護》, 湯 樂也。”後亦以指廟堂、宮廷之樂,或泛指雅正的古樂。 漢 桓寬 《鹽鐵論·論菑》:“蓋 越 人美蠃蚌而簡太牢,鄙夫樂咋唶而怪韶濩。” 唐 元結 《欸乃曲》之三:“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雲山《韶濩》音。” 宋 陸游 《次金溪宗人伯政見寄韻》:“讀君長句還增氣,俗耳那聞《韶頀》聲?”明 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憲副》:“大人每稱之曰:‘公(袁可立子袁樞)雄才大略,翰苑韶頀。計部嘆巧婦之炊,冏寺羨空群之顧,首山無庚癸之諾,埛野多雲錦之胯。’”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夫不朽無如金石,相感莫如音樂,斯蓋藝術之鼎彝,詞林之《韶濩》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