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廣播電視台

韶關市廣播電視台

韶關市廣播電視台成立於1984年1月,是韶關市人民政府的一個財政全額撥款的行政職能部門,負責全市廣播電視行政管理和業務指導。現有5個內設機構:辦公室、總編室、人事監察科、事業技術科、社會管理科,局直屬單位包括韶關人民廣播電台、韶關電視台、韶關市有線廣播電視網路中心、韶關市廣播轉播台、中波發射台、微波中心站、722台、器材站、監測站。到去年底統計,全局共有幹部職工608人,其中,局機關在職34人,離退休78人。全市廣播電視系統1267人,專業技術人員557人,其中高級職稱10人,中級職稱148人,初級職稱339人。 多年來,韶關市廣播電視台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廣播電視部門的指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化改革,勇於開拓,使我市的廣播電視宣傳報導、事業建設和各項管理等工作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基本信息

歷史

世界上最早的電視台於1929年在英國試播(BBC),1936年正式開播,二戰後電視台在歐美普及。

韶關市廣播電視台 韶關市廣播電視台

北京電視台(1978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正式改為中央電視台)是中國第一家電視台, 於1958年5月1日試驗播出,中國電視事業由此誕生。當時北京電視台播出節目的頻率僅為每周四次,北京全市能收到節目的電視機也僅有幾十台;隨後上海、哈爾濱等地也建成了地方性電視台,但全國也只不過十幾家,湖南衛視連續八年奪得省級衛視第一的寶座 。

報導內容

電視台為韶關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目前全市共有廣播電台9座,開辦廣播節目10套,平均每天播出時間121小時;自辦電視頻道2個,平均每天播出時間21小時,特別是圍繞韶關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這個大局,扣緊“招商引資、城市建設、民營經濟”這三大戰略和“創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建全省文明城市”,以及“抗擊非典”等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喉舌功能和輿論引導作用,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中心工作的宣傳任務,為韶關三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宣傳報導工作中,我們還十分注意加強廣播電視的精品創作,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加大創作經費投入,催生了一批精品力作和名牌欄目。如韶關廣播台錄製的廣播劇《星星點燈》獲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韶關電視台拍攝的大型理論專題片《春暖寒極》最近獲得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及全國城市電視台社教類專題片一等獎。近年來,我市廣播電視節目在省台和中央台的用稿率逐年提高。其中,去年韶關電台在省台用稿達291篇,排在全省地級台第二名,在中央台用稿58篇;韶關電視台在省台用稿達559篇,並列全省地級台第一名,在中央台用稿50篇,創歷史最好成績。

覆蓋人口

不斷推進全市廣播電視事業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們堅持“有線為主、鞏固無線、城鄉並重”的網路建設和覆蓋思路,不斷開拓廣播電視產業功能,全面促進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據初步統計,去年全市廣播綜合覆蓋人口約310萬,覆蓋率達97.15%,其中,中央一套節目覆蓋率達84.32%,省一套達96.13%;電視綜合覆蓋人口約300萬,覆蓋率達96.1%,其中中央一套達92.18%,省一套達92.78%。 主要體現如下幾點:

改善韶關廣播電台的覆蓋

近年來,我局每年拿出100萬元改造設備,擴大調頻廣播的覆蓋面,提高覆蓋質量和收聽率,並使韶關廣播電台實現了網際網路實時廣播。

實現8個縣(市)光纖聯網

2001年下半年到2002年上半年,我們連續投入3000多萬元資金,架設光纖幹線400公里,全面實現了由市到縣的有線廣播電視光纖聯網。

完成市、縣城區網路升級改造

近年來,我們平均每年投入1000多萬元,按照750兆的星型拓撲結構和雙向傳輸標準,對市、縣城區有線廣播電視網路進行升級改造,不斷擴大市、縣城區有線電視網路規模。到去年底統計,全市有線廣播電視網路總長9429.25公里,其中,光纜978.25公里皮長, 地市級專用幹線光纜400公里皮長。全市有線電視用戶32.73萬戶,其中市區13萬戶。

全面推進鎮、村光纖聯網

2002年我們實現了市到縣光纖聯網後,2003年以來,我們把鎮、村有線廣播電視光纖聯網工作作為促進全市信息化建設和推進“兩數”業務的一項基礎設施來抓,並於2003年12月9日,以市政府的名義在翁源縣召開了全市廣播電視鄉鎮光纖聯網會議,促進了全市鎮、村光纖聯網工作全面起步。到目前為止,全市有將近半數的鄉鎮和100多個村委會實現了有線廣播電視光纖聯網。

加快台、站設備的更新改造步伐

儘管資金不足,近年來,我們仍拿出一定資金提高電台、電視台、網路中心的采、編、播裝備水平,大大改善播出質量和服務水平。目前,韶關廣播電台擁有數位化音頻工作站10個。韶關電視台擁有非線性編輯系統6套,以及電視轉播車一輛等先進設備。韶關有線廣播電視網路中心建起了數位電視傳輸平台,解決了網際網路出口問題,通過有線電視網路,能為用戶提供30多套清晰的模擬電視節目和60多套高清晰的數位電視節目,以及有線電視寬頻高速上網等多項優質服務。

確保了廣播電視安全播出

近年來,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工作使命感,千方百計確保了我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和傳輸。尤其是在防範不法分子的破壞方面,我們嚴格按照廣電總局、省局的部署,不斷完善安全播出領導機構,健全安全播出統一調度指揮系統,還分別與各縣(市)廣電局局長和10多家駐韶中省廠礦負責人簽訂了安全播出和傳輸責任書。並制定了一系列應急預案措施,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值班監聽監視和巡邏保衛,確保了我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和傳輸。

社會管理

近年來,我們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社會管理工作,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加強對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的安裝、使用、銷售《許可證》年檢年審和持證行為的監督管理。同時,我們還加大了《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會同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加強對全市有線電視“網中網”的清理整頓,加強對信息網傳輸視聽節目情況的檢查監管,確保了我市廣播電視健康發展。

產業經營創

近年來,我們在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喉舌功能的同時,不斷擴大產業功能,把廣播電視的產業經營創收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計拓展廣告、有線電視用戶、數位電視、寬頻上網等多種增值業務。尤其是去年以來,在經受了“非典”和上級媒體等多種因素的衝擊下,我們採取了果斷的措施,千方百計拓展門路,增加創收,有效地扭轉了滑坡趨勢。據初步統計,近五年以來,我局經營創收大約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長,高於當地GDP的增幅。其中,去年在經受了“非典”等多種因素的衝擊下全局經營創收同比仍然增長10%。同時,我們還把幫助各縣(市)廣電局的發展當作己任,千方百計扶持縣(市)廣播電視局發展業務,增加收入。力爭在二三年內催生二至三個經濟收入超千萬元的縣(市)廣電局,使全市各縣(市)廣電局年平均經濟收入達到六七百萬元,有效地增強韶關廣播電視的整體經濟實力。

發展現狀

我國已擁有由衛星、有線、無線等多種技術手段組成的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網。截至2002年底,全國共有電視台360家,廣播電視台1300家。電視節目套數2058套,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4.54%。我國現有衛星廣播接收站約18.9萬座,衛星系統傳輸中央、地方電視節目和教育節目共47套。廣播電視系統擁有國家光纜幹線網3.9萬公里,省級光纜幹線網超過11萬公里,市級以下光纜傳輸網超過30萬公里,連通2000多個縣級網,1000多個企業網,3000多個社區,全國光纜總長度超過300萬公里,有線電視用戶高達1億 。

電視台列表

中央電視台

湖南電視台

西遊電視台

天津電視台

陝西電視台

雲南電視台

廣東電視台

河北電視台

遼寧電視台

山東電視台

山西電視台

內蒙古電視台

吉林電視台

黑龍江電視台

浙江電視台

安徽電視台

福建電視台

江西電視台

河南電視台

湖北電視台

海南電視台

廣西電視台

重慶電視台

四川電視台

甘肅電視台

寧夏電視台

新疆電視台

貴州電視台

雲南電視台

新疆兵團電視台

西藏電視台

北京卡酷動畫衛視

延邊衛視

湖南金鷹卡通衛視

上海炫動卡通衛視

上海體育頻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