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昭侯求亡爪

【人物簡介】
韓昭侯(?一前333)韓國君主、戰國七雄之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韓國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縣),後來又徙都陽翟(今河南省禹縣),又遷都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現在河南省西北部和陝西省東部是當時韓國領土)。韓昭侯在位二十八年(公元前362--前333年),昭是他的諡號。韓昭侯在位時曾用申不害為相,內修政務,外御強敵,國勢安定。
原文
韓昭候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誠不。
韓昭侯求亡爪》參考譯文
韓昭侯握住自己的指甲,假裝丟了一片指甲,很急忙的命人尋找。隨從於是剪下自己的指甲獻給他。韓昭侯憑藉這樣來考察隨從是否忠於自己。
語出《韓非子》
【注釋】
佯:假裝
求:尋找
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隨從於是剪下自己的指甲來獻給他
目的:以此察左右之誠不,即察看他的隨處是否忠誠於他。
小故事
韓昭侯是韓國的君主戰國七雄之一,韓昭侯由於任用申不害為相國,使韓國兵強國治。
申不害原來本是鄭國的一個地位很卑微的小官,由於他學習和掌握了黃老刑名的學說,就向韓昭侯講說“刑名之學”,請求昭侯任用他。韓昭侯很欣賞申不害的才學,就任命他為韓國的相國。在昭侯的支持下,申不害對內整治政教,對外應付各國,前後搞了十五年,使韓國一直保持著強國的地位,並著書兩篇,名為《申子》。
可是,有一次申不害為他的叔叔哥哥請求官職,韓昭侯卻不答應。為此,申不害一臉的不高興。昭侯對他說:“我向你學習的目的,是打算用來治理國家的。現在是聽從你的請求而廢棄你的學說呢?還是實行你的學說而廢棄你的請求呢?你不是曾經教導我修治功勞記錄,必須審視功勞大小來任用人,而今你卻在法外另有私求,那我聽哪個話才對呢?”申不害知道自己錯了,趕緊向昭侯請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