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弟

韓小弟

韓小弟,出生於1968年,於1992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現於復旦大學合併),獲醫學學士學位。

基本信息

韓小弟 韓小弟

於2000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北京天壇普華醫院副院長,神經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天壇普華醫院首席專家,Jouran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 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員,於1992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現於復旦大學合併),於2000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師從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趙繼宗教授,參與北京市許多重大課題的研究,並且參與神經外科書籍的編譯。 韓小弟博士在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工作十餘年,負責膠質瘤綜合治療以及外國進口藥物臨床研究工作 ,後在美國堪薩斯州Wichita州立大學和紐約州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神經外科負責博士後工作(幹細胞治療),現主要從事神經外科疾病,腦血管疾病,膠質瘤術后綜合治療,神經幹細胞治療腦外傷、腦癱、腦出血、腦梗塞後遺症、脊髓損傷等。對膠質瘤的免疫治療非常擅長,同時對膠質瘤術后綜合有獨特的治療方法。是國內較早提出“膠質瘤術后綜合治療”這種觀點的專家之一,是國際知名的膠質瘤手術及其術后綜合治療專家,被譽為中國靶向治療第一人。

工作經歷:

1992年1月-1992年7月: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再實習

1992年8月—1997年8月: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 住院醫師

1997年9月—2003年9月: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2003年 9月—2005年8月: 澳大利亞墨爾本The Alfred醫院神經外科 註冊醫師

2005年9月---2007年9月:北京天壇普華醫院神經外科(天壇醫院合資病房) 副主任醫師,神經外科科主任,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9月—2008年12月:美國堪薩斯州Wichita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幹細胞治療腦腫瘤,文章已經發表 Cell Cycle)

2008年12月-至今: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神經外科博士後工作 (幹細胞治療神經損傷)

所獲獎勵:

1.2005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微創神經外科技術平台的建立及臨床套用”(H01-2004-041) 作者之一

2.2001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顱內巨大動脈瘤、巨大腦血管畸形外科治療的深入研究”

3.1995年北京天壇醫院先進個人

參加學會:

中澳生物醫學學會 會員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 會員

中國醫師協會 會員

北京抗癌協會 會員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 會員

Jouran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 審稿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評審員

研究經歷

1.臨床研究:

1994年起開始研究腦腫瘤及動脈瘤的臨床治療和機理。並發表和合作發表多篇文章(參見發表文章)

1995年,參加趙繼宗教授負責的國家“九五”攻關 “顱內巨大動脈瘤、巨大腦血管畸形外科治療的深入研究”。

1997年從事惡性膠質瘤手術後化療的研究(參見發表文章)

1999年開始神經外科手術導航的臨床研究 (參見文章)

2000年起開始腫瘤的免疫疫苗臨床治療的觀察和研究

2003年至 2005年:顱腦外傷後的神經修復(澳大利亞)

2005年至今:神經幹細胞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腦損傷的研究

2.實驗室研究:

1995年—2003年:

膠質瘤的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尤其是腫瘤血管生成的機理及相關的基因表達。(見發表文章)。

2003年-至今:腦外傷後的內源性神經幹細胞的修復

2007年—2008年:幹細胞治療腦膠質瘤(美國堪薩斯)

2008年至今:幹細胞治療腦脊髓損傷以及神經修復(美國羅切斯特大學)

參加編譯專著

《神經外科手冊》,趙繼宗主譯,山東科技出版社,2004

《神經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 趙繼宗主編,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

發表文章及會議交流:

1.Inhibition of intracranial glioma growth by endometrial regenerative cells.

2.Inhibition of intracranial glioma growth by endometrial regenerative cells.

3.Neurogenesis and glial proliferation are stimulated following diffus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adult rats.

4.E-selectin expression increased in human 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 tissues.

5.Inhibition of Nogo-66 Receptor 1 Enhances Recovery of Cognitive Func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Mice.

6.Cerebral aneurysm associated with von-Recklinghausen’s neurofibromatosis: A case report . Surg Neurol 1998: 50; 592-596

7.膠質瘤術後Fotemustine 化療的療效和毒性評估。世界醫學雜誌,12(3):16-19,1999。

8.馬尾腫瘤。中華神經外科雜誌,1998:14(6),328-330。

9.頸內動脈注射緩激肽類似物RMP-7可增強BTB的通透性。中國醫學論壇報,1997年12月。

10.評估星形細胞源性神經膠質瘤預後的標誌物。中國醫學論壇報,1997年5月。

11.嗜酸瘤細胞性腦膜瘤。中國醫學論壇報,1997年10月。

12.原發性肺部腦膜瘤。中國醫學論壇報,1998年3月。
13.幕上膠質瘤的腦脊液播散(綜述). 國外醫學神經病學和神經外科學分冊,2001:28(2), 128-131。

14.Combination of Intraoperative Embolization with Surgical Resection for Treatment of Giant Cerebral AVMs. J . Neurosurg. 2001, 94: 158A-159A.

15.低分級膠質瘤的導航手術。2001年3月第二屆中國微創神經外科會議交流,上海。

16.The expression of thrombospondine1(TSP1) and thrombospondine2 (TSP2) mRNA and their correlated with microvessels density in gliomas。(大會發言,第12屆世界神經外科會議,悉尼, 澳大利亞,2001年,全文收錄於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 12th World Congress of Neurosurgery.)

17.術中實時超聲結合導航系統切除腦深部病變,2003年西安國際神經外科會議交流

18.Applicatin of Frameless Stereotaxy in Craniotomy Procedures: Clinical Evaluation. Neurosurgery Quarterly, 2003, 13(1):51-55.

19.“神經導航術”日臻成熟,2003年健康報

20.眉弓鎖孔入路切除前顱凹和鞍區病變: 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2004,117 (3) 323-326

21.微創切除島葉病變:42例臨床報告。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 2004, 117(7), 1104-1108

22.福莫斯丁治療成人幕上惡性膠質瘤,中國藥學雜誌,2004, 39 (10), 788-790

23.VEGF受體KDR 和FLT-1 mRNA 表達和膠質瘤病理的關係,北京醫學雜誌, 2004, 26 (1) 10-13

24.Inhibition of intracranial glioma growth by endometrial regenerative cells, Cell Cycle 8:4,1-5;2009

25.Imipramine Treatment contributes to recovery of congnitive but not motor function following 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 injury in mice, Journal of Neurotrauma (accept),2010

所參與的研究基金

1.1997-2000: 20,000 北京天壇醫院青年基金: 膠質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機理。(獨立完成)

2.1995-2001:2,000,000 顱內巨大動脈瘤、巨大腦血管畸形外科治療的深入研究。(主要參與)

3.1998-2003: 2,000,000 北京市科技局 重大課題: 微創神經外科技術平台的建立和套用。(主要參與)

4.2004: 12,000澳元: 澳大利亞Alfred 基金:炎症因子和神經營養因子對實驗性腦損傷後神經再生的影響。(主要研究者)

5.2005-2007: 300,000. 北京市科技局 國際合作基金(中澳合作基金): 內源性神經幹細胞誘導修復外傷性腦損傷的研究。 (主要研究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