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家情報院

韓國國家情報院

韓國國家情報院(英語:National Intelligence Service, NIS),前身為中央情報部(KCIA),是大韓民國的情報及國家安全機關。首任部長是金鐘泌,於1961年成立。韓國情報院是仿照美國中央情報局建立的,中情局在相當長時期內擔任其顧問,這兩個情治單位在有關朝鮮情報方面進行了長期的合作。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韓國國家情報院韓國國家情報院

1968年,韓國中央情報部的特工將數位僑居西德的朝鮮族僑胞綁架回漢城(今首爾),嚴刑審訊後指控他們“親朝鮮”和“觸犯國家安全法”。迫於國際重壓,西德政府中斷了與韓國的外交關係。

1973年8月8日,流亡到日本的金大中出席由韓國民主統一黨領導人士在東京大皇宮飯店2212室舉行的聚會。會議結束後,金大中走出2212室,遭一群身份不明的人綁架。此後,金大中被帶到日本大坂,再到韓國首都漢城。據報導,金大中後來回憶說,在一艘前往韓國的船上,他的雙腳被繫上重物,綁架者似乎打算把他淹死在海里。日本自衛隊注意到了這艘船,開始追逐,綁架者被迫放棄計畫,金大中後來在韓國釜山獲釋。2000年,金大中當選韓國總統後表示,當年製造這起綁架事件的正是中央情報部的特工。

1997年韓國總統大選前,時任韓國駐美國大使洪錫炫和三星集團結構調整本部長李鶴洙,討論了向執政黨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會昌及其他有潛力的候選人提供大選資金的事情。安全企劃部對洪錫炫和李鶴洙等政界和經濟界高層人物進行竊聽,先後製作了1000多份竊聽錄音帶和筆錄。

自1998年朝鮮的“大浦洞”飛彈飛越日本領空後,日本情治單位,如內閣調查室、防衛廳情報本部等對朝鮮的動向日益關注。為了獲得更多有用的情報,日本情治單位近年來明顯加大了與韓國情報院的協作,雙方不但經常交換情報,還與美國一起共同展開對朝鮮飛彈發射、軍事演習等動向的情報偵察活動。國際情報專家指出,在朝鮮半島上,一個以朝鮮為對象的美、日、韓三國“情報軸心”正在形成。

1999年,安企部更名為國家情報院,竊聽醜聞隨之曝光。這一醜聞的徹底曝光讓國家情報院被迫脫離國內政治情報領域,全力從事對外情報蒐集。

2002年3月,前韓國特工舉行大規模的遊行示威,要求政府給予賠償。國際輿論也給予關注,前韓國特工的經歷將被拍成電影。韓國政府開始改變保持沉默的態度,悄悄地同意給予一些特工以賠償,並具體準備了按時期分等級支付補償金的方案,但受到“派北特工”們的反對。10月,在釜山舉行“亞運會”期間,“派北特工”再次舉行示威活動,進而演變成騷亂。其間9名警察受傷,警方逮捕大約200人,審訊中發現這些前特工準備襲擊“那幫朝鮮人”。

2003年6月20日,韓國總統盧武鉉在新任國家情報院院長高泳耇陪同下,視察韓國國家情報院,並與該院20多位高官合影。當天至22日上午,這張合影出現在韓國一個知名網站上,並被多家網站轉載,均被放在十分顯著的位置上。照片既大又清晰,在網上“示眾”41小時,韓國情報院高官集體曝光。韓國國家保密法規定,除國家情報院院長和4位副院長外,其餘22人都是“絕對保密人物”,不允許公開身份,更禁止在公開場合露面。這一泄密事件後果十分嚴重,被曝光者將被調換工作,因而實際上導致情報院高層幹部“全軍復滅”。24日,韓國總統府發言人公開聲明對此次泄密事件道歉,並撤消專職攝影師徐某的職務,趕出青瓦台。

組成機構

韓國國家情報院現設3個處:

國際情報處

朝鮮情報處

國內事務處

在海外設立了39個情報站,其中三分之一的情報站秘密設在中國(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日本和朝鮮,工作人員超過6萬人,每年的開支約7000億至8000億韓元。

主要職能

韓國國家情報院主要負責蒐集國內外的戰略情報,保護管理對國家安危有重大影響的主要資料,協同國家安全和海外反間諜行動。 “國家情報院法”第3條職責

國外和國內安全信息的收集,創建和分發(如國際犯罪,恐怖主義和情報組織,反政府組織)

國家機密檔案・材料・設施的保全維護及區域安全操作業務

捜查刑法中內亂罪、外叛罪、軍事刑法中反叛罪、暗號不正確使用罪、軍事機密保護法範圍內罪狀、國家保全法範圍內罪狀

國情院職員的職務に系わる犯罪に対する捜查

情報及保全業務的企劃調整

政治

2015年02月27日,李丙琪獲青瓦台秘書室長(部長級)提名。

政治醜聞

張成澤事件

2013年10月9日,韓國國家情報院因向全世界通報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姑父張成澤被革職的訊息而一舉成名。朝鮮官方通訊社朝鮮中央通訊社證實了張成澤已被解除一切職務,並稱他的一系列罪行包括腐敗、玩弄女性和吸毒。

購買黑客軟體

一名韓國國會議員在2015年7月14日說,韓國國家情報院曾向一家義大利公司購買了一款黑客軟體,不過該情治單位表示並未用於竊聽韓國公民。

執政黨新國家黨議員李哲宇就此事參加閉門會議後告訴媒體記者,韓國國家情報院在會議上告訴多名國會議員,該情治單位確實購買過這種監控軟體,目的是提升韓國打網路戰的能力。

韓國國家情報院2012年1月和7月均曾向一個名為“黑客團隊”的義大利監控軟體銷售商購買黑客軟體,然後交給20人使用。這種黑客軟體可以用於盜取電腦數據,以及遠程操控智慧型手機和電腦。

一名軍方官員告訴韓聯社記者,“黑客團隊”公司還曾於2013年3月參觀韓國軍隊一支專門負責監控朝鮮的部隊,並且向該部隊演示如何使用這款黑客軟體。

韓國國家情報院堅稱,此次購買黑客軟體純屬用於研究,從未用於監聽韓國公民 。

歷任部長

中央情報時期

金鐘泌1961年5月20日-1963年1月6日

金容珣1963年1月7日-1963年2月2日

金在春1963年2月21日-1963年7月11日

金炯旭1963年7月12日-1969年10月20日

金桂元1969年10月21日-1970年12月20日

李厚洛1970年12月21日-1973年12月2日

申稙秀1973年12月3日-1976年12月3日

金載圭1976年12月4日-1979年10月26日

李熺性1979年10月30日-1979年12月12日

尹鎰均(代理部長)1979年12月13日-1980年4月13日

全斗煥1980年4月14日-1980年7月17日

安全企劃時期

俞學聖1980年7月18日-1982年6月1日

盧信永1982年6月2日-1985年2月18日

張世東1985年2月19日-1987年5月25日

安武赫1987年5月26日-1988年5月6日

裴命仁1988年5月7日-1988年12月4日

朴世直1988年12月5日-1989年7月18日

徐東權1989年7月19日-1992年3月30日

李相淵1992年3月31日-1992年10月8日

李賢雨1992年10月9日-1993年2月2日

金惠1993年2月26日-1994年12月23日

權寧海1994年12月24日-1998年3月4日

情報院時期

李鍾贊1998年3月5日-1999年5月25日

千容宅1999年5月26日-1999年12月23日

林東源1999年12月24日-2001年3月26日

辛建2001年3月27日-2003年4月24日

高泳耇2003年4月25日-2005年7月10日

金升圭2005年7月11日-2006年11月22日

金萬福2006年11月23日-2008年2月11日

金成浩2008年3月26日-2009年2月12日

元世勛2009年2月12日至今

被起訴事件

2013年1月23日,據韓聯社報導,韓國警察大學前任犯罪心理學教授表蒼園(音)由於最近批評韓國情治單位――韓國國家情報院(簡稱“國情院”)“無能”,被國情院以“名譽毀損”為由起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