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命

非命是中國戰國初期墨子的一種學說。主張非命而尚力,肯定了勞動的重要作用。

基本信息

非命

正文

中國戰國初期墨子的一種學說。《墨子》書中的《非命》上、中、下三篇,記述了墨子反對命定論的言論。
春秋末年,儒學鼓吹天命論,認為“壽夭貧富,安危治亂,固有天命”。墨子針鋒相對地提出:“命者,暴王所作,窮人所述,非仁者之言也”。他認為命定論是殘暴的統治者編造出來的,不是“仁”者的言論。他還運用“三表”法否定了“命”的存在,提出自古及今,生民以來,未嘗有“見命之物,聞命之聲者”。他認為天命思想不僅沒有經驗的根據,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是有害的。墨子指出,決定人生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亂者得治”,原因不在“命”,而“以為其力也”。
墨子主張非命而尚力,肯定了勞動的重要作用。這是人類對自身力量的初步認識,同時也表達了古代勞動者力圖擺脫傳統天命思想束縛的願望。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