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

青葙子

青葙子一年生草本,高達1m。莖直立,綠色或帶紅紫色,有縱條紋。葉互生,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9cm,寬1~3cm。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乾膜質,淡紅色,後變白色,苞片3;花被片5;雄蕊5,花絲下部合生成杯狀;子房上位,柱頭2裂。胞果卵形,蓋裂。種子扁圓形,黑色,有光澤。花期5~7月,果期8~9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青葙子植物形態-青葙青葙子植物形態-青葙

莧科中另一著名藥材青葙子,系青葙的種子。該植物為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莖直立,具

分枝。花多數,密生,在莖和枝端形成塔狀或圓柱狀穗狀花序。胞果卵狀,包在宿存花被片內;蓋裂,上部作帽狀脫落。種子腎狀圓形,黑色,光亮,放大鏡下可見矩形網狀花紋,呈同心圓狀排列。種子脂肪油為青葙子油(celosiaol),並含煙酸和硝酸鉀。味苦,微寒。有清肝火、祛風熱、明目、降血壓之功效。分布幾乎遍及全國,也可栽培。

蟲害有蚜蟲等。

種子扁圓形,少數圓腎形,直徑1~1.5mm。表面黑色或紅黑色,光亮,中間微隆起,側邊微凹處有種臍。種皮薄而脆。無臭,無味。化學成分 含脂肪油、澱粉、煙酸、硝酸鉀。

葉片矩圓披針形、披針形或披針狀條形, 少數卵狀矩圓形,長5-8厘米,寬1-3厘米;綠色常帶紅色,頂端急尖或漸尖,具小芒尖,基部漸狹; 葉柄長2-15毫米,或無葉柄。

花多數,密生,在莖端或枝端成單一、無分枝的塔狀或圓柱狀穗狀花序,長3-10厘米;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 長3-4毫米, 白色,光亮,頂端漸尖,延長成細芒,具1中脈,在背部隆起;花被片矩圓狀披針形,長6-10毫米,初為白色頂端帶紅色,或全部粉紅色,後成白色,頂端漸尖,具1中脈,在背面凸起;花絲長5-6毫米,分離部分長約2.5-3毫米,花葯紫色;子房有短柄,花柱紫色,長3-5毫米。

胞果卵形,長3-3.5毫米,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內。種子凸透鏡狀腎形,直徑約1,.5毫米。花期5-8月,果期6-10月。

青葙子為莧科植物青葙成熟種子,7至9月種子成熟時,割取地上部分或摘取果穗曬乾,搓出種子濾過或或簸淨果殼等雜質即可。

青葙子種子呈扁圓形,少數呈圓腎形,直徑1~1.8mm。表面黑色或紅黑色,光亮,中間微隆起,側邊微凹處有種臍。表面於放大鏡下觀察可見網狀紋理,種子易粘手,種皮薄而脆。氣無,味淡。以粒飽滿、色黑、光亮者為佳。

青葙子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青葙子、炒青葙子,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採制: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物或摘取果穗,曬乾,收集種子。全草曬乾備用。

生長習性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

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栽培為宜。忌積水,低洼地不宜種植。

分布情況

青葙子-中藥飲片青葙子-中藥飲片

生於平原或山坡;有栽培,幾遍全國。一年生草本,高0.3-1米,全體無毛;莖直立,有分枝,綠色或紅色,具顯明條紋。

植物栽培

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 應選穗長、分枝多、產量高的植株採種子作種用。青葙與 雞冠花易雜交,顯著影響產量,故留種應注意與雞冠花隔離種植,以保證純種。 種子發芽率70%~80%,發芽適溫為25℃,在20~30℃內發芽良好。春播3~4月,開1.3m的畦, 條播,按 行距30cm開淺溝,把種子均勻撒在溝內,復土0.5cm,稍加鎮壓,澆水。每1hm2用種量4.5~6.0kg。穴播,按行株距各約25cm開穴,深5~6cm,做到穴淺底平,施人畜糞水後,拌少量火灰,作成種子灰,勻撒穴里,再蓋火灰一層。每1hm2用種量3.75kg。

田間管理

出苗後,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苗高4~7cm 時,鬆土除草;第2次在苗高17cm左右時,淺薅除草,並進行勻苗、補苗,每穴苗3~4株;第3次在初現花時進行,結合培土,防止倒伏。在每次中耕除草後,結合追肥,施人糞尿、硫酸按、過磷酸鈣。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含脂肪油、豐富的 硝酸鉀及煙酸(Nicotinic acid)。

臨床報導

1. 治療高血壓病 取青葙子30g,水煎2次,濾液混合,每日3次分服,臨床試治5例,血壓平均在160~230/100~135mmHg(21.28~30.59/13.3~17.955kPa)之間,經用藥1 周后,血壓降至125~145/78~90mmHg(16.625~19.285/ 10.374~11.97kPa).〖中醫雜誌 1962;(8): 19〗

2. 治療紅眼病 生地20g,青葙子、銀花、菊花、黃芩、 丹皮各15g,薄荷、防風各12g,赤芍、夏枯草各18g,紅花10g,甘草3g.隨症加減.每日1劑,不拘時服,當茶飲.治療156例,效果滿意.〖重慶醫藥 1990;19(2): 30〗

方劑選用

1. 治療風熱淚眼: 青葙子五錢,雞肝燉服.(《泉州本草》)

配伍效用:

青葙子配伍決明子 青葙子味苦性涼,疏風熱、清肝火、明目退翳;決明子苦甘性涼,清肝、明目.二者伍用,共奏疏風清熱、清肝明目之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或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青葙子配伍夏枯草 青葙子祛風熱、清肝明目,夏苦草清肝火、散鬱結.二者配伍套用,其清肝火明目之力更強,用於治療肝火亢盛所引起的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注意事項

宜忌: 該品有清泄肝火作用,適用於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之證.由於該品清熱力強,且有擴散瞳孔的作用,因此肝腎虛及青光眼患者忌用.

“瞳孔散大者忌服.”(《本草備要》)

醫家論藥

“青葙子,治風熱目疾,與決明子功同.……其治風瘙身癢,皮膚中熱,以能散厥陰經中血脈之風熱也.”(《本經逢原》)

“治五臟邪氣,益腦髓,明耳目,鎮肝,堅筋骨,去風寒濕痹.”(《日華子本草》)

“青葙……其子苦寒滑利,善滌鬱熱,故目科風熱肝火諸症統以治之.”(《本草正義》)

“治肝臟熱毒沖眼、赤障、青盲、翳腫.”(《藥性論》)

“青葙子,……味苦微寒無毒,入足厥陰肝.凡人一身風癢,蟲疥得蝕,口唇色青,青盲翳腫,多緣熱盛風熾所致.書言,服此目疾皆愈,唇青即散,三蟲皆殺,風癢即絕.無非因其血熱除.血脈和而病自可愈耳,無他義也.但瞳子散大者切忌.”(《本草求真》)

臨床處方

青葙子 - 藥效

性味:性微寒,味苦。

歸經:歸肝經。

功能主治

種子、 全草:清熱利濕。

炮製方法

1.青葙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2.炒青葙子:取淨青葙子,置預熱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爆鳴聲,內部淺黃色,並逸出香氣時,取出晾涼。

成品性狀

1.青葙子:呈扁圓形。表面黑色或紅黑色,光亮,中間微隆起,側邊微凹處有種臍。種皮薄而脆。無臭,無味。

2.炒青葙子:光澤不明顯,有香氣,質脆。

炮製作用

1.青葙子:味苦,性微寒。歸肝經。具有清泄肝火,明目退翳的功能。生青葙子長於清肝瀉火,常用於肝熱目赤,肝火眩暈。

2.炒青葙子:炒後寒性緩和,並易煎出有效成分。長於明目退翳。用於目生翳膜,視物昏暗。

青葙子 - 藥理

1、抗菌作用:煎劑對綠膿桿菌有較強抑制作用,感染傷口經用10%煎劑,綠膿桿菌不再生長,對傷口無明顯刺激

2、乾粉能縮短家兔血漿再鈣化時間。

3、有降眼壓作用:青葙子水煎液(每1ml相當於1g生藥)對正常家兔瞳無明顯影響,連續用藥6天后,眼壓有輕度下降,和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但不能阻止水負荷後的眼壓升高。

青葙子 - 附方

1、急性結膜炎,目赤澀痛:青葙子、 黃芩、龍膽草各9克,菊花12克, 生地15克,水煎服。

2、高血壓:青葙子、 決明子、菊花、 夏枯草各9克,石決明12克。水煎服。

其它名稱:草決明、 牛尾花子、狗尾巴子。

主要成分:含脂肪油和豐富的 硝酸鉀,尚含煙酸。種子含脂肪油約15%, 澱粉30.8%,煙酸及豐富的 硝酸鉀。並分得β-谷甾醇 、棕櫚酸膽甾烯酯、3,4-二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苯甲酸、3,4-二羥基苯甲酸、正丁基-β-D-果糖甙和蔗糖。性狀:種子呈扁圓形,中心較邊緣厚,直徑O.1-0.15cm,厚O.05-0.1cm。表面光滑,色黑有光澤,側面有一微凹的臍點,子外形似雞冠花子,種皮薄而脆,易破碎,內面白色。氣微臭,味微苦。

功能主治:治目赤腫痛,障翳,高血壓,鼻衄,皮膚風熱瘙癢, 疥癩。

1,清肝明目:主要用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目生翳膜,視物昏暗。

2,該品還可用於肝火型高血壓。

用法及用量:內服: 煎湯,15~25克。

用藥忌宜:《本草備要》:“瞳子散大者忌服。”

是否醫保用藥:醫保

是否非處方藥:處方

其它:該品清泄肝火之力較強,且能擴散瞳孔,故肝腎陰虛之目疾及青光眼患者忌用。

1.青葙湯(《中藥臨床套用》)治慢性 葡萄膜炎:青葙子15g,元明粉(沖)4.5g,酸棗仁12g, 密蒙花、 決明子各9g, 茯苓12g, 白扁豆15g。水煎服。方中青葙子明目退翳,為君藥。

2. 青葙子丸(《證治準繩*類方》)治肝心毒熱,丁翳入黑睛,兼治內外一切眼病:青葙子、 藍實、 枳實(炒)、炒大黃、菊花、 炙甘草各60g,草決明、 黃連、 茺蔚子、 細辛、 麻黃、 車前子各45g, 鯉魚膽、 雞膽(陰乾)各1枚。 羚羊角90g。為細末,煉蜜為丸。 梧桐子大,每服20丸,食後茶水送下,每日3次。方中青葙子清肝熱,明目退翳,為君藥。

3.八子丸(《醫部全錄*目門》)治風毒氣眼,翳膜遮睛,不計久新,及內外障眼:青葙子、車前子、 五味子、 枸杞子、 地膚子、茺蔚子、決明子、 葶藶子(炒)、 麥冬(去心)、 細辛(去苗)、官桂(去粗皮)、生 地黃, 赤茯苓、 澤瀉(去土)、防風(去叉)、 黃芩(去黑心)各30g,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20丸,加至30丸。茶清送下,溫米飲亦得,日3次。方中青葙子明目退翳,為君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