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江西]

靈山風景名勝區地處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北部,東鄰玉山縣,西界橫峯縣,北接德興市。 2006年 10月,靈山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面積為 160平方公里。 2008年 5月,上饒縣啟動了靈山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工作,景區規劃總面積為 101.5平方公里。靈山位於我市中心旅遊區域,其自然環境獨特,地質構造複雜,地貌類型多樣,是道、佛二教聖地,道家書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是一個集度假休閒、觀光體驗、宗教朝覲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靈山風景名勝區風景資源獨特,集自然景源與人文景源於一體,自然山水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這裡山明水秀,地靈人傑,自然風光奇特,文化底蘊深厚。有世界罕見的環狀花崗岩峰林地貌奇觀,江南罕見的造型石(倒石)地貌景觀,江南最高的花崗岩瀑布,中國最具特色的高山靈石梯田,還有江南頗具影響的民俗文化。其資源特色總體上可以概括為“雄”“奇”“幽”、“幻”、“秀”、“靈”六個字。陳運和詩《上饒靈山》稱“山之靈氣,靈氣的山;久存歲月里,聳立饒城旁。名著多少年,傳聞無數章;攀登尋歷史,步行寫詩篇。崎嶇路平仄,腳底音韻響;身影追彩雲,熱汗灑信江。雄姿化為人精神,奇異當作夢變幻;靈山始終一身勁,疾走繼續朝前趕”。
靈山山峰眾多,據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上饒縣誌》所記,靈山共有72座山峰。
靈山東北端,是以石人峰為代表的石人殿風景亞區,包括石人峰、百穀峰、草堂峰、岩前峰、燃燭峰、南塘峰、黃沙峰、回龍峰、疊浪峰、鷹嘴峰、馬鞍峰、棋盤峰、紗帽峰、龜石峰、圭峰、雙石峰、花岩峰、柘頭峰、九牛峰、石獅峰、雙峰等。其中,以石人峰最為出名,是靈山北脈的主峰,海拔1090.1米。石人峰峰頂原來有三塊巨石挺立霄漢,高120米,形如一個偉岸的巨人,當地稱之為“石人公”,曾是靈山地區重要的飛行地標,相傳是一位神通廣大的仙人,文革期間“破四舊”中被炸毀,目前由民間善男信女自發集資重修,是地方信仰中的一大名勝。
靈山中段,白雲峰為分界,向南是以石屏峰和水晶峰和鳳凰峰(靈鷲峰)為代表的水晶山風景亞區,包括聚講峰、鳳凰峰、登樓峰、石屏峰、水晶峰、白雲峰、披雲峰、遮嶺峰、笑天獅峰、龍泉峰、疊石峰、掛衣峰、粉盒峰、望郎峰、妝檯峰。石屏峰又稱翠屏峰、大屏峰,海拔1289米。峰形方正、峰頂如聳立的兩扇摩天石屏、中間間隔逾百米的一線天,似倚天長笛在山風中時而呼嘯、時而低鳴。峰顛有一方水潭,潭名龍池,有湧泉名為龍泉。龍池下有百餘平方米大小的石平台,稱為天台,傳說是姜尚封神台。龍池水經過石台從峭壁溢出直下,形成如練掛天的飛流。石屏峰東北相鄰山峰上石柱林立,很象巨大無比的水晶晶體,故名水晶峰。水晶峰下峭壁危崖如神刀鬼斧削成,久旱將雨時,峭壁上潮湧數十處,在陽光下熠熠發光,山民稱此崖為雨訊壁。水晶峰北側地勢稍低出有一平台,稱為迷仙壇,上有水潭,清澈見底,名為迷仙潭,水潭前平地開闊,約有500平米,四周巨石疊磊,西北面的花崗岩由於縱橫節理清楚,形成許多蓮花石。迷仙壇周圍有三處成巨石構成的天然石門。迷仙壇北面山峰,有巨石形如玉兔,稱為玉兔石。迷仙壇北向到水晶關隘之間的山嶺,當地稱水晶嶺,奇石眾多,形態萬千,故稱千姿百態嶺。
石屏峰以西到石佛嶺,是以至聖峰(東台峰)為代表的至聖峰風景亞區,包括鼠捕峰、甑峰、華表峰、至聖峰、夾層靈山和鞋峰。至聖峰又名東台峰,海拔1474米,為靈山次高峰。其形似吳道子筆下孔子,仰面鎖眉,長髯飄飄,氣勢雄偉,有高山仰止的先師氣派。至聖峰所處東台,山峰分為南北兩路列開,中有長約3000餘米,寬1000餘米的平台,當地稱為夾層靈山。從至聖峰山腰東望靈鷲峰(鳳凰峰)如一隻碩大神鵰,鷹頭、鷹目、鷹嘴皆全,兩側登樓峰、聚講峰似神鵰兩翼,振翅欲飛,威猛異常。夾層靈山為至聖峰東高山上的開闊平台,靈山在此分為南北兩列西區。平台上絕壁險峻、怪石林立;有大量台灣松,或卓立絕頂,或絕壁橫空,或隱身石從;泉水眾多,鳥獸繁衍,景象壯觀。
石佛嶺向西是以天梯峰西台峰為代表的天梯峰風景亞區,包括天梯峰、石佛峰、朝天龜峰、老鴉峰、中台峰、插旗峰、方石峰、龍頭峰、園墩峰、西台峰、靴石峰、老人峰和水尖峰。天梯峰海拔1496米,為靈山最高峰,高聳險峻,有天然石階,彎曲蜿蜒於煙氣霧靄之中,伸向重霄,故名天梯峰。西台峰海拔1371米,峰頂平坦如台,山麓多礦產,是優質裝飾石材“茗洋紅”花崗石的產地,也盛產純度達99.89%的石英石。有險道直達峰頂。
以茗洋關為界的靈山西脈,以麒麟峰(葛仙峰)和道士仙峰較為有名。除了靈山主脈的山峰外,其它有龍鬚峰、百合峰、園山峰、春鳥花峰、銅峰、天馬峰、高城峰、船石峰、天半月峰、齊眉峰、頂心峰、黃泥峰、五洋峰、三十六尖峰、白石峰、上下南峰等。麒麟峰位於茗洋鄉靈峰村西,海拔886.2米,進入橫峯縣境內。峰頂有巨石如麒麟頭,須角崢嶸,昂然西望。有麒麟古廟倚岩而建,傳說為晉代煉丹術士葛洪之侄設壇修煉的地方,故又稱葛仙峰。麒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仁獸,象徵聖王的嘉瑞。據《春秋》記載,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國中傳出哀公西狩殺死了一隻麒麟的事,孔子悽然淚下,悲嘆自己主張的仁政行不通了。至聖峰和麒麟峰東西呼應,體現了孔子“仁者愛人”的治國理念。道士仙峰現稱為道士尖峰,為漢名士胡昭的侄子胡超居住的地方。胡超是東漢著名的道教真人,晉武帝時被封為胡公真人,據大濟《胡氏宗譜》記載:胡超練就滅崇之法,有回生丹藥,為靈山北的神醫,歷代都有胡超治病救人的仙蹤傳聞。
靈山瀑布山泉潭水眾多,接近度好,是相比周邊其它山的一大特色。較有規模的瀑布達13處,分別為水晶瀑布、石城瀑布、茗洋三疊、上鎮瀑布、雙峰聖井瀑布、尖石玉龍瀑布、筲箕潭瀑布、回龍瀑布、玉階瀑布、高塍絹瀑、銀球瀑布、石人源瀑布、雙河瀑布。名泉有天心泉、靈泉、珍珠泉、龍泉、瓢泉、神仙泉、龍井泉、百合泉、壁泉、官井泉、龍尾泉、神泉、九龍泉。深潭有水晶潭、迷仙潭、金雞潭、七星潭、老龍潭、筲箕潭、仙潭、白馬潭、將軍潭、游龍三潭等10處。
靈山瀑布首推水晶山的水晶瀑布,落差超過160米,夏季降水多時,瀑布寬40餘米,最大超過50米,正所謂“懸崖瀑布、飛瀉映日,遠望之若水晶”(《上饒縣誌?山川》)。從中間水晶山莊觀賞,水晶瀑布周圍修竹如茵,山桃浪漫,清方洋賦詩將其形容為“水晶簾外坐神仙”,具有很高的景觀價值。石城瀑布位於石城寺前。石城寺地形內凹,靈氣內斂。山門兩邊對立兩座小山峰,中間山澗順危崖飛流直下,形成石城瀑布,落差近百米,寬20餘米,春夏可達40餘米。有古道繞瀑布通往石城山門,遊覽方便。茗洋湖三疊瀑布位於茗洋湖西側山上。春夏降雨量大,水流順崖壁衝下,注入茗洋湖。由於山勢起伏,形成三疊,總長約300米。在茗洋湖面遠望該瀑布,如蛟龍入海,美稱為茗洋三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