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制粉法

霧化制粉法

以快速運動的流體(霧化介質)衝擊或以其他方式將金屬或合金液體破碎為細小液滴,繼之冷凝為固體粉末的粉末製取方法。

簡介

以快速運動的流體(霧化介質)衝擊或以其他方式將金屬或合金液體破碎為細小液滴,繼之冷凝為固體粉末的粉末製取方法。霧化法是生產完全合金化粉末的最好方法,其產品稱為預合金粉。這種粉的每個顆粒不僅具有與既定熔融合金完全相同的均勻化學成分,而且由於快速凝固作用而細化了結晶結構;消除了第二相的巨觀偏析。

霧化制粉法分“雙流法”(以霧化介質流破碎合金液流)和“單流法”(以其他方式破碎合金液流)兩大類。846前者的霧化介質又分氣體(氦、氳、氮、空氣)和液體(水、油);後者如離心霧化和溶氣真空霧化。

套用

最廣泛套用的是氣霧化和水霧化法。霧化制粉時先用電爐或感應爐將金屬原料熔煉為成分合格的合金液體(一般過熱100~150℃),然後將其注入位於霧化噴嘴之上的中間包內。合金液由中間包底部漏眼流出,通過噴嘴時與高速氣流或水流相遇被霧化為細小液滴,霧化液滴在封閉的霧化筒內快速凝固成合金粉末。通常,惰性氣霧化粉末顆粒呈圓形,氧含量最低(低於l00×10),可直接用熱成形技術(如熱等靜壓)製成緻密化產品。水霧化粉末顆粒多為不規則形狀,氧含量高(高於600×10),須經退火處理,但其具有很好的壓縮性,可冷壓成形,然後燒結成機械零件。上述霧化制粉法易大批量工業化生產,但由於合金液與渣體和耐火材料坩堝接觸,在製得粉末中難免帶入非金屬夾雜物。因此,瑞典佐格福斯(Soderfors)粉末公司根據電渣重熔(ESR)原理,首先將容量為7t的中間包改成電渣加熱(ESH)裝置,把氮氣霧化高速鋼粉末中的非金屬夾雜物量減少到原有量的1/10,使ASP粉末高速鋼的抗彎強度由3500MPa提高到4000MPa以上。

其他相關

真正能完全有效地避免氧化物夾雜污染的措施是採用“單流”霧化制粉法,例如鏇轉電極霧化制粉法(見鏇轉電極制粉法)。另外還有一種真空溶氣霧化法也能生產高純度球形粉末。其原理是:當在氣壓下被氣體過飽和的合金液體突然暴露到真空時,溶解的氣體將逸出而膨脹,致使合金液體霧化,繼之冷凝為粉末。對於鎳、銅、鈷、鐵和鋁等基體合金均可以採用溶氫的方法來實現真空溶氣霧化制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