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弧焊接

diàn hú hàn jiē
把要焊接的金屬作為一極,焊條作為另一極,兩極接近時產生電弧,使金屬和焊條熔化的焊接方法叫做電弧焊接。通稱電焊。
早在19世紀的許多焊接實驗後,一個名叫威勒德的英國人首先於1865年得到電弧焊接專利,他利用電流通過二個小鐵件而成功地將它們熔合,而大約在二十年後,一個名叫伯納德的俄國人獲得一項電弧焊接製程專利,他於碳極棒和工件間維持一電弧,當電弧由手工操作通過工件接頭時,將待焊工件熔合在一起。
在19世紀90年代,又發展出以實心金屬為電極,同時於熔池中消耗並成為焊接金屬的一部份,但由於空氣中的氧及氮於焊接金屬中形成有害的氧化物及氮化物,因而導至焊道品質不佳,在20世紀初期,保護電弧以避免空氣滲入的重要性已受到了解,而利用電弧熱將被覆塗料分解成保護氣罩的電極成為最佳方法,其間包卷和浸漬法被嘗試使用於塗料的塗布作業,而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發展出被覆焊條,大大改進了焊接金屬的品質,同時也可能是電弧焊接最重要的改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